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抵近偵察的搜尋結果,共28

  • 國戰會論壇》福建艦航母服役更深化美國孤立主義(譚傳毅)

    國戰會論壇》福建艦航母服役更深化美國孤立主義(譚傳毅)

    多家媒體轉述中方海軍發言人冷國偉宣示,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近日由052C驅逐艦濟南艦(舷號152)與現代級驅逐艦杭州艦(136)伴護通過台灣海峽,前往南海執行科學研究試驗與訓練任務。

  • 陸專家指山東艦萬架次艦載機起降  完全擔負遠海防禦任務

    陸專家指山東艦萬架次艦載機起降 完全擔負遠海防禦任務

    大陸《環球時報》18日報導,大陸眾多媒體17日集中發布中國大陸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起降保障中隊的典型事蹟,首次披露山東艦入列5年來,保障多種型號、近萬架次的艦載機安全起降,實現戰機出動率持續增長。軍事專家表示,從中可以感受到山東艦整體作戰能力不斷增強,完全能夠擔負起遠海海上防禦作戰任務。

  • 共機在東海「異常接近」自衛隊飛機  日表達嚴重關切

    共機在東海「異常接近」自衛隊飛機 日表達嚴重關切

    據日本共同社11日報導,日本防衛省10日宣佈,9、10日分別在東海上空發生了中國軍機接近航空自衛隊飛機的情況。中國軍機6月也在太平洋上空接近自衛隊飛機。由於這是可能引發偶發性衝突的「異常接近」,日本外務事務次官船越健裕10日向中國駐日本大使吳江浩表達嚴重關切,並嚴正要求防止再次發生。

  • 陸遼寧艦、山東艦雙航母   再次完成遠海實戰化訓練

    陸遼寧艦、山東艦雙航母 再次完成遠海實戰化訓練

    據大陸官媒央視新聞報導,近日,共軍海軍遼寧艦、山東艦航母編隊完成遠海實戰化訓練任務返港。這是繼去年首次組織雙航母編隊聯合演練後,兩支航母編隊又一次赴遠海大洋開展體系對抗演練。

  • 影》遼寧艦遭「外來雙航母」夾擊  殲-15出擊畫面全曝光

    影》遼寧艦遭「外來雙航母」夾擊 殲-15出擊畫面全曝光

    2022年5月,中國大陸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在西太平洋執行遠海實戰化訓練期間,遭遇外國兩個航母編隊從東、南兩個方向發動夾擊、派出多架艦載機進行抵近偵察與跟蹤監視,就在此時,遼寧艦迅速發布一級戰鬥部署,多架殲-15艦載戰鬥機緊急掛彈升空,最後成功解危。央視近日曝光此一畫面,引發網友熱議。

  • 社評/台灣有事 日本無力亦無心介入

    社評/台灣有事 日本無力亦無心介入

     大陸海軍航母「遼寧艦」首次抵達日本國土最東端的南鳥島西南海域航行,與此同時「山東艦」航母於日本最南端沖之鳥礁北側的日本專屬經濟區進行戰機及直升機起降演訓。日本海上自衛隊的P-3C巡邏機連續兩天遭遇「山東號」上起飛的殲-15戰鬥機逼近。大陸航母於「第二島鏈」東側訓練有三個目的:提升兩航母協調作戰能力、增強在遠海及空域的作戰能力、展現在太平洋具備拒止美國的能力,日本對此深感憂慮。

  • 旺報社評》台灣有事 日本無力亦無心介入

    旺報社評》台灣有事 日本無力亦無心介入

     大陸海軍航母「遼寧艦」首次抵達日本國土最東端的南鳥島西南海域航行,與此同時「山東艦」航母於日本最南端沖之鳥礁北側的日本專屬經濟區進行戰機及直升機起降演訓。日本海上自衛隊的P-3C巡邏機連續兩天遭遇「山東號」上起飛的殲-15戰鬥機逼近。大陸航母於「第二島鏈」東側訓練有三個目的:提升兩航母協調作戰能力、增強在遠海及空域的作戰能力、展現在太平洋具備拒止美國的能力,日本對此深感憂慮。

  • 日本怒控陸軍機「危險接近」自衛隊巡邏機! 陸直球回擊了

    日本怒控陸軍機「危險接近」自衛隊巡邏機! 陸直球回擊了

    日本防衛省11日發布消息指出,6月7日、8日,發現大陸航母編隊戰鬥機在太平洋公海上空,以「危險方式」接近和攔截正在執行警戒監視任務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巡邏機,日方就此事對陸方表示嚴正關切,並鄭重要求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對此,陸方則反批,日本艦機對大陸正常的軍事活動進行抵近偵察,除干擾陸方正常訓練,更是造成海空安全風險的根源。

  • 陸倡南海和平 批美麻煩製造者

    陸倡南海和平 批美麻煩製造者

     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8日發布《南海報告》呼籲,中國與東協等區域國家要把解決南海問題的鑰匙掌握在自己手中,堅持妥處南海問題的正確原則和方向。《報告》還點名美軍針對中國的抵近偵察越來越具有「進攻性」,甚至批評美、日、澳洲與歐盟是南海和平的「麻煩製造者」。

  •  殲-16打熱焰彈驅離澳軍機不專業?呂禮詩秀證據打臉

    殲-16打熱焰彈驅離澳軍機不專業?呂禮詩秀證據打臉

    澳洲政府13日抗議,一架皇家空軍P-8A反潛機,11日在南海執行任務時,遭遇2架中共殲-16戰機在距離僅僅30公尺處,施放熱焰彈。中國大陸表示,要求澳洲停止侵權挑釁。前海軍艦長呂禮詩秀出證據表示,美航空總署給飛行員的手冊,如果要驅離時,戰機是可打熱焰彈的,況且這次事件都有保持相對距離。

  • 川普2.0南海政策 延續中有變數

    川普2.0南海政策 延續中有變數

     當前南海形勢可以用「風急浪高」來形容,自2023年起,在拜登政府的挑唆和施壓之下,菲律賓小馬可仕政府在南海採取了極為冒險的投機行為,中菲之間在仁愛礁、仙賓礁和黃巖島的對峙對抗越發激烈。即將再度入主白宮的川普將推行怎樣的南海政策?南海局勢將走向如何?

  • 中美南海撞機事件中的「美軍EP-3E」抵博物館 即將公開展出

    中美南海撞機事件中的「美軍EP-3E」抵博物館 即將公開展出

    據觀察者網引述美國「戰區」(WarZone)網站當地時間23日報導,一架美國海軍EP-3E「白羊座」電子偵察機目前已抵達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皮馬航空航天博物館,計畫面向公眾展出。這架偵察機就是發生於2001年4月1日的中美南海撞機事件中的美軍飛機。

  • 陸央視揭美「伏特颱風」計畫真相:嫁禍他國、自導自演

    陸央視揭美「伏特颱風」計畫真相:嫁禍他國、自導自演

    今年4月15日、7月8日,中國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等機構連續發佈了兩次專題報告,揭露了美方利用「伏特颱風」虛假敘事行動計畫對中國抹黑的真實意圖。據大陸官媒央視新聞報導,今天(14日)中國網路安全機構第三次發佈專題報告,進一步公開美國政府機構和「五眼聯盟」國家針對中國和德國等其他國家,以及全球互聯網用戶實施網路間諜竊聽、竊密活動,並掌握了美國政府機構通過各種手段嫁禍他國的相關證據,另外還有他們採取「供應鏈」攻擊,在互聯網設備產品中植入後門等事實,徹底揭穿所謂「伏特颱風」這場由美國聯邦政府自導自演的政治鬧劇。

  • 中評智庫》菲馬可仕南海政策的域外因素(陳本鏗)

    中評智庫》菲馬可仕南海政策的域外因素(陳本鏗)

    2022年6月,馬可仕上台後,菲律賓在南海問題對華態度轉趨強硬,升級與美國的戰略安全關係,不斷挑戰中國南海主權和權益。 南海仲裁案裁決的負面效應,正從國際輿論和法律制度層面,向南海立場爭議、海洋侵權行動甚至引發軍事衝突等層面延伸。 2024年6月17日,中菲兩國在南海仁愛礁附近發生衝突,給中菲關係發展蒙上重大陰影分析馬可仕上台後菲律賓南海政策演變以及影響因素,並提出相應對策建議,對中國政府維護南海主權和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 日澳紐軍艦通過台海陸嚴正交涉!專家點名:軍國主義復活

    日澳紐軍艦通過台海陸嚴正交涉!專家點名:軍國主義復活

    日本「漣號」驅逐艦、澳洲「雪梨號」驅逐艦、紐西蘭「奧特亞羅瓦號」補給艦25日通過台灣海峽。日媒稱,這是日本海上自衛隊驅逐艦首次通過台灣海峽,此次行動被認為是為了應對中國大陸在日本周邊的軍事活動,主張「航行自由」。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26日主持例行記者會,對此表示,台灣問題事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事關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是不可逾越的紅線。針對日本自衛隊艦艇進入台灣海峽活動,中國軍隊已依法依規予以處置。中方對日方此舉的政治意圖高度警惕,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 殲-20抵近台灣、中外航母對峙 陸紀錄片揭秘解放軍實力

    殲-20抵近台灣、中外航母對峙 陸紀錄片揭秘解放軍實力

    經中共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其他部門攝制思想解讀類融媒體片《淬火》近日在大陸全網各大平台推出,片中公佈了中外航母編隊首次大規模高強度對抗等多個「首次」,引起外界廣泛關注。據《環球時報》報導,根據受訪的共軍飛官提供訊息,專家解讀殲-20目前作戰空域覆蓋台灣是完全沒問題的。

  • 改變現狀的模擬推演

    改變現狀的模擬推演

     無論身分認同如何變化,台灣幾十年來各種關於兩岸關係的民調,均顯示大多數的民眾希望台海能夠「維持現狀」,也就是「不統、不獨、不武」。即便主張兩岸「擴大交流」,或想在內部「洗滌人心」,台灣政治人物都不會摘下「維持現狀」的帽子。

  • 奔騰思潮》「改變台海現狀」的模擬推演(黃介正)

    奔騰思潮》「改變台海現狀」的模擬推演(黃介正)

    無論身分認同如何變化,台灣幾十年來各種關於兩岸關係的民調,均顯示大多數的民眾希望台海能夠「維持現狀」,也就是「不統、不獨、不武」。即便主張兩岸「擴大交流」,或想在內部「洗滌人心」,台灣政治人物都不會摘下「維持現狀」的帽子。

  • 陸國防部證實  中俄在白令海「聯合空中戰略巡航」

    陸國防部證實 中俄在白令海「聯合空中戰略巡航」

    中國大陸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大校25日主持例行記者會。針對中俄聯合空中戰略巡航一事,張曉剛表示,根據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畫,雙方25日在白令海相關空域組織聯合空中戰略巡航。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