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層數的搜尋結果,共399

  • 權證市場焦點-金像電 獲MSCI青睞

    權證市場焦點-金像電 獲MSCI青睞

     PCB大廠金像電(2368)獲MSCI青睞,成為台灣標準型指數新增成分股之一,也獲外資調升目標價,列為投資首選。金像電掌握四大CSP的ASIC訂單,展現出高階多層板製造的實力,客戶涵蓋層面將為更廣泛。

  • 金像電 Q3每股賺6.53元

     AI需求延燒,金像電(2368)再度刷新營運紀錄。根據第三季財報,單季營收176.80億元、毛利率35.56%,稅後純益32.2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6.53元,營收與獲利雙創新高;累計前三季EPS達13.61元,超越去年全年。AI伺服器與高階交換器出貨穩健,法人預期第四季營運維持高檔,並啟動新一輪產能擴張計畫,布局新階段成長動能。

  • AI強力成長!投信喊話投資人:關注「這一類型」ETF

    AI強力成長!投信喊話投資人:關注「這一類型」ETF

    11月6日美股因民間裁員數據升高,最新數據顯示美國企業10月共宣布裁員超過15萬 人,創下自 2003 年以來同月新高,引發市場焦慮,市場產生拋售壓力,造成美股與台股同時下跌,上周五(6日)台股亦開低走低,下跌近600點。野村投信表示,在AI強力帶動下,明年行情仍具期待,台股多頭行情並未結束。值得注意的是,在台積電 COWOS 先進封裝產能緊缺的背景下,僅少數大型企業取得關鍵GPU產能,進一步強化「大者恆大」的產業結構,相關供應鏈權值股預料有機會持續扮演多頭動能。

  • 載板四雄 10月營收齊凱歌

    載板四雄 10月營收齊凱歌

     載板族群10月營收表現齊揚,欣興(3037)、景碩(3189)、南電(8046)皆繳出「年月雙增」成績,臻鼎-KY(4958)亦穩居高檔。AI伺服器與高階網通平台需求延續,加上BT載板報價調整與ABF良率改善,第四季動能維持強勁。隨新世代AI晶片導入、載板尺寸與層數同步提升,T-Glass供應緊張恐再升溫,有利載板廠報價,產業景氣將自2026年起再啟成長循環。

  • 《其他電》尖點Q3獲利季增近4成 前三季每股賺1.69元

    尖點科技(8021)2025年第3季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為1.09億元,季增39.6%,單季每股盈餘為0.77元;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1.69元,尖點表示,目前觀察主力客戶仍持續處於產業旺季擴增產能狀態,對於終端需求維持相對樂觀,2025年第4季可望維持成長態勢。

  • 透視PCB產業故事 精準拿捏「AI大動脈」 專家點名欣興、博智…6檔主力年底押寶中

    透視PCB產業故事 精準拿捏「AI大動脈」 專家點名欣興、博智…6檔主力年底押寶中

    台股在AI伺服器推升資料中心大換機潮下,PCB族群迎來結構性轉折。專家指出,AI/HPC伺服器、800G交換器、電動車電子與低軌衛星等需求快速擴張,高階載板、多層板與高頻材料供應緊俏,帶動相關廠商量價齊揚;可鎖定南電(8046)、欣興(3037)、台燿(6274)、金像電(2368)、博智(8155)、大量(3167)等具技術與產能優勢的業者,在大盤震盪時反成中長線布局機會。

  • 1分鐘讀財經》MSCI季調震撼彈!3檔黑馬爆紅 外資點名這家PCB目標650元

    1分鐘讀財經》MSCI季調震撼彈!3檔黑馬爆紅 外資點名這家PCB目標650元

    小編今天(7)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MSCI半年度調整結果揭曉,台股本次在三大指數權重變動幅度並不激烈,在全球標準型指數台股成份股卻呈「進六退七」、相當熱鬧,其中,信驊、金像電、京元電子,原本皆不在法人機構預期內,如今不但入選新成份股,還都得到外資研究機構讚賞基本面,是資金未來追逐焦點。

  • 3檔驚喜入選MSCI

    3檔驚喜入選MSCI

     MSCI半年度調整結果揭曉,台股本次在三大指數權重變動幅度並不激烈,在全球標準型指數台股成份股卻呈「進六退七」、相當熱鬧,其中,信驊、金像電、京元電子,原本皆不在法人機構預期內,如今不但入選新成份股,還都得到外資研究機構讚賞基本面,是資金未來追逐焦點。

  • 華通 前三季EPS 3.61元

     華通(2313)第三季交出亮眼成績,單季營收200.49億元、毛利率19.95%,年增2個百分點;稅後純益21.5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81元。累計前三季EPS達3.61元,為近20年同期次高。隨美系手機新品銷售暢旺,及資料中心與低軌道衛星需求同步成長,華通營運延續高檔,9、10月連兩月營收均超過70億元,累計前十月營收創下同期次高。

  • 《電零組》華通Q3每股賺1.81元 前3季創20年同期次高

    HDI廠華通(2313)114年第3季稅後盈餘為21.55億元,單季每股盈餘為1.81元;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3.61元,創近20年來同期次高,華通表示,公司在AI伺服器和光通訊領域展現初步成績,吸引不少國際客戶前來洽談,雖然目前在集團營收占比低,但呈現出貨倍增,在新產能開出後,可望成為下階段成長動能。

  • AI加持「8檔」PCB股逆襲 本周金居出關可望再掀行情

    AI加持「8檔」PCB股逆襲 本周金居出關可望再掀行情

    隨著AI伺服器及高頻資料中心架構升級,全球印刷電路板(PCB)材料的需求與載板規格持續提升,台灣PCB供應鏈成為主要受惠族群。

  • 台光電 卡位M9新世代材料

    台光電 卡位M9新世代材料

     AI伺服器平台全面升級,高階材料迎來新一輪汰換潮。台光電(2383)表示,2026年將以M8+過渡方案銜接M9新世代材料,後者預計於2026年下半年量產。受惠於AI伺服器與800G交換器需求延續,法人看好AI基礎建設業務比重可望突破7成,成長動能將一路延續至2026年。

  • 《電零組》凱崴9月EPS約0.01元 明年營收與毛利率均勝今年

    鑽針廠凱崴(5498)自結2025年9月稅後盈餘為100萬元,單月每股盈餘為0.01元,凱崴總經理初從維表示,今年一定會賺錢,2026年營收及毛利率均可望比今年好。

  • 欣興Q3每股賺1.44元 寫六季高點

     欣興(3037)第三季營運強勢反彈,在AI伺服器高階板材需求驅動下,單季營收339.94億元,寫近11季新高;稅後純益21.9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44元,季增71%、年增118.18%,改寫近六季高點,一口氣賺贏上半年,毛利率達13.39%。

  • 《半導體》力成下季估不淡、明年正面看 FOPLP大衝刺

    力成(6239)周二召開法說會,展望明年,力成預計2026年第一季的表現將遠好於2025年第一季,呈現淡季不淡,明年度營運正面看待,明年度資本支出,初估400億元甚至更高。關於先進封裝業務的發展,力成取得重大進展。力成董事長蔡篤恭提到,為目前世界上唯一line space 5/5 um以下510mmx515mm扇出形面板級的生產線。公司為了滿足客戶需求,2026年需要進行積極的產能擴張,單單FOPLP即預計資本支出約10億美元。

  • 這檔老AI股還能噴?大摩曝新目標價210元 明後年出貨更猛

    這檔老AI股還能噴?大摩曝新目標價210元 明後年出貨更猛

    台積電第三季營運再創新高,為加權指數多頭的定海神針,美國進入超級財報月,台灣也將陸續公告財報,在匯率干擾暫歇的狀況下,整體營運亮眼成績可期。

  • 29檔PCB股1表比》上中下游總整理 台光電、景碩、南電、華通、金居、欣興...大咖投顧增持名單曝

    29檔PCB股1表比》上中下游總整理 台光電、景碩、南電、華通、金居、欣興...大咖投顧增持名單曝

    全球PCB年度盛會、第26屆TPCA昨(24)日落幕,本土大型金控旗下投顧最新報告出爐,完整剖析29檔PCB上中下游產業鏈,認為本次聚焦AI伺服器帶來PCB高速多層趨勢與規格升級,除點名台光電、景碩、南電、聯茂、華通、健鼎等6家可「增持」,也看好金居、台燿、欣興等3家,其中金居HVLP4月產能有機會衝上400噸,每股月賺逾0.85元。

  • 雍智2026營運 拚雙位數成長

    雍智2026營運 拚雙位數成長

     雍智(6683)今年以來前段晶圓測試載板營運動能持續放大,主要受惠高速介面與測試時程拉長,單價與接單動能同步提升;後段IC測試載板(Load/Burn-in/SFT)在地擴產與客戶導入推進下,ASP明年也可望上調,市場看好高頻高速與AI應用帶動晶圓與封裝測試需求走強,預期該公司2026年營運目標雙位數成長、毛利率隨產品組合優化回升。

  • AI促異質整合 PCB迎大機遇

    AI促異質整合 PCB迎大機遇

     TPCA Show半導體與PCB異質整合高峰論壇23日登場,臻鼎董事長沈慶芳表示,AI為PCB產業帶來「千載難逢的大機遇」,產業正從單純製造走向整合與創新。

  • 「PCB百年大機遇」!TPCA三大亮點1次掌握》不是南電、景碩…大咖投顧揭「這3家」受惠AI升級最深

    「PCB百年大機遇」!TPCA三大亮點1次掌握》不是南電、景碩…大咖投顧揭「這3家」受惠AI升級最深

    第26屆台灣 電路板產業國際展覽會(TPCA Show 2025)昨(10/22)登場,國內大型民營金控今(10/23)出具最新報告,指出本次展覽有3大重點,包含參展廠商多展示高階AI、交換器主板,層數高達30層以上、今明年M7、M8 CCL仍為高階AI伺服器用料,以及台系廠商中看好台光電(2383)、欣興(3037)、臻鼎(4958)致力發展高階產品,正向看待長期營運。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