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區塊風場的搜尋結果,共07筆
CIP(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19日宣布,渢妙一期風場千億級融資正式到位,且首度打破未出售台積電,500MW罕見完售綠電需求及RE100承諾的護國大山!國內外銀行共27家參與聯貸、規模約達1,030億元,八大公股行庫全部響應,成為風電3-1期首座融資到位的案場。渢妙一期不但創下亞洲首案CPPA(購售電合約)風場先例,僅半年籌措千億融資到位亦成一大亮點,對賴政府能源轉型2.0頗具指標意義。
相信沒有人會否認,離岸風電是台灣實現淨零轉型與永續發展的成熟能源,產業界也一再疾呼台灣應加速綠能建置,供應更多綠電裨益減碳。然而,雖然台灣具備發展離岸風電的先天地理優勢,卻在後天的競標制度、市場機制和國產化政策上作繭自縛。如今台灣離岸風電發展,面臨區塊開發3-1期裹足不前,歐盟又對台灣的國產化政策向世貿組織(WTO)提起爭議協商,導致已完成招標的3-1及3-2期出現是否要重新修改招標規格,或廢標重來的討論。
台灣港務公司1日指出,2024年上半年俄烏戰爭、紅海危機、塞港等國際事件交互影響,全球經貿與海運市場動盪,但港務公司今年上半年貨量與營收仍雙雙成長,港群貨櫃裝卸量預估可達695萬TEU、較去年同期增加3.21%,總收入可達124.8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69%。
台船(2208)爭取支線貨櫃輪訂單,最快上半年國內航商即將釋出1,800~2,500TEU(20呎櫃)貨櫃輪招標案,估首批訂單6艘貨櫃輪起跳;台船旗下合資子公司台船環海賺綠金,自營離岸風電大型浮吊船環海翡翠輪,預估今年稅前獲利逾4,000萬歐元,貢獻台船約歐元2,000萬元、約合新台幣6.83億元。
台船(2208)董事長鄭文隆22日強調,2024年將全力衝刺商船業務,目前台船產能全球市占率雖僅0.6%,但四大國籍航商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德翔運力全球市占合計逾10%,盼政府擬定獎助政策,鼓勵國籍航商在台船造船,未來商機可觀。
台船(2208)統計,截至2023年12月止,手持訂單總額達925億元,交船期程排至2031年,主要業務類型涵蓋商用船舶、國艦國造、海工綠能、石化基建等多角化業務。去年年底至本月中旬,台船啟動增資作業,如今私募第1階段及公募已順利完成,公司實收資本額為127.45億元。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近年力拚轉型,去年起成效顯著。台船董事長鄭文隆今(22)日坦言,去年是最艱辛的1年,但台船做到兩大不可能任務,包括首艘離岸風電工作船「環海翡翠輪」去年交船,另國內外高度矚目的國造潛艦「海鯤軍艦」完成命名暨下水典禮後,現正泊港測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