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咽乾的搜尋結果,共08筆
今(23日)11時52分迎來24節氣中的「霜降」,此時氣溫驟降、初霜漸現,象徵冬季即將來臨,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命理師楊登嵙提醒,霜降屬「金」氣,應以養陰潤肺為要,從食衣住行育樂六方面調養身心,避開禁忌,為入冬儲備元氣。他強調,「霜降」是從秋入冬的轉折期,4生肖尤須注意健康,忌食生冷、油炸之物,避免勞損或參與危險活動,以防血光之災。
明(23)日凌晨2時20分迎來二十四節氣的「秋分」,命理師楊登嵙指出,秋分是陰陽轉折的平衡點,日夜漸短、氣溫下降,人體陽氣轉內收、陰氣漸增,正是調養身心的重要時機。其中4生肖更需特別留意健康,善用「子午覺」助身心平衡。
大陸央視13日報導,中國大陸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示2025年6月需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登革熱、人感染禽流感和猴痘等傳染病,食物中毒和高溫中暑。
新冠疫情再起,彰化員榮醫院中醫部部長林親怡呼籲民眾,要做好防護措施,也要注意新冠後遺症,她說,新冠疫情不僅衝擊人體免疫系統,更可能對呼吸道造成長期影響,她觀察到疫情後的門診中,「久咳不癒」患者明顯增加,鞏固自身免疫力,建議民眾要維持良好作息、充足睡眠。
周一將迎來立夏,標誌著春天結束、夏天的正式開始。中醫指出,「立夏養好心,無病一身輕」,此時正是保養心氣最重要的時節,適量食用苦味食物可清瀉心火,建議多喝搭配鳳梨燉煮成的苦瓜鳳梨湯。
今年67歲的陳女士,2年多前因突發頭暈、噁心和腹痛送急診,抽血檢查發現她的血糖非常高,糖化血色素高達11%、腎絲球過濾率只剩42(ml/min/1.73m2),診斷出她罹患糖尿病已久,腎臟也明顯受損。
氣象署持續發布高溫特報、熱到快中暑,不少人因酷暑感到倦怠、昏昏沉沉,甚至出現胃口差、食慾不振情況,衛福部朴子醫院中醫科醫師李昌諴引「望梅止渴」比喻,建議用「酸甘化陰療法」來改善,像喝烏梅汁、乳酸飲料,多食用山藥、蓮子等健脾胃食物,避免過度冰涼飲食,再搭配穴位按摩、去暑刮痧、針灸,就能預防中暑,改善食慾不振。
冬天各種呼吸道疾病流行,加上氣溫遽降,感冒的病患增多,中醫師邵禹豪表示,冬天感冒的民眾暴增,若身體突然出現4狀況恐是感冒前兆,包括喉嚨乾癢、聲音嘶啞、鼻水增多、筋骨痠痛等,提醒要及早處理,如果沒控制好,可能進一步發展變成鼻竇炎、支氣管或更嚴重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