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勞工退休金制度的搜尋結果,共13筆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今(20日)發放農民月退休儲金及老農津貼,年滿65歲在國內設有戶籍的國民,申領時參加農保年資合計15年以上者,可領老農津貼8110元。根據勞保局行事曆,明天(21日)起至月底還會發放生育給付、勞保年金給付、勞退月退休金等14筆津貼。
《勞工退休金條例》到今年7月1日已經屆滿20年,其中雇主強制提撥下限始終是6%,台灣工人鬥陣總工會等多個勞團1日赴行政院抗議指出,勞退新制領取的數額十分低,最大的問題就是「提撥不足」,時任勞委會主委陳菊稱「先求有再求好」,已經過了20年,呼籲應修正勞退條例,把雇主提繳下限提高至9%、並且逐年調整至15%。
《勞工退休金條例》到今年7月1日已經屆滿20年,其中攸關勞工退休金數額的僱主強制提撥下限始終是6%,勞團認為,勞退新制領取的數額十分低,最大的問題就是「提撥不足」,時任勞委會主委陳菊稱「先求有再求好」,但已過了20年,呼籲應修正勞退條例,把雇主提繳下限提高至9%、並且逐年調整至15%。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今天(20日)發放農民月退休儲金以及老農津貼,年滿65歲在國內設有戶籍的國民,申領時參加農保年資合計15年以上者,可領取老農津貼8110元。農民退休儲金則是由農民和政府共同提繳退休儲金,若從110年開辦時每月提繳10%,至今年滿65歲退休者,加上老農津貼可月領破萬元。勞保局行事曆顯示,下周還有勞保年金給付、生育給付等13筆津貼陸續發放。
監察院調查報告要求勞動部應檢討是否開放未取得永久居留許可,且非從事家庭看護或幫傭工作的藍領移工、中階技術人力與外國專業人才適用勞退新制,勞動部表示,將依據監察院調查報告所指出,包括衡酌憲法保障勞工基本精神、支持中小型經濟事業發展的政策方向,以及國際勞工公約等,在保障勞工權益前提下,配合國發會人口及移民政策整體規劃,持續檢視我國勞工退休金制度。
全台共155家、2831位勞工實施無薪假,勞動部提供充電再出發訓練計畫,補貼勞工收入減損,立委發現,目前僅7家企業申請,申請率僅1%多,要求檢討。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過去這項計畫須由雇主辦訓,勞工才能領取訓練津貼,現在已開放勞工可自行參加勞發署各分署自辦課程,就能領津貼。
交通部觀光署日前表示,旅宿業將在下半年有條件開放移工,立委表示,勞動部去年開放僑外生任職旅宿業,但至今僅1人申請,旅宿業低薪,導致旅館業專案媒合服務執行率差,如今暑假要到,業者都關心移工開放時程、移工來源國以及人數為何。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旅宿業低薪比例高,確實是思考是否開放旅宿業移工的核心問題,造成產業低薪定錨,會進行多方面審慎評估,不會一昧覺得有缺人就開放。
交通部觀光署日前宣布,旅宿業今年下半年將有條件開放引進移工,勞動部長洪申翰今天則指出,跨國勞動力政策是勞動部主政,目前沒有特定時間表,相關評估跟研商會秉持避免影響本勞就業、幫助產業穩定人事、提升政府聘僱外籍勞工角色跟功能等3原則進行。
金融市場因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震盪劇烈,今年至4月止,勞動基金就已大虧1990億元,收益率-2.90%,其中新制勞退虧損1305.4億元,相當於每位勞工損失1萬103元。勞動部長洪申翰今天對此表示,基金水位仍維持在兆元規模,勞退有保證收益機制,勞保也是確定給付制,基金收益波動不會影響勞工。
《勞工退休金條例》新制退休金制度實施後,雇主自2005年7月1日聘用本國籍勞工,依法須每月提撥6%新制退休金至個人專戶。但外國專業技術及中階技術人力仍適用《勞基法》舊制勞工退休金制度,雇主須在台灣銀行信託部開立勞退舊制專戶,依勞工每月薪資總額2%至15%按月提撥至專戶。
金管會近年積極實施信託2.0,鼓勵企業實施員工福利信託,國銀指出,企業因而實行員工持股信託的成交數增加,許多企業透過員工福利信託,結合公司獎勵金與員工自提機制,讓員工提前為退休做好財務準備,也為員工和企業創造雙贏。經計算至少可減輕員工逾10%的退休金準備負擔,國銀也強調,實施多元退休規劃策略、多管齊下,更能強化資產增值效益。
五一行動聯盟1日辦理遊行,呼籲應修正勞基法加班費費率、提高新制勞退雇主提繳下限,對此,勞動部表示,加班費率之建議,涉及修法,且影響勞面廣泛,需多方蒐集意見,審慎評估;至於勞團喊出勞退新制雇主提繳增加至12.5%,勞動部也說,勞退新制提繳率下限及勞退舊化基數上限是否調整,因涉及修法,勞動部將持續蒐集各界意見,凝聚共識。
青年選票是兵家必爭之地,各陣營總統參選人在大選倒數階段皆不敢輕忽,且紛使出渾身解數搶進。《中時新聞網》整理有關教育、居住、勞動等三大攸關年輕族群的「利多」政見,供讀者比較了解,看看誰最能抓住年輕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