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增校的搜尋結果,共45筆
如果改變社區只需要一個人的想法、一群人的行動,那「社區一家」便是讓這些可能實現的平台。自2004年啟動以來,這項由信義房屋發起的計畫已邁入第21年,迄今投入5.2億元,陪伴無數社區實現改變生活的夢想,被視為企業投入時間最長、影響最深的社區行動之一,並持續邀請各地夥伴以行動參與。
新北市長侯友宜27日上午視察林口區南勢國中二期校舍新建工程及辦學現況,同時宣布因應林口地區發展,啟動「文小五新設校」籌備工作,期盼打造1所結合「教育、托育、社福」的全齡國小,加速林口地區教育建設,打造環保、科技與社區共融的新世代校園。
石岡國中前校長廖玉枝退休前,推動「幸福學園,禾埕夢想家」方案,結合在地文化與產業,成立職探中心,積極推動閱讀與國際教育,帶領師生一同改變,也讓石岡國中榮獲教育部閱讀磐石典範學校等多項殊榮。退休之際,她再添一筆佳績,獲頒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為教育生涯畫下圓滿句點。
114學年度嘉義區高中免試入學放榜,嘉義市國中應屆畢業生有1713人報名,共1708人錄取,錄取率達99.7%,而百年女校嘉義女中首次招收男生,傳出錄取最低門檻為5B,引發爭議,嘉女發布聲明強調,超過三分之二達到申請資優班及實驗班標準。
114學年度嘉義區高中免試入學已放榜,嘉義市國中應屆畢業生有1713人報名,共1708人錄取,錄取率達99.7%,而百年女校嘉義女中首次男生,傳出錄取門檻5B,遭質疑不符當初招高標準特殊班的用意,引發爭議,嘉女發布聲明強調超過3分之2達到申請資優班及實驗班標準。
受到少子化衝擊,113學年度共18所國小走入歷史,主要集中偏鄉地區。相較之下,人口集中的都會區,例如台中北屯、新竹竹北人口快速增加,呈現「偏鄉廢校、都會增校」兩極化現象。全教總表示,教育部應該研擬不同策略跟配套,不是等到學生數不足時才討論學校存廢問題。
教育部推動校園美感教育,委託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至今完成全國112所校園美感改造示範學校,今天舉行年度成果分享會,其中,最特別的是台東大學附屬特殊教育學校,打造全台首座特教生攀岩場,強化特教生肢體發展。
桃園市五福國小預定地閒置40年,地政局於去年11月已通過內政部審核,後續將由都發局發布都市計畫。雖蘆竹區移入人口增加,但近2年卻出現少子化現象,自2022年開始,南崁國小已取消總量管制,南美及錦興國小也連續2年減班,顯見過往民代力爭的五福國小也暫無急需增設的需求,讓市府現階段面臨兩難局面。
桃園市蘆竹地區移入人口增加,大竹國小學區發展快速,有增設學校、擴展校區需求,先前因用地取得困難,遲遲無法動工,近期已取得南竹路五段及南竹路五段224巷路段,預估今年底可取得全部用地,擬增建32間教室,包括新增托育中心及幼兒園,同時也將規畫地下停車場。
(21:26新增校方回應)大學課堂上演暴力一幕,有網友今日在Dcard爆料,龍華科技大學一名學生因在課堂上吃東西被制止,出拳攻擊老師臉部,衝突過程被其他學生拍下來,影片曝光後令眾多網友感到氣憤,支持老師提告。
桃園市大園區大園國小、埔心國小、內海國小、菓林國小建校皆超過50年其中大園國小校史達120餘年,因鄰近沿海風蝕嚴重、校舍老舊造成油漆剝落嚴重、雨遮設備不完善,遇雨造成走廊積水,學生要到走廊洗手需淋雨等狀況。國民黨籍議員徐其萬表示,各校方多次反映學校問題,3日邀集桃園市教育局辦會勘走訪,研擬相關改善措施。桃園市教育局回應,已規畫總經費約400萬元逐一修繕。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6)日前往淡水區舉辦行動治理座談會,除針對里長的提案進行討論外,也強調淡水未來發展的「三加」,包括基礎建設加倍、主要計畫加速以及社會福利加碼,特別是新市鎮就學問題,他表示淡水國中新增校區將興建於文中九用地,預計2032年就可以順利招生。
校園師對生性騷擾案件有增加趨勢!教育部最新統計顯示,111至112年度各學齡層性騷擾案件大幅攀升,其中大專院校案件更從19件暴增至78件,國高中案件數同樣呈現大幅上揚。專家分析指出,這是長期問題累積的結果,加上MeToo運動興起,促使更多受害者挺身而出揭露不當行為。
114學年度竹苗區高級中等學校入學推動工作小組18日召開第5次會議,就竹竹苗3縣市114學年度公立高中優先免試入學招生管道,及竹縣湖口高中附設國中部直升入學等議案進行審議。竹縣教育局表示,透過優先免試入學與直升入學機制促進就學區內教育機會均等,能實現就近入學與照顧區域、文化不利等學生就學權益。
竹苗區高級中等學校入學推動工作小組決議國中教育會考成績改為五級分加7積點制,並在117學年度實施,新竹縣長楊文科11日表示因應制度改變將推動4大策略,苗栗縣長鍾東錦則要各校及早準備,也呼籲家長不要迷信明星學校。
竹苗區高級中等學校入學推動工作小組(入推會)昨天會決議,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將從現行三級分制改為五級分加積點制,並在117學年度實施,縣長楊文科11日指面對改變一定要做好準備,新竹縣因應制度改變將推動4大策略。
竹竹苗地區高中就學需求因人口成長大增,立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及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等26日到新竹縣考察,會後座談提及將可增至53班,如果行政院有公建計畫將可增至78班。此外中央針對桃竹苗推出大矽谷計畫,張廖萬堅也希望大矽谷納入教育部計畫,編預算建校,做好人才培育的基礎工作。
竹竹苗地區高中就學需求因人口成長大增,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26日受立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到新竹縣考察,表示若行政院無公建計畫將可增至53班,有公建計畫將可增至78班。新竹縣教育局也帶來好消息,表示高中5方案已上網發包,8月1日起成立籌備處。
國立台灣大學創校近百年,監委范巽綠調查發現,台大未有校園文化資產分級、分類、分期修復整體藍圖,文化資產圮毀嚴重,公有文化資產容積移轉規制尚未健全等,其中台大「一號館」屋齡達92年,雖於2002年列冊追蹤,但修繕工程應審慎為之,同時籲文化部應明確規範文資執行事項,建立申報系統,讓公有建造物之所有或管理機關有所憑依,函請台大及文化部檢討改進。
校園霸凌案層出不窮,桃園市、苗栗縣民代3日都關切此議題,桃園市議員凌濤揭露有小六生精神狀況不佳遭導師霸凌,苗栗縣議員陳碧華則指某國小霸凌事件頻傳,校方甚至連性平事件都「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