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對抗中國的搜尋結果,共604

  • 國戰會論壇》G2:川普的政治詞典,究竟有無新意?(周忠菲)

    國戰會論壇》G2:川普的政治詞典,究竟有無新意?(周忠菲)

    川普2.0執政已10個多月。「川普現象」最近出現一個動向:一方面,「川普作風,表現異常」,兩黨較量,越演越烈。美國政府已經停擺36天以上,超過歷史紀錄。亞太地區的美國盟國,對美國地區戰略的不穩定性,表現出不安。另一方面,川普在結束韓國釜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面後,再次提出G2,表達美國與中國的關係。

  • 川普停收陸船港口費 遭美國藍領工會抨擊

     由美國聯合鋼鐵工會(United Steelworkers)為首,多個工會組織發表聯署信,強烈抨擊美國總統川普暫停向中國船隻收取港口費的決定,認為此舉有礙於美國重振過往世界造船業的主導地位。

  • 蕭美琴歐洲議會發表演說   綠委讚國際對台支持新高度

    蕭美琴歐洲議會發表演說 綠委讚國際對台支持新高度

    副總統蕭美琴7日晚間(歐洲時間7日下午)在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下,抵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應邀出席「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假歐洲議會舉辦的年度大會,並發表演說。IPAC共同主席、民進黨立委范雲表示,這歷史性一刻代表國際對臺的支持已來到新的高度。

  • 美參議員批五角大廈不溝通 柯伯吉成「川普政府最難找的人」

    美參議員批五角大廈不溝通 柯伯吉成「川普政府最難找的人」

    美國戰爭部負責政策的副次長提名人韋勒茲-葛林(Alexander Velez-Green),6日在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舉辦的人事聽證會上表示,戰爭部在國家防禦戰略或全球兵力部署評估方面,均未與國會磋商。同時,兩黨議員也批評,戰爭部負責制定政策的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在川普政府中,未就五角大廈的政策決策與國會溝通,還有議員把他形容為「川普政府中最難聯繫到的人」。

  • 美續打台灣牌?陸學者:讓美相信兩岸統一不損害美利益

    美續打台灣牌?陸學者:讓美相信兩岸統一不損害美利益

    10月30日陸美兩國元首在韓國釜山舉行「川習會」,會中並未談到台灣議題。外界分析,台灣問題是陸美關係的核心之一,可能留待川普明年訪陸時再深入討論。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巫永平認為,在川普第二個任期,美國對中國打「台灣牌」的態度出現變化,大陸未來應運用制度優勢與話語引導,讓美國相信兩岸統一不會損害美國利益,推動兩岸朝和平統一方向前進。

  • 張威翔Geopolitics》從沈伯洋案 鑽探索羅斯、民主黨全球網絡

    張威翔Geopolitics》從沈伯洋案 鑽探索羅斯、民主黨全球網絡

    中國大陸28日宣布以「分裂國家」罪名調查民進黨籍立委沈伯洋,指控他創辦黑熊學院推動台獨與仇中思想。我們將時間拉回到今年初,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預算大刀一砍,竟燒到了台灣民主實驗室,曾任理事長的沈伯洋隨即駁斥稱,他接受的是索羅斯「開放社會基金會」(OSF)資助,否認與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及「國家民主基金會」(NED)有資金往來,不過這些機構之間的資金流動與合作緊密,難以區分民間倡議與美國政府戰略之間的界線。

  • 提升同盟嚇阻力美日防長有共識 專家質疑:未見川普政府戰略

    提升同盟嚇阻力美日防長有共識 專家質疑:未見川普政府戰略

    新上任的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今天上午與訪問日本的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舉行約1小時會談,雙方同意提升日美同盟的嚇阻力與應對力,並共同履行兩國在印太地區維護和平與穩定的責任。

  • 美國撤援、歐洲縮手!澳洲穩坐太平洋「最大金主」寶座

    美國撤援、歐洲縮手!澳洲穩坐太平洋「最大金主」寶座

    據觀察者網引述英國《衛報》報導,澳洲智庫洛伊研究所10月27日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澳洲穩居太平洋島國地區最大援助國之位。且隨著美國等西方國家削減援助資金,澳洲在該地區發展中的「主導地位」正在擴大。

  • 美中施壓   李在明認了:韓國如今「夾在兩塊磨石之間」

    美中施壓 李在明認了:韓國如今「夾在兩塊磨石之間」

    據觀察者網報導,一邊是美韓在3500億美元投資承諾的關鍵細節上仍存在分歧,一邊是來自中國的反制措施,在韓國總統李在明看來,韓國如今就是一個「夾在兩塊磨石之間」的國家。

  • 台海若爆衝突 美空軍對陸戰略恐失敗

    台海若爆衝突 美空軍對陸戰略恐失敗

    萬一爆發台海衝突,美國空軍在印太的戰略將面臨重大挑戰,甚至可能導致失敗。

  • 中時社論》無需期待日本新內閣挺台

    中時社論》無需期待日本新內閣挺台

     日本21日召開臨時國會,石破茂首相提出內閣總辭,眾、參兩院推舉高市早苗出任104代首相,「自公聯合內閣」走入歷史,「自維聯合內閣」取而代之。公明黨與高市「道不同不相為謀」,自民黨順勢招手與公明黨不睦的日本維新會共組聯合內閣,日本維新會在政治光譜上較自民黨更右,與高市的右派立場相近,雖說情投意合,但能否擴大自民黨的支持群眾不無疑問。

  • 抗中!澳簽2,602億稀土協議 與美交換核潛艦承諾

    抗中!澳簽2,602億稀土協議 與美交換核潛艦承諾

    正值川普政府設法對抗中國在稀土市場上的主導地位之際,美、澳簽署了稀土協議,以增加供應稀土及其他關鍵礦產。

  • 美軍火商:打造台成超多刺豪豬

    美軍火商:打造台成超多刺豪豬

     美國軍工新創公司Anduril創辦人拉奇(Palmer Luckey)透露,自家有一項「中國27」指導政策,所有的武器研發與製造都以「中國可能在2027年入侵台灣」為想定。他反對美國介入戰爭,不必為他國捐軀,而是把台灣打造為「超多刺的豪豬」。

  • 權證市場焦點-萬海 中美緊張運價漲

    權證市場焦點-萬海 中美緊張運價漲

     在中美貿易壁壘重新開戰下,SCFI指數大漲,萬海(2615)等貨櫃三雄股價再度上揚。萬海將於10月底與長榮、陽明共同開通「華北—印尼直航線」,進一步擴大東南亞市場。

  • 重啟美中關係 川普恐出賣台灣

    重啟美中關係 川普恐出賣台灣

     《日經亞洲》16日刊登美國南加州大學國際關係教授葛羅斯曼的評論指,對本月底在韓國亞太經合會(APEC)期間舉行的「川習會」,葛羅斯曼警告可能開啟一場危險的交易:川普為了重啟美中關係而出賣台灣。

  • 美國重大轉向!川普「效法北京」新策略公開:入股7產業抗中

    美國重大轉向!川普「效法北京」新策略公開:入股7產業抗中

    為了對抗中國大陸在稀土等關鍵產業的主導地位,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昨(15)日宣布,美國政府將增加在7大關鍵產業企業的持股,以施加更多控制,這標誌著美國產業政策的重大轉向,效法北京增強對企業的影響。

  • 美祭港口費「開刀」中國船隻 美造船業能翻身?

    美祭港口費「開刀」中國船隻 美造船業能翻身?

    美國與中國大陸14日起對海運公司徵收港口費,美國徵收港口費的用意之一是對抗中國在商業造船領域的領先地位,究竟川普徵收港口費是否有助於重振美國造船業?

  • 韓華海洋子公司 遭中方制裁

    韓華海洋子公司 遭中方制裁

     在中美兩國14日起互徵高額船舶港口費之際,中國商務部指控韓國造船大廠韓華海洋(Hanwha Ocean)旗下Hanwha Shipping LLC、Hanwha Philly Shipyard Inc.等五家在美國的子公司,「協助並支持」美方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開展301調查,嚴重損害中國企業合法權益,將這些公司列入反制清單。

  • IMF、世銀年會 聚焦三風險

    IMF、世銀年會 聚焦三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秋季年會預定本周於華盛頓登場,原本預期焦點將放在全球經濟的復甦與韌性,但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揚言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百分百關稅,使美中貿易戰再度升溫,導致市場劇烈震盪,會議氛圍瞬間緊繃。全球政經領袖如今面臨關稅威脅、AI投資泡沫及債務飆升的三重風險。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