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反艦的搜尋結果,共651筆
前總統蔡英文10日出席第一屆「柏林自由周」(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活動,應邀於「柏林自由會議」(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以「Threats facing democracies: Taiwan's experience defending freedom」(民主國家面臨的威脅:台灣捍衛自由的經驗)為題發表演說。她提到,現在正是民主國家彼此連結、調整策略、確保國家安全與繁榮的重要時刻,交戰規則已改變,集體策略也必須隨之演進,面對威權挑戰,韌性是民主存續的關鍵。
大陸解放軍最新的福建號航艦5日在三亞灣入列服役,國內軍事專家直言,福建艦主要任務是拒止外軍介入,對台灣並無直接威脅,不過,這是大陸從陸權走向海權的重要里程碑,且在電磁方面技術經驗可能比美國更豐富穩定,民主國家陣營應警惕。
國軍持續採購無人機已跟上世界趨勢,在明年7月無人機大隊成立前,相關的訓練、配套措施以及實際戰術運用,成為現在急需釐清的;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至立法院執行專案報告,並指出未來無人機的實戰運用將分「聯戰、戰術及戰鬥」3大層級,配合相應無人機來運用;未來發展,也將增加影像識別、抗干擾及多重導控等軟硬體的能力。
軍聞媒體《軍事觀察》(Military Watch)2日指出,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近日向俄羅斯總統普丁發出請求,希望獲得多項先進武器支援。不過4日時俄國國會國防委員談及這項報導時主動拋出,能夠大幅提升戰略嚇阻力的中程彈道飛彈「榛果樹」(Oreshnik)多彈頭重返大氣層載具(MIRV)也可以提供。
2025年10月初,歐洲太空總署(ESA)Sentinel-2公布新一波衛星影像。這些影像當中顯示,位於上海長江口一帶的解放軍海軍多艘大型兩棲作戰艦艇密集同框,至少兩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一艘071型船塢登陸艦,以及備受矚目的076型「四川艦」。
國安局今(29日)將前往立院專題報告「近期東亞情勢變化對我國影響之研析」。國安局表示,美國與日、韓、菲、澳等印太盟邦,則密集展開雙、多邊實戰化聯演,並進一步邀請英、法、加、荷等域外友盟加入,參演國家、演習頻率及規模,創下歷年之最。
國安局報告指出,美國與日、韓、菲、澳等印太盟邦,則密集展開雙、多邊實戰化聯演,並進一步邀請英、法、加、荷等域外友盟加入,參演國家、演習頻率及規模,創下歷年之最。演習科目置重制空制海、遠距反艦、機動增援、網路、太空等「多領域」作戰能力,提升相互操作性。另外,英國今年派遣航艦巡弋印太,期間更與美國、日本、挪威、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等舉行12國海空聯演。美盟加強印太聯演目的,在共同反制「中」、俄軍事協作,並嚇阻共軍擴張挑釁。
國防部長顧立雄昨日赴立法院實施業務報告時表示,國軍將積極建軍備戰,務實推動各項重大政策,透過持續籌建武器裝備,強化國防自主能量,並藉軍購管道籌獲武器裝備,快速提升國防戰力;此外,國軍亦前瞻應用新興科技,將人工智慧(AI)導入軍事領域,提升整體作戰效能與擊殺速度。
印尼可能即將從中國取得三種先進武器系統,除了殲-10多用途戰機外,還有1艘飛彈快艇,以及1款反艦飛彈。
日本新型潛艦「蒼鯨號」14日舉行命名暨下水儀式,造價約新台幣148億元,搭載多項先進技術,消息曝光後引發台灣輿論熱議。許多網友將其與我國造價近500億元、進度一再延宕的國造潛艦「海鯤號」相比,直呼「羨慕人家政府錢少還能辦成事」,而退役少將栗正傑17日指出,海鯤號仍使用傳統推進方式,甚至傳出測試時使用卡車引擎、潛望鏡還得向美方借用,「完全只是政治表演,為了成就蔡英文。」
兩位知情人士說,日本川崎重工業正與德國洽談共同開發「金牛座」(Taurus)巡弋飛彈的新引擎,而這可能是東京放棄數十年和平主義立場的另一個重要舉措。
軍聞網站「Naval News」14日報導,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首度公開「精確打擊飛彈」(PrSM)「增量4」(Increment 4)構型,有望憑藉先進推進系統發揚優異的遠程反艦戰力。
日本大鯨級潛艦「蒼鯨號」14日舉行命名暨下水儀式,搭載先進技術但造價僅約新台幣148億元,台灣網友大讚「羨慕人家政府錢少還辦得成事」。我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編列493億多預算,但至今尚未完成海測,11月交艦恐跳票。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直呼請日本賣我們潛艦,引發熱議。
日本大鯨級潛艦「蒼鯨號」14日舉行命名暨下水儀式,是全球唯一配備鋰離子電池的柴電潛艦,柴電引擎可產生6000馬力,水下最高時速20節。蒼鯨號全長84米,全寬9.1米,標準排水量約3000噸,船員約70人,建造費約合新台幣148億元。台灣網友哀號「羨慕人家政府錢少還辦得成事」。
海軍海鋒大隊爆出汰除的上兵遭中共女特工「楚亭」色誘交往吸收,再透過現役蔡姓同袍翻拍大量雄二飛彈操作書交付女特工的重大洩密案。顯示大陸情治單位,正試圖尋找破口,突破這個讓大陸海軍如芒刺在背的重要單位,國軍不可不提高反情報作為。
中共今年頻頻點名國軍情治單位,除了公布人員姓名、照片與身分證字號等個資外,部分還終身懸賞追緝;今年3月率先發布我資通電軍網路作戰部隊與人員個資,6月由廣州公安局公布20多名資通電軍人員個資,中共官媒央視接著於8月批評我資通電軍指揮部,強調要依法終身追責;國慶雙十期間,則公布軍情局與政戰局心戰大隊個資,我則公布中共女情報員網路吸收國軍士兵外洩反艦飛彈情資,你來我往,嗅出諜報戰的硝煙味。
面對解放軍海軍日益增強的登陸作戰能力,日本決心提升遠程陸攻,甚至跨島嶼打擊的能力,其中反艦/巡弋飛彈是重中之重,持續提升巡弋飛彈的射程,以及部署的彈性。不久前,日本防衛省宣布12式反艦飛彈的潛射版本開發合約,交由三菱重工(MHI)研製。合約規定,這將是一種由潛艦發射陸攻打擊飛彈,射程至少有800公里。
烏克蘭新聞網站「UNITED24」7日報導,烏國政府近日公布最新改良型「海王星」飛彈,可望大幅提升烏軍反擊能力,加強打擊俄羅斯本土縱深目標。
日本防衛省7日宣布,已與三菱重工簽署2項重要合約,開啟新型潛射與艦射飛彈的量產工作,大幅提升自衛隊的遠距打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