以下是含有全球投資人的搜尋結果,共357筆
儘管美股今年來不斷創新高,但對許多美國投資人來說,日股的超額回報更加誘人。高盛首席日本股票策略師柯克(Bruce Kirk)表示,美資對日股積極參與的程度,已升高到2022年10月以來最高水準,這也反映投資人多年來的偏好,已從美國價值型類股,轉向日本成長股與科技類股。
全球投資人近期對AI概念股的高估值感到不安,市場泡沫疑慮升溫。專家警告,根據一項可用於判斷短期買賣時機的指標「黃金/白金比」(gold-platinum ratio),未來12個月內,美股恐將出現一場「血洗式修正」,跌幅可能高達16%。
歐洲股市周三早盤觸及近兩周最低點;與此同時,股票估值過高的擔憂,持續讓全球投資人感到不安,而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在下調財測之後,股價受壓。
受惠美元偏弱、資金流向美國以外地區,以及AI相關題材持續發酵,具評價優勢的新興市場資產近期成為全球投資人關注焦點。專家分析,亞洲科技產業、AI基礎建設及消費升級題材持續吸引資金流入,台、韓、大陸等地的龍頭企業表現亮眼,提振整體市場氣氛,債市則因新興國家積極推動財政改革,提升信用評等,加上高殖利率與匯率升值帶來的額外收益,也持續吸引收益型投資人進場。
新聞提要■今年以來,受到多重利多刺激,大陸資產吸引力持續增強,全球資本對大陸市場的配置熱情全面升溫,北向資金持倉市值連續三季呈增長趨勢。高盛中國散戶情緒指標顯示,若經濟和基本面持續改善,市場情緒仍有回升空間。
近期,國際貿易環境持續緊張。繼中國政府宣布對稀土、鋰電池及反無人機技術等一系列產品和技術,實施出口管制後,美國政府表明將採取反制措施,包括可能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使得中美貿易摩擦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然而,這些外部政策不確定性與地緣政治雜音下,諸多深入數據與結構性指標顯示,中國經濟正加速轉向「高品質成長」模式,其展現的出口韌性與內在穩定性,遠超出市場預期,進一步提振了全球投資人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上證指數28日時隔十年重返4,000點。據澎湃新聞報導,28日低開的A股之後震盪走高,滬指盤中突破4,000點關口,這是自2015年8月18日之後,滬指首次突破4,000點。
臺灣期貨交易所董事長吳自心率團出席於21日至23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的第64屆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of Exchanges,WFE),並以「個股期貨夜盤交易鏈結全球市場」為題,向所有會員分享我國期貨市場穩健創新推動市場發展的成果,廣獲國際關注。
第64屆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of Exchanges, WFE)年會於2025年10月21日至23日假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全球逾百家交易所及結算機構齊聚一堂。臺灣期交所由董事長吳自心率團出席,並獲邀以「個股期貨夜盤交易鏈結全球市場」為題,於年會向所有會員分享我國期貨市場穩健創新推動市場發展的成果,廣獲國際關注。
美國就業市場持續降溫、美國政府停擺,加上關稅帶來的成本上揚壓力等,整體經濟下滑風險增加,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月底會議將再次降息。投信指出,目前市況,具備品質與相對殖利率優勢的投資等級債券格外受全球投資人青睞,截至上週五(17日)的統計,投資等級債ETF單週淨流入近50億美元(約1535億元新台幣)。
隨著全球央行啟動降息週期,市場資金正以驚人速度湧向股市與黃金等主流資產。美國銀行首席投資分析師哈內特(Michael Hartnett)警告,雖然資金氾濫推動行情飆升,但在貨幣市場收益率下滑背景下,主流資產正陷入各自「棘手困局」。不過,面對複雜市場環境,Hartnett重申看好他的「BIG」投資組合,即是債券(Bonds)、國際市場(International)和黃金(Gold)。
小編今天(16)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外媒指出,在周四台積電法說與財報公布前,全球投資人紛紛提前卡位,帶動台積電ADR出現20年來最大溢價,與台股母股價差高達400元、溢價率27.37%。此外,台積電ADR今年漲幅已達50%,遠勝母股的36%,顯示市場普遍看好台積電將持續成為AI投資熱潮中的最大贏家之一。
全球資本市場面對通膨與地緣不確定性升高,ETF產品作為靈活配置工具的吸引力再度躍升。根據Brown Brothers Harriman(BBH)發布的「2025 Global ETF Investor Survey」報告顯示,高達95%受訪專業投資人表示未來12個月將加碼ETF配置,創歷年調查新高。
美國聯準會開啟降息循環,債券投資前景看好,今年以來表現出色的新興市場債券有望更上一層樓。投信法人指出,新興債市因資金從DM(成熟市場)轉向EM(新興市場),加上追求收益、信評提升等三大趨勢支持,前景持續看好。
全球總經觀察:在聯準會(Fed)於9月FOMC會議啟動今年首次降息(1碼),並於利率點陣圖透露今年年底前尚有2碼空間之後,全球投資人猶如吃下由Fed掛保證的「美國經濟不會衰退」定心丸,開始瘋狂追逐各類金融資產,完全無視後續這段期間所出現的各項政經利空變數(如美政府停擺、美就業數據不佳及法國政局不穩等)。
美國總統川普強硬表態,將對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加徵100%新關稅。突如其來的關稅恐嚇,不但嚇趴美股,也讓全球投資人膽戰心驚。被網友尊稱為「不敗教主」的財經作家陳重銘,今(12)日在社群平台上發文直言,預期明天的台股開盤情勢應該不樂觀,「我又會蒸發8位數,反正只是數字而已。」
金管會「2025台灣周」下周登場,將於15日舉行開幕式,聯合證券周邊單位及產官學界,推出一系列論壇、座談及博覽會,以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為重心。證期局表示,截至目前已有2.4萬人次報名,法人機構參與家數為34家,專從國外來台參與的外資則有逾140人次,分別來自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美國、印尼、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地。
今年前三季,儘管全球市場波動劇烈,但在中國政府推出的積極總體政策,與內需動能修復等因素支撐下,中國經濟在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中展現了較強的韌性。今年以來,MSCI中國和滬深300指數都達到兩位數的強勁上漲。這波資金行情主要由內資推動,包括中國境內散戶資金、共同基金資金和保險業資金等,市場信心大幅上揚,促使中國A股單日成交量近期突破人民幣(下同)2兆元大關。
安聯人壽3日舉辦「經濟趨勢論壇」,同步公布「2025年安聯全球財富報告」顯示,台灣總金融資產增加4.7兆歐元、年成長11.9%,家戶金融資產也成長9.5%,若以台灣人均金融資產淨值16萬7530歐元來看,為亞洲第二富有國家,僅次於新加坡19萬7460歐元;安聯集團首席投資長兼首席經濟學家Ludovic Subran解讀,證明台灣經濟韌性以及市場成長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