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兩岸和平穩定的搜尋結果,共179

  • 馬習會十周年之後

    馬習會十周年之後

     2015年,馬英九與習近平在新加坡會面,這是1949年兩岸分治後兩岸領導人第一次見面,當然是國際性大事。就兩岸關係而言,這是最好的時刻,也是最和平的時刻,沒想到才短短10年,台海就被公認為全球最兵凶戰危的地方!回顧馬習會十周年,我們是不是該仔細想想,為什麼兩岸關係會出現這麼大變化?我們是不是應該從當年馬習會的經驗,找到什麼啟示,讓兩岸重新回到和平穩定的關係,這才符合全體國人的最大利益。

  • 林祖嘉專欄》馬習會十周年後

    林祖嘉專欄》馬習會十周年後

    2015年,馬英九與習近平在新加坡會面,這是1949年兩岸分治後兩岸領導人第一次見面,當然是國際性大事。就兩岸關係而言,這是最好的時刻,也是最和平的時刻,沒想到才短短10年,台海就被公認為全球最兵凶戰危的地方!回顧馬習會十周年,我們是不是該仔細想想,為什麼兩岸關係會出現這麼大變化?如果戰爭是每一個人都不喜歡的事,我們是不是應該從當年馬習會的經驗,找到什麼啟示,讓兩岸重新回到和平穩定的關係,這才符合全體國人的最大利益。

  • 兩岸推演 共建和平發展框架

    兩岸推演 共建和平發展框架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與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5日首辦「和平推演」,假定民國117年大陸學者提議商談「兩岸和平發展框架」。以台灣立場發言的兩岸媒體人徐和謙表示,短期希望恢復原有經貿協議運作,跟進新開放待遇;中期可建立共同框架包含兩岸最高民意機關交流,長期願就統一進行協商,但不預設時間表,且必須在中華民國憲政框架、兩岸協議監督機制下進行。

  • 旺旺中時攜手兵棋協會 模擬117年兩岸「和平推演」

    旺旺中時攜手兵棋協會 模擬117年兩岸「和平推演」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與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5日首次合辦「和平推演」,假定民國117年大陸學者提議商談「兩岸和平發展框架」,大陸官方邀請新任台灣準總統來訪。以台灣組立場與會的兩岸媒體人徐和謙表示,短期希望恢復原有經貿協議運作,跟進近年新開放待遇;中期願建立共同框架,包含兩岸最高民意機關交流等,長期在恢復互信基礎下,願就統一進行協商,但不預設時間表,且必須在中華民國憲政框架、兩岸協議監督機制下進行。

  • 兩岸前景 陸學者估新契機浮現

    兩岸前景 陸學者估新契機浮現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日前公開喊「我是中國人」,大陸資深涉台學者巫永平3日表示,這不是孤立的個人表態,而是反映出「台灣社會整體民意的變化」,代表兩岸關係可能出現的新契機。

  • 鄭麗文喊「我是中國人」陸學者:統一是不需選擇的未來

    鄭麗文喊「我是中國人」陸學者:統一是不需選擇的未來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抗戰」國際學術研討會今天(3日)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舉行,上午舉行的分論壇「台灣的抗日運動」中,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巫永平會後接受媒體聯訪,針對國民黨新任主席鄭麗文的上任與兩岸關係前景發表看法。他指出,鄭麗文公開強調「我是中國人」,這不是孤立的個人表態,而是反應出「台灣社會整體民意的變化」,代表著兩岸關係可能出現的新契機,而統一是「不需要選擇的未來」。

  • 川習未提台灣 警報未解

    川習未提台灣 警報未解

     全球矚目的川習會落幕,並未如預期的談到台灣,賴政府鬆口氣之於,其實不能掉以輕心,川習這回沒有碰觸台灣議題,明年4月甚至更早,這個敏感神經難免會浮上檯面,從《時代》雜誌點名賴清德是「魯莽領導人」,華府智庫學者更直言,台灣當局脫離地緣政治與軍事現實,有如戰前烏克蘭一樣,台灣的空前危機正在眼前,諸多跡象是台灣主政者無法迴避,甚或粉飾太平。

  • 海納百川》川習會未提台灣 警報仍未解除(陳世昌)

    海納百川》川習會未提台灣 警報仍未解除(陳世昌)

    全球矚目的川習會落幕,並未如預期的談到台灣,賴政府鬆口氣之於,其實不能掉以輕心,川習這回沒有碰觸台灣議題,明年4月甚至更早,這個敏感神經難免會浮上檯面,從《時代》雜誌點名賴清德是「魯莽領導人」,華府智庫學者更直言,台灣當局脫離地緣政治與軍事現實,有如戰前烏克蘭一樣,台灣的空前危機正在眼前。諸多跡象都是台灣主政當局無法迴避,甚或粉飾太平。

  • 川習會前夕的兩岸戰略訊號

    川習會前夕的兩岸戰略訊號

     在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舉行「川習會」之際,新華社發表〈台灣問題的由來和性質〉文章重申,「一個中國原則」與「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並強調「只要不分裂國家,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兩岸就可坐下來對話溝通。此舉顯然意在為川習會的台海議題定調,展示中方的戰略主導權,向賴清德喊話的意味明顯。

  • 堅持深化兩岸交流融合 王滬寧:和平的必然選擇

     大陸對台二把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25日表示,堅持深化兩岸交流融合,是維護兩岸和平穩定、實現繁榮發展、增進民眾利益福祉的必然選擇和長遠之策。

  • 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  王滬寧4點呼籲:和平統一對兩岸最有利

    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 王滬寧4點呼籲:和平統一對兩岸最有利

    為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大會」今天(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由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主持。王滬寧致詞時強調,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對於兩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大陸將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願以最大程度、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會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和感情,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

  • 期待習鄭會 搭建和平橋

    期待習鄭會 搭建和平橋

     近日,剛在國民黨主席選舉中以過半票數勝出的鄭麗文接受媒體訪問,針對是否考慮赴中國大陸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會面時直言「當然要」;若能化解兩岸矛盾、推動和平共榮,「我什麼工作都願意做、什麼人都願意見」。她也強調「代表性」才是關鍵,稱現階段若前往大陸,只是代表國民黨黨主席,希望未來國民黨能重新贏得全台民意,「那時候訪問中國大陸,層次就會不一樣了」。

  • 陸委會舉行國際研討會發聲民主  國台辦酸鬧劇:了無新意  自娛自樂

    陸委會舉行國際研討會發聲民主 國台辦酸鬧劇:了無新意 自娛自樂

    陸委會昨天(21日)舉辦「美中競爭下的中國大陸情勢與兩岸關係」國際研討會,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在會上提到大陸軍事威脅,宣稱兩岸政策維持「捍衛主權決心不變」、「維護兩岸和平穩定現狀不變」、「守護民主自由方式決心不變」、「在平等互利基礎上與大陸對話交流的承諾不變」。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今天(22日)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這樣的鬧劇了無新意,純屬是自娛自樂。

  • 兩岸和平穩定 台灣經濟發展關鍵

    兩岸和平穩定 台灣經濟發展關鍵

     國民黨18日舉行黨主席改選,五位候選人11日再度面對面交鋒,難得聚焦在經濟議題,大家都有明確的共識,認為追求兩岸和平穩定,是台灣生存發展最重要因素,也是台灣經濟發展最關鍵的因素。

  • 張:兩岸參與國際 羅:重交流 蔡:美中台溝通

    張:兩岸參與國際 羅:重交流 蔡:美中台溝通

     蔡志弘提問:減少對兩岸軍事與外交壓力是多數台灣人心聲,若當選黨主席,是否願意推動國共兩黨領導人會談?若真與習近平見面會談什麼台灣訴求?台灣如何避免美中角力的犧牲者?

  • 陸學者評賴 言辭收斂 敵意不減

    陸學者評賴 言辭收斂 敵意不減

     針對賴清德總統2025年雙十國慶演說,大陸資深涉台學者李振廣觀察,比起之前的兩岸論述雖然言辭收斂許多,但對大陸的敵意與對抗姿態卻絲毫未減。學者包承柯指出,兩岸和平穩定的核心仍在「九二共識」,且從演說中絲毫看不到遞出和平橄欖枝的信號。大陸外交部和國台辦皆嚴詞批判,稱以武謀獨、以武拒統,只會將台灣拖入兵凶戰危的險境。

  • 分析賴雙十演說   陸學者包承柯認暴露台獨本質:和平根基在「九二共識」

    分析賴雙十演說 陸學者包承柯認暴露台獨本質:和平根基在「九二共識」

    賴清德總統今天上午發表雙十演說,其對大陸政策立場、軍事舉措令各界關注。大陸涉台學者包承柯評論,賴清德台獨分裂立場未改,提升國防軍費對抗大陸屬 「痴心妄想」,兩岸和平穩定的核心仍在「九二共識」,且從演說中絲毫看不到遞出和平橄欖枝的信號。

  • 用和平獎卸責 糊弄不了川普

    用和平獎卸責 糊弄不了川普

     賴總統日前接受美國廣播節目主持人賽斯頓的專訪,主題圍繞台海和平,然而訪談內容,卻讓關心台海和平者失望。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