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恢復徵兵制的搜尋結果,共18

  • 中國主導開發中國家對抗新法西斯

    中國主導開發中國家對抗新法西斯

     美國在二戰期間是同盟國反法西斯陣營的領袖,想不到二戰以後,美國成了新法西斯霸權,攜手德國、日本這兩個法西斯戰敗國、G7、北約國家、五眼聯盟,加上以色列,聯合形成新的法西斯集團。1991年蘇聯瓦解以後,新法西斯的霸權達到了頂峰,前後侵略了世界上讓其礙眼的數十個國家。2023年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提出《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的報告,就是對抗新法西斯霸權的檄文。

  • 中美論壇社》中國主導開發中國家對抗新法西斯(盛嘉麟)

    中美論壇社》中國主導開發中國家對抗新法西斯(盛嘉麟)

    美國在二戰期間是同盟國反法西斯陣營的領袖,想不到二戰以後,美國成了新法西斯霸權,攜手德國、日本這兩個法西斯戰敗國、G7、北約國家、五眼聯盟,加上以色列,聯合形成新的法西斯集團。1991年蘇聯瓦解以後,新法西斯的霸權達到了頂峰,前後侵略了世界上讓其礙眼的數十個國家。2023年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提出《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的報告,就是對抗新法西斯霸權的檄文。

  • 頭條揭密》德國來了!擴軍助推北約轉型:將成歐洲防衛整合支柱

    頭條揭密》德國來了!擴軍助推北約轉型:將成歐洲防衛整合支柱

    新上任的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宣布要在2031年前將聯邦國防軍打造成歐洲最強常規武力,並把國防預算目標提高至GDP的5%,這項宣示在德國與歐美國家獲得廣泛支持。在北約面臨轉型之際,德國挾其強大的經濟、工業與軍事能力,將成為北約在歐洲最重要的力量,即便美國持續轉向孤立主義,德國仍具備實力來聯合英、法、意等國共同成為歐洲安全體系的要角。

  • 募兵若未達標 德或恢復徵兵制

    募兵若未達標 德或恢復徵兵制

     德國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24日表示,若經改革的志願役制度無法達成招募目標,不排除未來恢復徵兵制度,展現積極強化國防,捍衛國家安全與嚇阻潛在威脅立場。

  • 德國國防部長:若兵源不足 不排除明年1月恢復徵兵制

    德國國防部長:若兵源不足 不排除明年1月恢復徵兵制

    德國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24日告訴《法蘭克福匯報》,如果德國無法吸引到足夠的志願役加入部隊,德國可能考慮最早從明年開始,恢復軍事徵兵制。

  • 地球儀外交 專守防衛變積極和平

    地球儀外交 專守防衛變積極和平

     如眾所周知地,日本外交政策從冷戰時期的一味遵循美國路線,到後冷戰時期前二十年(1991-2011)的消極自守,進而因外部國際環境的重大轉變,使得在安倍晉三於2012年第二次擔任首相之後,日本開始在國際事務上日益活躍,不但轉變為推行地球儀外交,同時參與新國際經貿體制的建立,甚至進一步從「專守防衛」改變為「積極和平主義」,與英澳泰印等多國簽訂防務協議,在對中政策方面也逐漸走出從1972年體制以來的束縛,甚至有朝向在國際社會主動積極佈局的舉措,無論是在力度與廣度方面,都可以見到日本外交政策都出現顯著的轉變。

  • 精簡兵力30多年 員額緩步攀升

    精簡兵力30多年 員額緩步攀升

     自李登輝前總統至今,國軍歷經3次精簡案,到2014年的「精粹案」,定調國軍總兵力員額為21.5萬人,為達成防衛作戰最低兵力需求;軍方官員說,21.5萬兵力總員額,已有10年未變動,將自今年起逐年增加,國防部每年「滾動式調增」,但不會設定增加的數字。換言之,自國民政府遷台後,不斷精簡的國軍總兵力員額,首度開始緩步攀升。

  • 塞爾維亞擬恢復徵兵制 武契奇:保護主權不受「他們」干涉

    塞爾維亞擬恢復徵兵制 武契奇:保護主權不受「他們」干涉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Aleksandar Vucic)週六(14)宣布,他批准重新恢復徵兵制,該國於2011年取消徵兵之制度,如果政府通過這項決定,符合條件的役男都將服75天的兵役,並且於演說中暗示了西方試圖透過操作科索沃議題干涉該國主權的議題。

  • 後備訓練不足 如何做國軍後盾

    後備訓練不足 如何做國軍後盾

     《華盛頓郵報》近日報導,指稱我國國軍希望建立專業後備力量,以做為15.5萬現役軍人後盾。但恢復「徵兵制」將役男服役時間從4個月提升至1年,就能提升廣儲後備戰力的目標嗎?

  • 時論廣場》後備訓練不足 如何做國軍後盾(栗正傑)

    時論廣場》後備訓練不足 如何做國軍後盾(栗正傑)

    《華盛頓郵報》近日報導,指稱我國國軍希望建立專業後備力量,以做為15.5萬現役軍人後盾。但恢復「徵兵制」將役男服役時間從4個月提升至1年,就能提升廣儲後備戰力的目標嗎?

  • 華郵:台灣備戰困境 當兵不踴躍

    華郵:台灣備戰困境 當兵不踴躍

     《華盛頓郵報》3日報導引述以台海戰爭為主題的戲劇《零日攻擊》片段,以劇中對台灣備戰狀況的悲觀評估,反映陸方威脅對台灣造成的挑戰。文中更指台灣年輕人當兵不踴躍,點出國防訓練缺乏人力與設備的雙重困境,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表示,台灣需要有意願和遠見,讓最頂尖的軍官加入招募和培訓。

  • 保護費只是前菜

    保護費只是前菜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公開表示,台灣為了國防須付「保護費」;前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加碼指出,台灣國防預算應擴大一倍。其實,國防預算還有迴旋空間,兵力嚴重不足才是最迫切的挑戰,而這是兩岸關係惡化,台海兵凶戰危的必然結果。民進黨政府卻熱衷於國軍轉型正義,對解決整體兵力結構與兵源不足問題抱持鴕鳥心態。

  • 呂志翔專欄》保護費只是前菜

    呂志翔專欄》保護費只是前菜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公開表示,台灣為了國防須付「保護費」;前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加碼指出,台灣國防預算應擴大一倍。其實,國防預算還有迴旋空間,兵力嚴重不足才是最迫切的挑戰,而這是兩岸關係惡化,台海兵凶戰危的必然結果。民進黨政府卻熱衷於國軍轉型正義,對解決整體兵力結構與兵源不足問題抱持鴕鳥心態。

  • 國軍擴編目標 顧立雄要有擔當

    國軍擴編目標 顧立雄要有擔當

     國軍從1990年代始,都在精簡兵力,直到近年兩岸軍事情勢嚴峻,今年開始恢復徵兵制,但兵力目標21.5萬人卻未見調整;長期探討國軍變革的前監委黃煌雄,忍不住發話,要主事者有所擔當,國軍要擴編到怎樣的規模,應提出有力的論述,而不只是為了向國際展示自我防衛決心,為擴軍而擴軍。

  • 憂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英歐加強「4層面」

    憂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英歐加強「4層面」

    俄烏交戰2年多,最近俄軍在前線取得了進展,並罕見任命經濟學家擔任防長,這項決定顯示,這將是一場長期抗戰,因為克宮要致力長期維持戰時經濟。隨著局勢升級,為了因應如世界大戰等更大規模的衝突發生,英國與其他歐洲國家正在加強國防開支、兵役、軍演與核武等四個層面。

  • 瑞典徵兵碰壁 近7萬年輕人身心不符!當局苦惱

    瑞典徵兵碰壁 近7萬年輕人身心不符!當局苦惱

    瑞典需要徵召更多年輕人服兵役,超過10萬名年輕男女當中就有超過3分之2的人,光是因為各種身心疾病,就無法通過篩選標準,長期來看可能會造成瑞典難以補足兵源問題。

  • 歐美軍人報退潮 正值最需要兵力的時刻

    歐美軍人報退潮 正值最需要兵力的時刻

    歐洲國家現在不只要煩惱如何招募新兵,還要說服現有的軍人不要報退,連美國也不例外的發生報退潮,正值最需要兵力的時刻。面對俄羅斯的威脅日益增長,甚至一些歐洲國家正在衡量是否重新恢復徵兵制度。

  • 國戰會論壇》不預期衝突 兩岸需要軍事對話(羅慶生)

    國戰會論壇》不預期衝突 兩岸需要軍事對話(羅慶生)

    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拋出「派軍事觀察員到大陸看他沿海的軍事部署」的議題引起爭議。贊成者認為是個不錯的主意,反對者則認為荒謬、脫離現實,甚至有「習近平都被當成副手」的諷刺。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