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定紛止爭的搜尋結果,共26筆
新修的《憲法訴訟法》規定,大法官對於聲請釋憲的案件進行評議及裁判,參與評議的最低人數為10人、做出違憲宣告判決的可決人數為9人。但目前因為立法院兩度全面否決新任大法官的被提名人選,導致大法官人數不足(目前只有8位),因此不達法定人數,憲法法庭等於實際上癱瘓。
男子阿國(化名)不滿社區電梯磁扣感應器多次運作不良,多次反映但都未獲處理,在某日下午4時許,在電梯裡將管委會張貼於該處、關於社區管理委員會委員改選之公告撕毀,管委會副主委發現公告不見,便報警處理,經調閱電梯監視器畫面,確定是阿國所為,警方依法送辦,檢方依毀棄他人文書罪嫌予以起訴。
因應國際局勢變化,行政院推出4100億元特別條例草案,在野主張刪除其中撥補台電的1000億元,行政院長卓榮泰14日稱,若藍白執意不支持撥補台電,「電價審議委員會隨時可以開臨時會,不排除調漲民生電價」;台電也表示,如能多開一次,確實可多個討論成本的機會。在野黨批評,卓榮泰就是在情勒民眾與在野黨,且撥補也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台電明年仍會繼續伸手要錢。
核管法13日三讀修正立法,賦予核三2號機等停機機組,可申請延長執照運轉的法律依據。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14日首度對此表示,立法院通過「核管法」修法,核電機組使用年限,可從40年延長到60年,但是,就算依照新通過的「核管法」規定,核三廠2號機也不可能在未經實質審核下,「直接延役」甚或「立刻重啟」。
民進黨今(14)日中執會,針對昨天立法院通過的《核管法》修法,身兼黨主席賴清德在會中要求播有關台灣歷年對於核能議題討論相關回顧影片,賴清德致詞強調,過三天,台灣將站在「非核家園」的新起點,但也同時面對氣候變遷、地緣政治、經貿重組的劇烈挑戰。民進黨是民主且負責任的政黨,對於核能議題,核安的疑慮要用更科學嚴謹的程序把關,核廢的選址要用更務實的態度共同面對,而民主的紛爭,則需要用更民主的方式,來定紛止爭、凝聚共識。
網紅律師呂秋遠私生子事件曝光後,經營數十年的暖男形象瞬間崩塌,對生母林女的核彈級爆料至今仍未做出任何回應。如今林女再發文,完整還原整個認領過程,控訴呂秋遠裝死,她只剩下訴訟這招。
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因涉罷免連署造假案,上周遭檢方搜索約談後聲押,羈押庭開了13個小時,當時北院以「不能只因為黃呂錦茹是市黨部最高層,就推論她同意或指示偽造提議人名冊,也沒有黃呂錦茹經手提議人名冊的事實 」為由,裁定無保請回、當庭釋放;北檢提出抗告、高院駁回原裁定發回更審,25日的羈押庭只開了兩個小時,就做出決定,果然沒有意外,裁定黃呂羈押禁見!
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因涉罷免連署造假案,上周遭檢方搜索約談後聲押,羈押庭開了13個小時,當時北院以「不能只因為黃呂錦茹是市黨部最高層,就推論她同意或指示偽造提議人名冊,也沒有黃呂錦茹經手提議人名冊的事實 」為由,裁定無保請回、當庭釋放;北檢提出抗告、高院駁回原裁定發回更審,25日的羈押庭只開了兩個小時,就做出決定,果然沒有意外,裁定黃呂羈押禁見!
媒體報導,執政黨於4月9日舉行中常會,援例邀請知名學者提出專題報告。之後執政黨發言人轉述主席談話,表示他跟應邀主講學人的想法「比較接近」,「投資『脫中入北』這個過程是很正面的」。筆者聞知一則以喜,三則以憂,願有司決策時三思。
大陸全國婦聯機關報《中國婦女報》微信公眾號19日報導,備受大陸社會關注的山西「訂婚強姦案」二審16日宣判「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又引發廣泛討論,為此,該報連發三篇評論文章,強調此判決是對錯誤觀念的法治糾偏,呼籲保護受害人不受二次傷害,重申保障婦女權益的司法意志堅定不移。
賴總統於1月23日公布《憲法訴訟法》的修正條文。很欣慰地,他沒有接納某些人的餿主意,說要「拒絕公布」法律。無論多麼不喜歡這次的修正條文,總統履踐了該做的憲法義務。
賴總統於1月23日公布了「憲法訴訟法」的修正條文。很欣慰地,他沒有接納某些人的餿主意,說要「拒絕公布」法律。無論多麼不喜歡這次的修正條文,總統履踐了該作的憲法義務。
外傳京華城案涉嫌收賄的台北市議員應曉薇有兩本護照,應曉薇今(28)日委由莊正法律事務所提出四點聲明,強調已將加拿大護照辦理繳回註銷,並無除中華民國護照以外的所謂第二本護照,請外界勿基於未經確認的不實事項,刻意渲染妄議,徒增社會不安及自身煩擾。
針對國會改革案,大法官上個月做出絕大多數主張違憲的判決,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18日)公布民調,有三成一民眾可接受憲法法庭對於該釋憲案的判決,高達四成三不接受。顯示多數民意不接受憲法法庭「國會改革立法」釋憲判決,司法院憲法法庭權威正遭遇多數民意的挑戰。
大陸央視新聞26日報導,大陸最高人民法院26日公布《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解釋(一)》,自2024年9月27日起施行。這次《司法解釋》聚焦大陸《民法典》施行後,社會廣泛關注、審判實踐中遇到新情況、亟須解決的爭議問題,明晰責任,定紛止爭。
新華網25日報導,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25日發布《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2023-2024)》暨《貿仲仲裁裁決域外承認與執行案例選編》。年度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大陸279家仲裁機構共受理案件60萬7260件,同比增長27.8%;大陸全國仲裁案件標的總額為1兆1602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5兆1048.8億元),首次突破人民幣兆元,同比增長17.7%。
司法院史上首位女性院長被提名人張文貞,其年齡與資歷相對其他大法官年輕,是否能夠勝任司法院長重任,引發關注。對此,副總統蕭美琴在記者會中發言力挺表示,她以自己當初被邀擔任副手為例指出,兩人年紀差不多,而社會各界對於憲政機關,有不同世代的視野、視角和豐富專業的經驗,都有一定標準和期待。
為感謝勞資爭議獨任調解人為勞資和諧貢獻心力,苗栗縣長鍾東錦9日上午頒獎表揚優良勞資調解人,鍾東錦回憶40年前曾見過前省議員傅文政出面協調南庄鄉台陽煤礦停業勞資解雇糾紛,靠著一句話平息了重大勞資紛爭,讓他對勞資調解人扮演的重要性留下深刻印象,更感謝透過調解人的法律專業,來積極協助勞資雙方溝通、協商、尋求共識、定紛止爭,共同促進勞資和諧。
國會改革憲法審判近期引發社會關注。經歷議會全武行等波折,立法院5月28日三讀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增訂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國會調查權、國會聽證權及人事同意權,並在《刑法》增定藐視國會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