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可見光的搜尋結果,共186筆
AI伺服器電力升級潮推動電源供應鏈持續走強。台達電、光寶科10月營收雙雙繳出年增雙位數成績,其中台達電已連續四個月改寫單月新高,光寶科則在雲端與高階伺服器電能管理系統出貨暢旺下維持高檔。法人指出,AI伺服器電力規格正加速升級,台廠具備完整系統整合與製造優勢,2026年前營運可望延續強勁循環。
我國空軍向美採購的6套美製MS-110偵照莢艙,預定今(2025)年起交貨,然而年底將至,我國空軍是否已獲得該莢艙?戰略規劃司司黃文啟中將近日透露,MS-110已完成產製,目前正在測評,預計年底前就會開始分批交付。MS-110是一款不受沙塵或煙霧影響的長距離彩色偵照莢艙,因此被譽為空軍的「千里眼」。
大陸《環球時報》1日報導,神舟21號載人太空船10月31日23時44分發射成功,據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新聞發言人張靜波稱,神舟21號太空人乘組在軌期間將新開展27項科學與應用項目,其中,將首次在軌實施大陸齧齒類哺乳動物太空科學實驗,選用兩雌兩雄4隻小鼠,隨太空船上行在軌飼養,重點研究失重、密閉等太空條件,對小鼠行為模式影響。之後,隨太空船返回地面,進一步開展科學研究,探索小鼠多組織器官在太空環境的應激回應和適應性變化規律。
光寶科(2301)聚焦AI相關雲端運算等核心業務,成果開始顯現,光寶科總經理邱森彬表示,今年第4季可望如同去年同期呈現季增年增,2025年確定重回成長軌道,光寶科將持續朝系統整合方案供應商努力,進而實現中長期營收及獲利年成長雙位數策略目標。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上週四在加勒比海可疑船隻的空中軍事打擊,是重要的反恐與掃毒行動,在那場空襲中的兩名倖存者,現已被遣返回原籍國。
中科院於今年創博會展出自主研發的「偵打一體光電酬載系統」,整合可見光、紅外線、熱影像與雷射測距等4種感測器,並首度搭載「雷射標定器」,可供飛彈進行導引。透過雷射標定目標後,搭載武器的無人載具可精準鎖定並發動攻擊,突破傳統無人機僅具偵察能力的限制,實現「自標自打」的作戰模式。
達運光電(8045)2025年9月合併營收達1.06億元,月減0.9%、年增173.24%;第三季單季合併營收3.53億元,季增5.34%、年減9.66%;累計今年前九月合併營收9.99億元,年減27.98%。
光寶科技(2301)2025年9月合併營收為154.3億元,月減1.4%,年增30.22%,累計第3季合併營收為448.91億元,季增11.06%,為2022年第3季以來單季新高。
為提升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品質,振興醫院率先引進全球最新一代的光子計數電腦斷層儀(簡稱光子CT),造價是傳統高階電腦斷層儀的2倍以上,不僅是當今最先進的機型,更是跨時代的革命性產品,今天(1)正式啟用。
文物不語,卻能娓娓訴說歷史;藝術美感之外,文物還承載了什麼?歷史博物館正在展出的《文物默默.歷史MURMUR—典藏臺灣美術作品修護展》(即日起至十一月九日止),呈現史博館近年執行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成果,年代橫跨臺灣清領時期、日治時期與二次大戰後的藝術創作,透過「藝術史拼圖」、「保存與科學之鑰」、「修護師的處方箋」三單元,呈現藝術脈絡的豐富多樣性及海內外美術展覽、文化交流的重要軌跡。
市場研究機構YOLE Group指出,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技術持續推進網路頻寬極限,將成為支撐AI應用大規模擴展的核心動力。
面對酷暑威脅,如何兼顧居住舒適與節能省電,已成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議題。在這股節能需求的推動下,律建生活科技推出「AIM風光濾膜」強勢品牌積極布局國內外市場,推出主打高效隔熱防曬的AIM風光玻璃隔熱膜。該產品採用獨家無機奈米光濾技術,將陶瓷隔熱原料透明奈米化為薄膜,能有效過濾紅外線與紫外線等有害光線,大幅降低建築物冷氣能耗,成為節能減碳的重要利器,在今年9月19日取得綠建材標章,是台灣第一家獲得綠建材標章的隔熱紙本土品牌。
清華大學天文所教授江國興帶領研究團隊,發現正在吞噬恆星的罕見黑洞候選者,這類「中等質量黑洞」被稱為黑洞家族的「失落拼圖」,在天文觀測中極為罕見。研究成果不僅發表於權威《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更登上美國太空總署(NASA)官網,獲得國際重視。
光學鏡頭廠佳凌(4976)近年持續調整營運結構,總經理江昭德表示,公司已啟動市場移轉(Market Migration)、產品組合與技術發展三大轉型,將跨足AI視覺領域,並強化不可見光鏡頭布局。其中AI視覺上半年營收占比約9%,下半年將大幅成長至25%,至於無人機、機器人現階段營收占比還不大,應是2026年以後才會有較明顯的貢獻。
國防館「軍民通用科技」專區展出的「下一代智慧警監系統」,整合可見光攝影機、紅外線攝影機及雷射測距等多模感測器,搭配終端設備邊緣運算機制,導入軟體定義之人工智慧(AI)技術,可針對目標進行感測資料融合、威脅特徵分析、入侵識別判斷。
為提升國內高空無人機在國土安全監測與環境災害評估的自主性,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儀器科技研究中心與雲林科技大學合作,成功研發具備4個光譜波段的多光譜儀,並搭載於複合動力垂直起降的無人機,突破傳統小型電池驅動無人機在飛航時間與任務規模上的限制,樹立國內在自主無人機光學酬載與智慧遙測技術上的重要里程碑。
邑錡(7402)於「2025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發表HawkEye低照度數位式夜視鏡、Night Falcon輕量化FPV第一視角相機,以及Tawny Owl無人機三光相機與防震雲台等三款軍工相機產品,並展出其與美國Sionyx星光級低照度全彩感光元件技術合作的最新成果,邑錡表示,目前正積極推廣Owl無人機三光相機,希望成果自明年開始顯現。
中光電(5371)集團旗下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於2025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登場,展出多款無人機及關鍵模組,展現從遠程廣域偵查到近距精準的全域制空技術,以及於國防偵察與戰術應用領域的研發與量產實力。
佰鴻(3031)今年前8月營收7.12億元,年減12.67%,展望下半年營運,下半年大型工程案能可望拉抬營收,但車用相對放淡,整體下半年狀況預估將持平上半年。佰鴻也切入無人機供應鏈,主要提供不可見光LED元件,目前已有小量銷售。
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 2025)9月18日登場,隨軍/商用無人機需求增加,點燃供應鏈多頭行情,無人載具成為本次展會備受矚目焦點之一,光學族群中華晶科、邑錡將大秀無人機布局成果。華晶科展示涵蓋高階影像光學模組等無人機視覺感測解方,邑錡則發表三款軍工相機產品,期望為台灣國防產業注入新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