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搜尋結果,共30

  • 人行潘功勝:融資平台數量減60% 債務降逾50%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22日在國新辦記者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在化解融資平台債務風險方面,人行推動地方政府統籌資金、資產、資源化解債務風險,剝離融資平台的政府融資功能,轉型為市場化經營主體,引導金融機構透過債務重組降低融資平台流動性風險和利息負擔。

  • 人行重申續實施適度寬鬆貨幣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1日召開2025年下半年工作會議,重申將繼續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信貸合理增長,確保社會融資規模與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目標相匹配。

  • 陸4月美元、歐元債發行規模創高

     無畏貿易戰升溫,中國海外發債急飆。外媒統計,今年4月前三周,中國官方和企業在新興市場發行的美元和歐元債規模達70億美元,占該市場總規模的比例高達49%,創下新高,可望成為有史以來最高單月占比。

  • 惠譽示警 中國地方政府專項債償付壓力加劇

    評級機構惠譽表示,中國地方政府的專項債償付壓力加劇。繼專項債利息支出占全國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總額的比重,自2019年的2.9%大幅升至2023年的7.6%之後,惠譽預測,2025年該比例或將達到10%。

  • 強心針 陸官方將注資六大國有銀

    強心針 陸官方將注資六大國有銀

     傳大陸政府計劃在未來數月內,開始對幾家大型國有銀行進行注資,以落實去年推出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畫,注入新資本至少達人民幣(下同)4,000億元。

  • 陸M1M2雙反彈 信貸需求仍弱

    陸M1M2雙反彈 信貸需求仍弱

     中國人民銀行11日公布最新金融數據,隨著增量政策見效,10月貨幣供給回暖,廣義貨幣總計數(M2)和狹義貨幣總計數(M1)年增率皆出現回升。但值得注意的是,10月新增信貸僅人民幣(下同)5,000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也僅為9月的4成,可見資金水位雖上揚,但需求依舊低迷。

  • 抗貿易戰 陸12月推刺激方案

    抗貿易戰 陸12月推刺激方案

     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將重返白宮。面對政治狂人重攬大權且共和黨將全面執政,向被川普視為首要敵手的中國大陸的壓力陡增。市場預期,除了正在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望推出新刺激政策,中方將觀望接下來情勢,12月中旬舉行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可能推出加碼措施。

  • 產經解析-刺激政策續加碼 大陸股債迎新機

     自9月底的刺激政策出爐後,大陸財政部於10月12日上午的記者會,提出新一輪財政刺激政策,成為最受市場關注的事件,因為市場正在尋找線索來評估大陸政府提振經濟的決心。

  • 惠譽:陸推進債務置換 減輕地方短債負擔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最新報告指出,大陸深入推進債務置換將減輕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城投企業)的短期債務負擔,但尚無法緩解地方政府面臨的結構性財政風險。

  • 瑞銀:大陸短期推逾人民幣1.5兆元重大刺激措施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上午將舉行記者會,介紹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市場憧憬會推出更多刺激經濟細則。瑞銀預計,大陸將於短期內推出重大財政刺激措施,規模為人民幣(下同)1.5至2兆元。

  • 海嘯來首見 陸傳發債注資國有大行

    海嘯來首見 陸傳發債注資國有大行

     大陸近日為挽救經濟密集出招,最新傳出將向六大國有銀行注資高達人民幣(下同)1兆元,以增強這些銀行支持疲弱經濟的融資能力。消息指出,這筆資金主要來自於發行特別國債,一旦實現,將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大陸政府首次向大型銀行注資。

  • 陸持續寬鬆 擬向國有大行注資1兆元人民幣

    繼重磅降準降息後,中國人民銀行還在規劃進一步寬鬆措施,外媒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人行正考慮向主要國有銀行注資多達人民幣(下同)1兆元,增強其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多融資的能力。若實現,將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首次向大型銀行注資。

  • 摩根士丹利:對大陸銀行股看法轉樂觀

    投行摩根士丹利最新指出,全球投資者過於悲觀看待大陸房地產市場低迷,以及經濟疲弱給銀行業利潤帶來的影響。該行對大陸銀行股的看法更為樂觀。

  • 陸推產業升級 每年衍生不良貸款2.2兆元

     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指出,大陸持續推動產業升級,將於2025至2027年的三年間,為銀行帶來每年高達人民幣(下同)2.2兆元的不良貸款,但仍處於可控範圍。

  • 《金融》服務性消費主導中國經濟復甦 新一輪投資契機隨之而來

    中國大陸經濟歷經一段時間增長放緩,目前更傾向維持「穩定可控」,短期以穩步增長為先,而非加速增長。無論農曆新年及清明假期的消費力道,企業獲利好轉,首季GDP國內生產毛額達5.3%優於預期並符合目標,多重正向因素加持市場樂觀情緒萌芽。富達國際認為,投資中國大陸長期增長的情境並未改變,隨著經濟增長步入下一階段,新一輪投資契機將隨之而來。

  • 風險增 惠譽降評陸國有六大銀行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繼上周將大陸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16日再將大陸國有六大行的評級展望同樣由「穩定」下調到「負面」,以反映大陸經濟轉型過程中面臨愈來愈多不確定性的風險。這也是半年內再有國際信評機構下調大陸展望。

  • 富達國際:陸股和中國債長期走勢朝正向發展

    大陸經濟經過一段時間成長放緩,目前更傾向維持「穩定可控」,短期以穩步增長為先,而非加速增長。對於陸股和中國債長期走勢,富達國際認為,由於多重因素都朝正向發展,若以長期投資角度來說,投資契機正在萌芽中。

  • 大陸全國人大財經委促積極清理政府拖欠企業帳款

    大陸《第一財經》9日報導,去年多個省分審計報告披露,當地部分市縣拖欠企業帳款從人民幣幾億到幾十億元不等。為做好2024年預算執行和財政工作,大陸全國人大財經委給出六大建議。其中,在加快建立同高品質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方面,建議積極清理政府拖欠企業帳款。

  • 陸經濟成長保五 外資:難度高

    陸經濟成長保五 外資:難度高

     本屆大陸全國「兩會」(人大、政協會議)上,大陸訂下2024年經濟增長目標為5%左右,但政府工作報告不見更多擴大提振經濟的措施,甚至未調整財政赤字率。對此,摩根士丹利、ING銀行、野村等金融機構普遍認為,大陸要達到今年經濟成長目標將遭遇許多挑戰。

  • 地方發行短期境外債躲監管 北京喊卡

    地方發行短期境外債躲監管 北京喊卡

     路透日前報導,中國金融監管部門已經下令債台高築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停止發行期限為364天的境外債券,從而堵上去年曾讓部分中國地方政府無節制舉債的一個漏洞。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