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灣工藝之家的搜尋結果,共11筆
今年98歲的蕭在淦藝師,從事傳統花燈製作70餘年,為新竹市府登錄的「傳統工藝-花燈」保存者,文化局成功爭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80萬元,加上市府經費,推動「新竹市花燈保存維護及傳習計畫」,開設花燈薪傳班、進階班與初級班,盼傳承珍貴技藝。
今年98歲的蕭在淦藝師,從事傳統花燈製作70餘年,為市府登錄「傳統工藝-花燈」保存者,文化局成功爭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80萬元, 加上市府經費,辦理「傳統工藝-新竹市花燈保存維護及傳習計畫」,開設花燈薪傳班、進階班與初級班,盼延續傳承珍貴的技藝。
雲林縣工藝師林佩瑩指導20餘名學員,每年製作纏花作為北港朝天宮各神殿爐花,18日廟方迎新花送舊花,吸引近百信眾前來擲筊求花。林佩瑩師生的纏花獲選去年中華隊巴黎奧運隊服胸針,加上朝天宮一整年香火薰陶,充滿福氣與神氣,今年共送出7對纏花爐花與3對纏花金鏟子,10名幸運兒開心不已。
雲林縣工藝師林佩瑩指導20餘名學員,每年製作纏花作為北港朝天宮各神殿爐花,18日廟方迎新花送舊花,吸引近百人前來擲筊求花。林佩瑩師生的纏花獲選去年中華隊巴黎奧運隊服胸針,加上朝天宮一整年香火薰陶,充滿福氣與神氣,今年共送出7對纏花爐花與3對纏花金鏟子,10名幸運兒開心不已。
彰化知名的田中窯創藝園區迎來一年一度的蜀葵花季,園區內近二萬棵蜀葵花盛開,預計從1月18日至4月底對外開放,成為春節踏青賞花的絕佳去處。園區創辦人葉志誠表示,除了奼紫嫣紅的蜀葵花海,每年吸引大批遊客的,還有捏陶和美食活動。
嘉義文化獎27日表揚特殊貢獻獎簡上仁,以及3位文化貢獻獎音樂家梁芬美、畫家李國聰及交趾陶工藝大師謝東哲等共4位,縣長翁章梁頒獎讚揚他們為台灣、為嘉義的文化扎根貢獻卓越。嘉義縣辦理「嘉義文化獎」今年是第3屆,累積得獎10人。
首度結合兩岸陶與瓷之美的「窯火與戰火」工藝特展,今(22)日在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盛大登場!活動聯結兩岸三地作家演譯出工藝之美與昔日陶瓷輸往歐洲各國貿易時代變遷,以金門為門戶樞紐見證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地位;主辦單位還特別回溯展出金門島上所發現珍貴的貝塚遺址及其遠自六千至八千年前史前古陶器,再次證明浯島先民璀璨的古歷史文化,寄予未來在新世紀的展望「興窯火、息戰火」,祈願和平。
習畫多年的旺宏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旺宏電子企業關係室處長張宜如今年再次舉辦油畫個展,以「生活旅繪」為主題,細膩勾勒造訪20多個國家的感動,從肯亞壯闊非洲草原、神秘天空之城馬丘比丘、西西里島絕美土耳其階梯、到義大利繽紛五漁村及最美海岸阿瑪菲等,在竹北新瓦屋匯客市藝文設計一共展出26幅精彩作品,展期至6月30日。
新竹寫生日2024年邁入第10屆,市府特別在17日的寫生日這天結合傳統工藝、台灣工藝之家及在地美術團體,在幸福廣場舉辦寫生日與文創市集,現場結合寫生技法示範、專題講座、文創市集,也展示新竹美術史與闖關遊戲,讓民眾能更認識在地寶貴的藝文資源。
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自104年起承辦教育部「藝師藝有-鼓勵學校延聘在地文化工作者或傳統藝師計畫」,今年邁向第10年,延續傳承在地傳藝文化精神,推動113學年度徵件活動,希望更多學校加入藝師藝有計畫,讓傳統藝術向下扎根。
第19屆雲林文化藝術獎本周六頒獎,其中貢獻獎被譽為雲林縣藝文界最高殊榮,名單28日揭曉,由作家季季(本名李瑞月)、螺陽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張億載、文史工作者楊永雄、布袋戲藝師吳福訓、粧佛雕作藝師陳明洲、書法家盧彩霞等6位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