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利潤下滑的搜尋結果,共50

  • 陸2025上市公司百強 工行4218億人民幣利潤蟬聯榜首

    陸2025上市公司百強 工行4218億人民幣利潤蟬聯榜首

    2025年大陸上市公司百強排行榜17日發布,統計入榜的500家上榜企業的上年度利潤總額為6兆6119.8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成長2354.24億元,並以工商銀行的4218.2億元利潤總額蟬聯榜首位置。除工商銀行蟬連榜首外,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石油排名也與上年一致,分別位列第二至第五位。

  • 工商社論》談大陸經濟現況與政策抉擇

    工商社論》談大陸經濟現況與政策抉擇

     中國大陸經濟表現疲軟,最新數據顯示的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固定資產投資,均持續放緩,失業率小幅上升,房價與房地產投資持續探底,呈現「三駕馬車」動能不足的局面。加上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開始生效,外部環境不確定性高,經濟下行風險可見,也是全球經濟榮衰的關鍵。北京下一步的政策抉擇,已成為左右亞洲與世界經濟走向的重要變數。

  • 定價優勢過高峰 再保市場陷警訊

     隨著主要再保險公司公布2025年上半年財報,法人機構普遍對第四季與2026年展望釋出謹慎訊號。綜合各法人報告,雖然再保險資本充裕、投資收益有望支撐獲利,但定價優勢已過高峰,市場競爭加劇,合併損率恐將逐步走高。

  • 《科技》三星新平板雙發力 三星陳啟蒙:疫後平板市場回春啦!

    三星今(8)日宣布在台推出Galaxy Tab S11系列與Galaxy Tab S10 Lite。台灣三星電子行動通訊事業部總經理陳啟蒙表示,平板市場在後疫情時代曾一度停滯,但今年已明顯回溫。今年1至7月整體銷售量年增約5%,金額成長超過15%,期望透過新機上市,為平板市場注入新動能。

  • 工商社論》以辯證思維因應「中國衝擊2.0」

    工商社論》以辯證思維因應「中國衝擊2.0」

     大陸近來的生產過剩不但造成產業內捲,內需不足下大量出口形成的「中國衝擊2.0」,已成為各國的兩難:若放任物美價廉的「中國製造」產品進口,勢必衝擊本國的產業與就業;若一味禁絕,不但使通膨加劇,還可能造成民間消費衰退。對此情況,除了圍堵是否有其他因應方式?這是包括台灣在內,全球都無法迴避的課題。

  • 斥巨資研發 華為H1少賺32%

    斥巨資研發 華為H1少賺32%

     大陸資通訊大廠華為29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財報,雖然營收維持正成長,但獲利大減32%,原因是上半年投入人民幣(下同)將近千億元在研發上,侵蝕獲利表現。

  • 專家傳真-前進美國製造 隱含長期風險

    專家傳真-前進美國製造 隱含長期風險

     最近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推動「AI行動計畫」,以鬆綁監管、加快出口及擴大資料中心所需的能源供應,全面加速美國AI發展。

  • 海納百川》讓川普開心要付出的代價(廖明輝)

    海納百川》讓川普開心要付出的代價(廖明輝)

    川普的關稅與經濟策略充滿政治意味,他利用關稅作為政治施壓工具,日前動作再度凸顯這種特色。川普在8月6日簽署行政命令,以加徵關稅威脅印度停止向俄羅斯購買石油,否則21天後印度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將面臨50%高關稅。此舉目的明顯,透過關稅強硬經濟手段,迫使印度做出政治讓步。

  • 時論廣場》高關稅連鎖效應 台灣經濟崩解中(許文忠)

    時論廣場》高關稅連鎖效應 台灣經濟崩解中(許文忠)

    在國際供應鏈激烈重組與地緣政治動盪加劇的今天,台灣原本以出口為基礎、科技為龍頭的經濟體,正陷入一場看似零散、實則系統性的全面危機。這場危機的起點,不是天然災害,也不是金融崩盤,而是逐漸累積的兩個深層政策錯誤:出口貿易條件的全面惡化與政府長期對外國採購與投資過度依賴。正是這兩項結構性錯誤,在近年對台灣經濟造成了一場由外而內、由宏觀而微觀的層層崩解。

  • 德國3大豪華車業績出爐 在大陸市場跌落神壇

    德國3大豪華車業績出爐 在大陸市場跌落神壇

    曾在中國汽車市場叱吒風雲的德國三大豪華汽車品牌:賓士(Benz)、寶馬(BMW)、奧迪(Audi)(簡稱BBA),近日交出的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它們顯然從中國市場的「神壇」地位跌落。中國本土新能源汽車品牌正在重塑豪華車市場的格局。

  • 鋼鋁關稅維持50% 鋼廠獲利有壓

     近期鋼市利多浮現,不過行業能否順利復甦還有變數,最受關注的就是美國的鋼鋁進口關稅,雖然美國與不少國家陸續完成貿易協議,但鋼鋁進口關稅部分仍堅持50%,恐成阻擾鋼市復甦的一大阻力,高關稅勢必影響鋼鐵出口,即便市場景氣復甦,鋼廠仍須面對利潤下滑的困境。

  • 汽車產能過剩 吉利不再建新廠

    汽車產能過剩 吉利不再建新廠

     大陸新能源汽車業陷入價格戰「內捲」風暴,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7日透過影片在2025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演講表示,當今世界汽車工業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宣布吉利不再建設新的汽車生產工廠,不作重複建設,要充分利用全球過剩產能,展開務實合作、資源重組,以友善姿態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為大陸汽車工業走出去樹立良好品牌形象。

  • 馬斯克撕破臉「不給30億捐款」?外媒揭川普失望內幕

    馬斯克撕破臉「不給30億捐款」?外媒揭川普失望內幕

    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與川普政府的裂痕逐漸浮上檯面,他上周終於結束為聯邦政府降低支出的工作,不過如今卻爆出,他原本承諾捐贈川普1億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的政治獻金仍未到帳。

  • 陸港觀盤-中美打破貿易僵局 預期繼續「搶出口」

     美國與中國於上周日(11日)在瑞士日內瓦結束兩天貿易會談,雙方宣布將設立新的經濟磋商機制,聯合聲明提到,未來90天內將大幅下調對彼此的關稅,美國對中國關稅將降至30%,中國則同步降至10%,協議為後續多邊貿易談判奠定稅率指引,亦釋出降低全球貿易緊張的訊號,美股在本周取得不錯的漲幅。

  • 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遭關稅拖累  第一季利潤下滑

    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遭關稅拖累 第一季利潤下滑

    美國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公佈第一季財報,他們的季度銷售額相當強勁,並表示第二季銷售額還可成長 3.5~4.5%。然而,由於美國關稅政策不斷變化,該公司未發布本季的獲利預期,顯然與他們的目標略有落差。

  • 與陸企競爭加劇 日車企2024財年利潤同比下降超20%

    與陸企競爭加劇 日車企2024財年利潤同比下降超20%

    據觀察者網報導,汽車業遭遇中美市場寒冬,鋼鐵業又受中國進口產品衝擊……《日經亞洲》在5月11日發表的報導中指出,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24財年中,日本製造商的綜合淨利潤較上一年下降2%,這是兩年來的首次下降,特別是車企淨利潤降幅超過20%。在競爭激烈的美國市場,日本車企被迫承擔高昂的銷售激勵成本,而中國大陸市場方面,中國本土廠商通過大幅降價來搶佔電動汽車市場份額。

  • 六大核心放款餘額 首破8兆

    六大核心放款餘額 首破8兆

     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首季放款餘額出爐,金管會指出,截至3月底餘額首度破8兆元、來到8兆0,066億元,且較去年12月底增加1,091億元,距今年放款目標3,800億元,達標率為28.72%。

  • 聚焦娛樂業務 索尼擬分拆半導體事業

    聚焦娛樂業務 索尼擬分拆半導體事業

     外媒引述內情人士表示,索尼考慮將半導體子公司「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SSS)分拆,最快在今年上市,這項計畫有助索尼聚焦娛樂事業。

  • 傳索尼考慮分拆半導體事業 最快今年上市

    外媒引述內情人士表示,索尼考慮將半導體子公司「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SSS)分拆,最快在今年上市,這項計畫有助索尼聚焦娛樂事業。

  • 金價迭創新高 陸金飾店生意不增反降

    金價迭創新高 陸金飾店生意不增反降

    隨著國際金價節節攀升,消費者購買意願轉趨下降或觀望,影響多家黃金零售公司業績出現下滑。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