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劉廣華的搜尋結果,共13筆
大學即將開學,過往原則上應在1月召開的陸生學位生簡章會議,直到現在都沒有啟動。學界普遍認為,重啟大陸學位生招生依舊沒希望,除了兩岸僵局仍沒解決外,陸方有感陸生來台就學之後,受到台灣自由、多元的社會風氣影響,已影響到他們的政治與國家認同,因此對於放行來台,也開始有所遲疑。
賴清德總統在520就職演說表達希望重啟大陸學位生來台就學,但進展似乎不順利,教育部決定繞道而行,部長鄭英耀25日透露,正在規畫讓在第三地的陸生(如日本、香港),可以來台就學。不過有大學的主管說,現在兩岸互動出現和緩指標,教育學術交流越趨緊密。
總統賴清德在520就職談話時,表達希望重啟大陸學位生來台就學,但目前進展不順利,教育部長鄭英耀今(25)日透露,正規畫讓在第三地的陸生(如日本、香港)來台就學。銘傳大學國際交流處長劉廣華分析,雖陸生學位生仍未開放,但短期交換交流生一直沒有中斷過,「春江水暖鴨先知」,兩岸是否真正和緩,能在教育學術交流越趨緊密的趨勢上,略見一斑。
賴清德總統在520就職談話時表達希望重啟大陸學位生來台就學,但目前進展似乎不順利,教育部決定繞道而行,部長鄭英耀今天透露,正在規畫讓在第三地的陸生(如日本、香港),可以來台就學。
文化大學與中原大學分別規畫於10月及12月舉辦兩岸高教論壇,擬邀大陸大學校長與學者來台與會。學界認為,這兩場高教交流活動可被視為風向球,如舉辦成功,明年恢復大陸學位生來台機會不小。不過,也有學者透露,我大學邀陸方代表來台,須向教育部簽署承諾書,說明申請大陸人士來台的必要性、急迫性、不可替代性,反映我方對兩岸交流的態度依舊存在防備心。
為讓學位陸生來台就學,教育部表示已透過兩岸窗口積極聯繫,希望對岸有善意回應。國內大學則表示,目前大陸積極試探我方善意,如果未來幾個月兩岸沒有發生太緊繃事件,文化大學、中原大學分別在10月下旬、12月辦的兩岸大學校長論壇也順利,那明年可期待學位陸生來台。
民進黨政府力推「新南向政策」,近年外籍生招生主力也移向東南亞國家,不過依照審計部最新公布112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我國招收境外生不僅過度集中在越南等10個國家地區,更值得關注的是總體來台境外生人數連年下滑,在近5個學年度明顯降低,期間少了約1萬2000人到台灣攻讀學位,降幅高達9%,主要原因之一在於陸生減少所致。
7名持就學簽證來台讀大學的越南籍女子到酒店坐檯陪酒,引發社會關注。事實上,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後,越南籍學生來台念大學比率攀升,卻屢傳打黑工及坐檯事件。專家提醒,如果這是外國組織計畫性的引進外籍生來台假讀書、真進風化場所工作,政府就應強力處理。
馬來西亞學生來台求學人數從106學年度開始減少,來台留學人數甚至已被越南超越,就學吸引力不如以往。大馬境外生直言,疫情嚴重衝擊馬來西亞經濟,不少家庭難以負擔出國念書的需求,另外最重要的是台灣以中文教育為主,英語教育不及新加坡與歐美,如果要出國深造,會以英語系國家為主要考量。
兩岸冷,港生來台人數驟減,外界猜測是大陸中央下令。不過,私立大學主管觀察,風向於近期在香港出現轉變,香港的中學直接歡迎台校設攤招生,應在於北京沒有正式設限,且也考量到港生仍有赴台升學需求,港府自我審查因此出現寬鬆。
那個年代,那些人、那些事,槍與筆,野外的汗水,少年軍人戰爭的想像,書桌上的稿紙、墨汁,交疊成軍旅生活與文學創作的我。
民進黨政府總統大選獲連任,兩岸關係持續冰冷,外界擔憂短期陸生來台政策受衝擊。陸委會近日公布最新「陸生來台研修及修讀學位統計」,研修生從過去最高峰的3萬多人,到疫情後的112學年度已跌落到2500多人,教育界人士分析,短期陸生來台屬校際交流,本無嚴格限制,但兩岸文教交流「已化明為暗」,副總統賴清德即將上任,520之後的狀態值得觀察。
港澳生來台人數驟減,與兩岸關係不佳脫不了關係,日前發生我公立大學無法以「國立大學」頭銜參加「香港台灣教育展」,也是例證。高教圈人士解讀,此為《香港國安法》上路後,台灣高教系統首度赴港大規模招生,各方都還在摸索如何安排,才能不踩到北京底線,不過推估目前最主要的壓力來源,應還是在於港府自我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