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折舊費用的搜尋結果,共144筆
中美晶(5483)受惠業外轉盈強彈,2025年第三季獲利回升至10.48億元、每股盈餘1.71元,為近1年高,惟前三季稅後淨利25.01億元、每股盈餘4.07元,為近6年同期低。今(10)日股價開低走低、挫跌7.83%至106元,早盤跌幅逾6.5%,表現遜於大盤。
PCB大廠健鼎第三季表現亮眼,營運「三率三升」使獲利創高,單季稅後純益29.5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5.62元,刷新歷史紀錄;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77.53億元,EPS達14.75元,改寫同期新高,距去年全年15.95元僅一步之遙,整體成績暫居PCB廠之冠。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公布2025年10月自結合併營收212.94億元,較9月199.27億元成長6.86%、較去年同期213.71億元微減0.36%,創近1年高。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1970.38億元,較去年同期1932.87億元成長1.94%,續創同期次高。
矽晶圓大廠環球晶(6488)董事會通過2025年第三季財報,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9.69億元,季增17.09%、年減33.34%,每股盈餘4.12元,為近1年高。不過,前三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51.07億元、年減達45.48%,每股盈餘10.68元,仍為近8年同期低。
晶圓代工大廠世界(5347)董事會通過2025年前三季財報,合併營收359.97億元、年增10.75%,營業利益59.66億元、年增15.05%,分創同期次高及第三高。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61.59億元、年增18.47%,每股盈餘3.35元,亦雙創同期第三高。
欣銓(3264)周五召開線上法說會,今年第三季獲利雙增成長4成以上,單季每股盈餘1.75元,創下兩年以來單季新高;前三季累積每股盈餘4.20元,優於去年同期的3.50元。展望後續營運,今年第四季營運可望季持平,主因毛利不受電費影響,且通訊表現有撐,而明年第一季受到工作天數影響,仍恐怕下滑,但明年度展望,客戶端消息有信心,公司對明年度審慎樂觀。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法說釋出穩健展望,美系外資出具更新報告,認為聯電第四季展望符合預期,短期營運穩定但缺乏顯著成長催化,特別在AI帶動的半導體景氣中參與度有限,不過,穩健的股息政策仍使股價具一定防禦性,維持「中立」評等、目標價48元。
大立光(3008)公布2025年前3季財報,2025年前3季稅後盈餘為145.56億元,每股盈餘為109.06元,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表示,10月拉貨動能與9月差不多,11月會差一點。
記憶體族群受惠缺貨、漲價題材,16日漲勢噴發,記憶體供需失衡加劇,預期將啟動持續數年的超級週期,記憶體相關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群聯(8299)等全漲停,亮起「八燈獎」,躍盤面焦點。
總經與市場分析:南韓月底將在慶州舉行APEC峰會,外界原本預期川普與習近平將利用此機會化解貿易戰困局,不料中國9日公布擴大管制稀土出口的新措施,川普隨後強硬反擊要額外對中國課徵100%關稅,資本市場重挫,雖之後川普態度有轉趨和緩,財政部長貝森特也出面強調「川習會沒有取消」,股市也因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交易再起而反彈。
台股光輝10月多頭行情閃耀,加權指數大漲突破層層關卡,持續改寫歷史新高,本周因護國神山台積電法說會將重磅登場,市場看好可望釋出樂觀訊息,吸引買盤提前押寶,帶動台積電股價本月來急漲10.34%,高調為法說行情暖身。專家點出法說會宜關注七大焦點,然受中美關稅戰再度升溫衝擊,本周初恐須提防賣壓出籠,建議拉回時再逢低布局。
智慧型手機傳統旺季逐漸步入尾聲,光學鏡頭廠大立光(3008)董事長林恩平表示,10月拉貨動能與9月差不多,11月會差一點,至於毛利率,目前良率有好一點,要看能否持續拉升,且客戶高階產品能不能拉多一點,以及匯率等。
南亞科(2408)將於10月初將公布第三季財報,南亞科率先公布8月獲利大增2.1倍,單月每股盈餘0.26元。DRAM量價齊揚,市場靜待南亞科下半年能否單季由虧轉盈,推升南亞科股價持續飆高,周四股價持續強漲8.73%至79.7元,衝上21個月新高價,近10天更大漲約65%。
近來記憶體市場迎來漲價潮,全球第三大記憶體製造商美光(Micron)已於12日起暫停報價一周,並通知客戶封盤,市場推估後續價格可望大漲超過2成,國內記憶體大廠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受到漲價利多激勵,下半年營運前景看旺。
Al效應加持、電子業傳統旺季來臨,記憶體市場再次掀起漲價風潮,市場傳出,南亞科(2408)第四季合約價可望持續季漲50%,華邦電(2344)亦可望第四季再漲二成,華邦電第四季合約價相較第二季低谷,漲幅高達80~90%。周一DRAM雙雄股價齊飆,南亞科帶量鎖住63.1元漲停價,華邦電也強漲半根漲停,分別創下14、15個月高價。
南亞科(2408)今年8月份自結合併營收為新台幣67.63億元,月增26.35%、年增141.32%,創下三年半以來高價,表現優於預期;累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98.29億元,年增19.45%。南亞科因DDR4漲價效應開始反應在公司營收,若優於預期主要都來自ASP,第三季毛利率有望超過2成,且獲利虧轉盈的機率高,而目前短線上而言合約價漲幅已超過現貨價,現貨價有跟上合約價空間,今年第四季報價也仍有續漲空間,但市場留意向上空間有限。
台灣面板舊廠轉型,Omdia顯示器產業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2至3年之後台灣5代以下的生產線會全部關閉、或是生產線改造轉型,投入MicroLED等新技術,或是轉進FOPLP半導體封裝等,剩下6代、7.5代、8.5代廠生產面板。
看好生成式AI服務轉換變現效益浮現,四大CSP(雲端服務供應商)業者亞馬遜、Google母公司Alphabet、微軟及Meta同步上修全年資本支出、擴大投入雲端/AI基建,下半年估將有較上半年持平以上投資總額,推升全年度突破3,500億美元。惟研調提醒,預估明年CSP將轉穩健投資,資本支出增幅將低於前幾年。
DIGITIMES觀察,四大CSP (雲端服務供應商) 亞馬遜(Amazon)、Alphabet、微軟(Microsoft)和Meta於2025年第2季財報會議中,皆樂觀看待未來AI商機。2025年上半四大CSP合計資本支出約1,715億美元,並同步上修全年合計資本支出達3,500億美元以上。展望2026年,四大CSP持續擴大全球投資,但考量公司財務和客戶需求變動,投資立場將轉為穩健,成長幅度將低於前幾年,逐步進入投資穩定期。
矽晶圓大廠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表示,該公司近兩年於六國同步擴產,強化12吋晶圓產能,預計2026年營收與產能比重,將達到三分之二,成為公司主力,並改善公司獲利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