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近年業績表現
華為近年業績表現

大陸資通訊大廠華為29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財報,雖然營收維持正成長,但獲利大減32%,原因是上半年投入人民幣(下同)將近千億元在研發上,侵蝕獲利表現。

華為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收4,270.39億元,年增3.94%,淨利潤371.95億元,年減32%,其中,研發投入969.50億元,年增9.04%,研發經費占營收比重22.7%。

證券時報引述業內人士指出,儘管面對全球市場的波動與挑戰,華為上半年營收依然微幅成長,但其淨利潤下滑,這背後是該公司在研發投入巨額資金,和對未來競爭力的布局。

除了研發投入,根據華為公布的合併利潤表,上半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大幅下降,也明顯拖累該公司利潤。數據顯示,華為今年上半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從2024年上半年的-3,532.7萬元,擴大至-58.36億元。

另一方面,華為終端業務在今年上半年表現出色,據IDC數據,今年第二季,華為在中國大陸市場的手機出貨量達1,250萬支,市占率為18.1%,累計上半年出貨量為2,540萬支,銷量在大陸市場位居第一。

在智慧汽車領域,華為鴻蒙智行累計交貨超過90萬台,預計今年10月交貨突破百萬台。

報導指出,華為長期將研發作為核心戰略,今年上半年投入969.5億元的規模,甚至超過大多數科技公司的全年的研發預算。截至去年年報發布時間,華為的研發人員多達11.3萬人,占總員工數比重的54.1%。

華為董事余承東在今年6月時曾透露,華為2024年的研發投入高達1,797億元,約占當年營收的20.8%,近十年累計投入研發約1.25兆元。累計全球有效授權專利達15萬項。余承東當時說:「科技長跑拚的是長期的研發投入耐力。」

華為研發重點包括人工智慧(AI)、鴻蒙生態,以及智慧汽車解決方案等。在AI方面,華為雲公布AI-Native雲基礎設施架構CloudMatrix,為大模型訓練和推理提供AI算力。盤古大模型在政務、工業、金融等領域市占率位居大陸第一,並在醫療、藥物、氣象及汽車等領域處於領先。

#利潤 #大陸 #市占率 #研發 #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