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巢位的搜尋結果,共23筆
玉山國家公園東部園區保育巡查員,日前行經瓦拉米步道大分吊橋遭虎頭蜂螫傷,所幸沒有劇烈過敏反應,經查虎頭蜂在吊橋下築了3顆蜂巢,先立告示牌提醒山友注意,並派員上山,穿著防護裝備、手持鐮刀等工具,順利將虎頭蜂窩全剷除,並提醒山友快步通過,以免遭餘蜂攻擊。
玉山國家公園東部園區巡查員日前行經瓦拉米步道大分吊橋遭虎頭蜂螫傷,所幸沒有劇烈過敏反應,經查虎頭蜂在吊橋下築了3顆巢穴,先立告示牌提醒山友注意,4日工作人員穿著防護裝備,順利將橋下虎頭蜂窩全剷除,仍提醒山友行經快步通過,以免遭餘蜂攻擊。
推動多元生物保育行動,中華電信積極運用AI與資通訊相關技術,並從「減緩自然損失」以及「促進自然正向」兩大核心出發,規畫長期的生物多樣性保育路徑。
抗癌鬥士Judy曾是藝能界經紀人,2021年發現罹患卵巢癌,當時45歲的她開始積極抗癌,日前在家人的環繞與摯友的祝福聲中,安詳辭世。她曾在節目上述說自己罹癌前的作息、飲食習慣,也表示如果重新有機會再來,一定會選擇「放過自己」,不再對自己過度要求,並正視自己的情緒。
台北市立動物園熱帶雨林區的笑翠鳥家族,5月再度迎來新成員,目前由笑翠鳥父母與前一窩的1隻姊姊帶著2隻小「菜鳥」,共5隻笑翠鳥借住熱帶雨林區的戶外活動場,民眾到動物園時,可以仔細觀察找出今年新生的菜鳥們,或許有機會還能聽到笑翠鳥的招牌笑聲。
翠鳥曾經在野外常見,如今卻因河川整治大量使用水泥鋪面,導致仰賴土堤築巢的牠們面臨棲地困境。桃園市野鳥學會去年在桃園八德大湳森林公園發現翠鳥繁殖跡象,並建議市府改善土堤環境,經努力後,今年4月發現有翠鳥育雛,也讓公園成為最受歡迎的生態教育基地。
桃園竹圍漁港北堤曾是二級保育類夏候鳥「小燕鷗」在北台灣最大的繁殖地,然而近2年卻因遊蕩犬干擾與棲地環境變遷而轉移地點,桃園市野鳥學會認為北堤礫石相對穩定,持續守護,今年終盼到有2對小燕鷗繁殖下蛋,學會呼籲民眾共同守護,不進入保育區。
4月春光浪漫,台東三仙台燈塔悄悄上演「黑白戀」!美國籍鳥友Robert Schafer發現1對暗色型岩鷺與白色型岩鷺共築愛巢,育出3隻白色型幼鳥,隨著羽翼漸豐,即將離巢。專家指出,國內岩鷺繁殖紀錄稀少,能近距離觀其巢位及育雛行為,彌足珍貴。
一名18歲女大生,日前因突發左下腹劇烈疼痛緊急就醫,原本以為是前一晚性行為,導致卵巢黃體破裂,經超音波檢查,才發現左側卵巢有11公分的複雜性囊腫,且囊腫內部含有多個增厚的分隔結構。雖未見淋巴腫大或遠處轉移,但病人持續劇痛,研判有卵巢扭轉風險,醫師立即安排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囊腫並保留卵巢功能。
為維護瀕危物種及棲地生態,林業署嘉義分署去年推動諸羅樹蛙及山麻雀「生態服務給付」示範計畫,鼓勵地方參與守護、照顧珍貴物種的家,並提供服務給付給予獎勵,而這群透過巡水路、營造棲地環境、巡護監測的熱心民眾或社區,最後共獲75萬元「生態薪水」,讓他們更有動力投身保育工作。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2021年起推動生態服務給付,以維護諸羅樹蛙及棲地生態,林業署嘉義分署去年在嘉義推動諸羅樹蛙及山麻雀「生態服務給付」示範計畫,提供「生態薪水」獎勵農民與在地居民良善管理土地,照顧珍貴物種的家,合計發出75萬元,今年更打算擴大辦理,邀更多人一起守護諸羅樹蛙、山麻雀。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簡稱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新推出可愛山麻雀布偶,即日起於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嘉義分署、嘉義縣野鳥學會及嘉義縣梅山鄉瑞峰社區開賣!
棲息地環境改變,導致山麻雀全台數量不到2000隻,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以6萬元至3000元不等獎勵多元保育,並新推出「山麻雀可愛布偶」以喚醒大眾關注此議題,即日起在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嘉義分署、嘉義縣野鳥學會及嘉義縣梅山鄉瑞峰社區開賣。
冬季是草鴞繁殖高峰期,卻屢傳不肖人士為拍攝其繁殖育雛珍貴畫面,夜間在巢區以強光照射干擾,為掩人耳目,還以黑布覆蓋攝影器材。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3日晚間會同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七大隊,、台南市政府農業局等,在歸仁沙崙農場首度執行夜間騷擾草鴞行為聯合查緝,當場逮到5名誘拍人士、1位把風人員,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移請內政部保七總隊第七大隊偵辦。
台北市文山區政治大學校園驚傳虎頭蜂攻擊事件!今23日早上8時許,一名22歲的政大男性學生在恆光街側門附近遭虎頭蜂螫傷,左手指被叮至紅腫,所幸意識清醒,經通報後緊急送往萬芳醫院治療,並無大礙。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為瞭解高屏地區山麻雀分布現況,再次啟動山麻雀生態調查計劃,此次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經過第一輪調查發現高屏地區的山麻雀目前主要分布在高雄市那瑪夏區,為使民眾瞭解並一同參與生態保育工作,特於6月的最後一個週六進入那瑪夏區辦理「山麻雀保育工作坊」,活動吸引近30位關注山麻雀的自然保育愛好者及當地部落族人參與。
花蓮縣立霧溪每年4到8月是二級保育類夏候鳥「小燕鷗」繁殖棲地,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呼籲民眾,勿把車輛開進河口沙洲,以免輾壓到鳥蛋及幼鳥,也不可以把蛋撿走。
野鳥學會3月中建議八德大湳森林公園可建設人工土堤,方便翠鳥前來築巢,而在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與工務局的溝通下,當天便完成了土堤斷面,起初翠鳥遲遲不來築巢,研判是對新設施尚不放心,但在6月初時,野鳥學會發現翠鳥已經築好一處鳥巢,且目前正在築第二巢。
目前至8月是野生鳥類的繁殖期,新北市動保處陸續接獲野鳥救援案例,大多是發現幼鳥掉落路邊,飛行能力不佳而被拾獲。動保處呼籲民眾,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先不急著將鳥帶走,要先判斷是學飛的幼鳥還是沒有行動能力的落巢雛鳥,外觀是否有明顯的外傷,然後再採取相應的援助措施,這才是對野鳥最好的幫助方式。
據學者推估,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熊鷹」,目前全台僅約1000隻、家族約500個,為此,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30日進行全台首次熊鷹巢直播,盼在透過鏡頭揭開熊鷹「莎倫」在玉山國家公園的深山生活日常外,也能傳達保育生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