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各產品線的搜尋結果,共267筆
半導體晶圓傳載解決方案大廠家登(3680)公布2025年10月自結合併營收6.58億元,月增11.11%、年增達69.28%,創近7月高,改寫同期新高、歷史第四高。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57.37億元、年增5.12%,續創同期新高,成長幅度較前三季0.22%擴大。
貿聯-KY(3665)受惠於高毛利AI伺服器產品比重持續攀升,貿聯-KY 2025年第3季合併毛利率、營業淨利率同創單季新高,單季稅後盈餘為26.29億元,每股盈餘為13.51元,亦是單季新高,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32.49元,由於客戶訂單強勁,貿聯-KY營運展望審慎樂觀。
天鈺(4961)今(7)日舉辦法人說明會,董事長林永杰大方分享,公司首款AIoT晶片在第三季已經正式進入量產出貨,未來將成為推升Non-Driver業務占整體營收比重達50%的關鍵動能,天鈺目前Non-Driver業務佔比約47%。談及整體營運,他強調:「我覺得應該真的是谷底了,明年會努力讓公司的表現能夠更好一些。」
華碩近年積極投入後量子資安技術研發獲得成果。金慶柏表示,量子運算技術快速進步,傳統密碼系統如RSA、ECC等逐漸面臨破解威脅,企業必須提早布局後量子密碼學(PQC)技術作為資安策略的關鍵環節。
聯發科(2454)今日舉行法說會。展望第四季,執行長蔡力行表示,預期旗艦型智慧型手機、GB10專案以及車用晶片營收將較上季成長,這些業務的成長可望抵銷消費性電子產品因季節性因素所造成的營收下滑。公司預估第四季合併營收將介於新台幣1,421億元至1,501億元之間,以美元兌台幣匯率1比30.6元計算,約為與上一季持平至成長6%,年增幅則介於下降3%至成長9%。
穩懋(3105)自結2025年第3季營業淨利為3.85億元,年增207%,稅後盈餘為10.7億元,年增369%,單季每股盈餘為2.52元,累計2025年前3季每股盈餘為1.57元;展望第4季,穩懋預估,第4季合併營收預計將較上季成長low-single digit(1%~4%)百分比,合併毛利率預計約為high-twenties(26%~29%)的水準。
譜瑞-KY(4966)今日舉辦法人說明會,第三季每股盈餘約10.4元,展望第四季合併營收預計將季減6.6%至15.5%。董事長趙捷表示,第四季營收下滑主因季節性因素,以及自9月起部分客戶因先前關稅提前備貨,導致需求轉弱。他強調,公司並未出現結構性變化或設計案流失,情況屬於短期調整。
宏佳騰(1599)深耕台灣逾二十年,引領機車產業邁向智慧化與多元化的移動未來。看準中台灣廣大機車族群的戰略地位,宏佳騰在台中正式啟用全台首間油電直營門市,以全新識別設計揭開品牌通路升級。
台鋼集團旗下特殊鋼大廠榮剛材料(5009)13日公告9月自結合併營收為9.32億元,累計前三季自結合併營收87.54億元。
台灣鋼鐵集團(台鋼集團)旗下特殊鋼廠榮剛(5009)周一公告今年9月份自結合併營收為新台幣9.32億元,年增5.55%、月增20.20%,止步連5個月走跌,但仍創下今年度次低;今年第三季營收26.58億元,年減12.52%、季減13.10%,創下14個季度低檔;累計前三季自結合併營收87.54億元,年減10.82%。榮剛表示,出貨步調回穩,且目前在手訂單仍相當充足,其中航太、能源與石化等高值化產品占比穩定。
信邦(3023)轉投資正淩(8147)9月、第三季營收締造佳績,公司看好醫療應用躍居營收主力,營收比重達25%以上,訂單具續航力之外,毛利率也高居各產品線之冠,正淩啟動雲林廠擴產計畫,迎接既有訂單及大陸移轉出來的轉單潮,法人預期,正淩2026年將挑戰連三年營收攻頂。
光學廠佳能、邑錡9月營收亮眼,皆繳年月雙增表現,並對第四季展望樂觀。佳能觀察第四季各產品線出貨增加,仍以360度環景攝影機與複合式相機為主要營運動能,預期第四季營收維持高檔並優於去年同期;邑錡則預計在4K雲端縮時相機新品穩定拉貨,以及軍工ODM專案順利進行挹注下,第四季營運有望優於第三季。
據觀察者網報導,當地時間9月12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佈公告,將23家中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包括國產晶片上市公司上海復旦微電子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華嶺股份等。其中13個實體為半導體與機體電路相關機構,3家來自生物技術與生命科學領域,其他還包括太空遙感、量子、授時系統、工業軟體/工程軟體、供應鏈與物流服務等領域。
鈺邦產品組合逐漸優化,第二季毛利率大增,擴廠帶動未來營運動能;安勤透過併購壯大全球布局;華晶科股價創十五年來新高,正發生質變!
億光(2393)受到台幣升值影響營收表現,第三季面臨旺季不旺,但毛利率優於預期,微幅上修2025年稅後EPS數據,而2026年在不可見光與車用應用帶動下,營運穩健成長可期。本土法人將億光投資評等維持買進,公司已除息5.31元,但尚未填息達陣,目標價由89元下修至79元。
針對公司取得美國聯邦及德州政府晶片補助,是否被美國政府要求入股?英特磊(IET-KY)(4971)董事長高永中表示,美國政府目前沒有要求入股,不過,晶片法案現金補助款有異動,目前積極修正條款中,部分改成稅務折抵,在補助範圍增加之下,補助總額也有提高。
宏正自動科技(6277)上半年在總體經濟干擾與傳統淡季等不利因素下,營運動能暫蹲。進入第三季後,雖7月仍有美國關稅影響、廠商觀望氛圍濃厚,致其在歐、美市場出貨動能受累,惟隨著關稅政策逐漸明朗,客戶端陸續啟動拉貨,宏正預期在旺季效益下,推動全年業績穩增的目標不變。
智伸科(4551)拚轉型,切入AI伺服器散熱系統供應水冷系統的關鍵零部件UQD,並於5月已開始生產,7月放量,為公司近期亮點,開盤跳空漲停,股價創2022年10月新高。
和碩公告第二季財報,第二季營收2,673.36億元,季減1.9%、年增5.4%,然受匯損影響,毛利率3.1%,稅後純益2.87億元,年減94.9%、季減93.3%,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0.11元。
五大產品線可望延續上半年成長趨勢,優群科技(3217)總經理劉興義表示,由於各產品線都審慎樂觀,2025年下半年營收可望較去年同期維持雙位數成長,毛利率有望較第2季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