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喉返的搜尋結果,共11筆
新竹地區1位48歲的女性,健檢時發現有甲狀腺節結,經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古君平持續追蹤2年,去年發現約有1.2公分惡性腫瘤,被診斷為甲狀腺癌第1期,在甲狀腺全切除手術後,儘管術後出現低血鈣,導致手腳麻木等不適,經過靜脈注射及口服補充高劑量鈣劑與維他命D治療,目前情況漸漸穩定。
74歲黃女士10年前因右側甲狀腺結節問題,接受手術切除,術後定期追蹤並持續服用甲狀腺素控制。3年前她發現左側結節逐漸增大,但切片皆屬良性,直到近期因吞嚥困難、摸到頸部腫脹就醫,發現結節已侵犯胸腔,氣管被13公分、芭樂般大的結節壓迫,偏移至右側,決定接受手術,將結節和甲狀腺一併摘除。
74歲黃女士近期她因吞嚥困難、摸到頸部腫脹,在台北慈濟醫院被新陳代謝科轉至一般外科評估手術必要性,因結節已經侵犯胸腔,再轉至胸腔外科醫師洪嘉聰門診。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黃女士的氣管已經被13公分大的結節壓迫偏移至右側,雖然呼吸未受影響,但她決定接受手術。洪嘉聰沿著黃女士10年前手術留下約7公分的頸部傷口切開,將芭樂般大的結節和甲狀腺一併摘除。
台中1名62歲男性因右側扁桃腺發炎就醫,竟意外發現頸部至胸腔長邊達7.5公分超大腫瘤,經轉診到澄清醫院中港分院治療,以達文西機器手臂切除腫瘤後接續化療,術後病理報告確認,是惡性度高、進展快速的「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透過完整切除,也大幅延長病患存活時間。
一名80歲男子有長期飲酒習慣,儘管隨年齡增長酒量變差,仍堅持每天飲用紅酒。某次篩檢時,被發現食道下端疑似有病灶,切片檢查確診為早期食道癌。然而,他進食吞嚥都沒問題,也不覺得有任何胃食道逆流症狀。醫師指出,食道癌初期大多沒症狀,等到有明顯症狀,往往已是晚期。除了喝酒外,包括抽菸、長期胃食道逆流、偏好燙口飲品、肥胖、巴瑞氏食道等,都是風險因子。
「二姐」江蕙封麥9年將復出開唱,昨天突發聲明,親揭9年前引退是因為罹癌,治療時還出現大出血、肺栓塞,嗓音也受波及,幸好治療後已恢復健康,內科醫師姜冠宇表示,做為有癌症史的患者,失聲、丹田失去力氣其實是重大警訊,可能暗示腫瘤組織壓迫、復發轉移侵犯神經,都是很可怕的症狀。
台語歌后江蕙稍早宣布2015年引退演唱會前,身體發現極大的變化,經歷開刀與反覆化療,嗓音也遭波及。耳鼻喉科醫師侯思任表示,會做化療意謂罹患某種癌症,包括肺癌、甲狀腺癌與食道癌,都可能影響聲帶傳導路徑,使聲音沙啞,此外,化療患者較虛弱,也可能因感染影響嗓音,但以江蕙還能參加國慶演唱來看,她的聲帶傷害是可逆的,先前影響嗓子的因素已消失,「種種跡象顯示,一切是往好的方向走。」
一名45歲男業務愛吃麻辣鍋等滾燙的辛辣食物,應酬時都喝烈酒,結果某天到KTV唱歌時,高音突然飆不上去、聲音沙啞,之後開始吞嚥困難、體重急降,就醫時診斷出罹患食道癌第4B期,還疑似轉移到肺,令他錯愕,不到半年時間已虛弱到只能坐輪椅,即使經過手術仍在半年後病逝。
胡姓女大生近來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因無法確認是良性或惡性,緊張不已。日前就醫以「自然孔洞達文西甲狀腺手術」進行半側甲狀腺切除合併淋巴清除,確認是惡性乳突狀甲狀腺癌,幸病患年輕且沒有淋巴轉移,腫瘤也小於1公分,術後不需服用任何藥物、電化療,預後良好。
60歲的周姓男子有抽菸習慣,雖有高血壓卻未服用藥物控制,日前突然出現左眼視線一片黑及表達能力變差的症狀,經赴苗栗大千醫院檢查,顯示為左頸動脈高度狹窄。病人經醫師進行頸動脈支架置放術後,皆改善症狀、順利恢復出院,周某還同步進行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讓中風與心臟疾病的症狀同時獲得改善。
新竹1名65歲張小姐因甲狀腺癌切除甲狀腺,但術後卻聲音沙啞,且吞嚥時會嗆咳,讓她講話非常費力,張女因此到醫院求診,檢查後發現單側聲帶麻痹合併閉合不全,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門診微創聲帶玻尿酸注射手術,術後復原情況良好,生活品質也因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