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採購大會的搜尋結果,共13筆
由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主辦、外貿協會執行、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協辦的2025年「高雄國際食品展」,以及外貿協會與展昭國際主辦的「高雄國際飯店、餐飲暨烘焙設備用品展」於日前圓滿落幕。期間吸引52國超過19,000名國內外參觀者到場觀展及採購。前五大買主國依序為日本、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及南韓,充分展現作為推動南臺灣食品產業升級與拓展國際市場的重要平台。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衝擊下,經濟部23日擴大舉辦「Taiwan Select全球搶單大會」,品項涵蓋智慧製造、電動車輛、汽車零配件(油車)、金屬製品、醫療器材、電子資通訊、消費品、石化、綠能等多元優勢產業。相關資料顯示,實際上有1150家國際買主開放洽談。
經濟部23日將擴大舉辦「Taiwan Select 全球搶單大會」,品項涵蓋智慧製造、電動車輛、汽車零配件(油車)、金屬製品、醫療器材、電子資通訊、消費品、石化、綠能等多元優勢產業。相關資料顯示,實際上有1,150家國際買主開放洽談。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與外貿協會攜手主辦2025年台北國際工具機展,以「整合到創新」為主題,報名參展國內外廠商家數、使用攤位規模超越上屆。主辦單位首度將廠商產品分依據半導體、醫療及航太等產業應用做分類,助攻工具機業者爭取新台幣數百億元訂單商機。
全球醫材產業最大盛事-德國杜塞道夫醫材展(MEDICA)於11月11日至14日展出,總計有來自全球70國6,043家企業參展,為疫情後首度17個展館全開,盛況空前。台灣逾300家企業報名參展,名列第五大海外參展國。
全球醫材產業最大盛事德國杜塞道夫醫材展(MEDICA)於11月11日至14日展出,有全球70國6043家企業參展,今年也是本展疫情後首次17個展館全開。台灣有超過300家企業參展,是第五大海外參展國。貿協董事長黃志芳本次也專程飛往德國主持「台灣精品記者會」,黃志芳表示,現今地緣政治風險與日俱增的時代,面對大國博弈、經濟劇變與革命性科技三重挑戰的變局下,貿協能協助醫材產業「造平台、打群架」,共同塑造護國群山。
由經濟部國貿署主辦的高雄食品展24日於高雄展覽館開幕,吸引超過320家國內外業者參與展出,規模較去年增長14%。特別的是,本次食品展為響應全球減碳與永續發展趨勢,展覽首次設立「低碳排飲食專區」,展示低碳食材、有機食品、替代性蛋白、友善包材及創新保鮮技術,幫助企業探索符合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新商機,並共同推動食品產業綠色供應鏈轉型。
來自28國140位海外買主,9月24日參加「韌性供應鏈夥伴大會」及「全球機械採購大會」,與我國300家供應商洽談700場次,熱鬧非凡。韌性供應鏈夥伴大會已舉辦十餘年,今(2024)年因應中國大陸中止ECFA優惠關稅,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與外貿協會特別要求外館加強邀請機械、石化及無人機買主來台。
因應中國大陸中止ECFA優惠關稅,外貿協會24日「韌性供應鏈夥伴大會」及「全球機械採購大會」邀來28國、140位海外買主來臺參加,與300家台灣供應商洽談700場次,其中機械、石化及無人機採購更是重中之重。
新冠疫情遠離後,國內會展業回復實體,當時因應推出的線上展、虛擬展不再需要,但新科技不死。2024年會展產業將全面鎖定「生成式AI」,把人工智慧運算力運用在兩個面向,讓每個展覽都推出相關AI主題專區,以及國內外廠商媒合服務,藉此拉低成本縮短服務時間。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與外貿協會,11月21日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辦理「2023北部韌性供應鏈夥伴大會」,共31國143位買主參與,與逾600家次我商進行洽談。
由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及外貿協會主辦的「2023北部韌性供應鏈夥伴大會」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辦理,本次共31國143位買主盛情參與,並與逾600家次我商進行洽談。其中巴西當地唯一機械進口代理商公會會長特率領5家巴西買主前來台灣參加洽談,並拜會貿協秘書長王熙蒙,雙方針對台巴未來經貿合作進行意見交換。
醫材產業年度最大盛事德國杜塞道夫醫材展(MEDICA)於11月13日至15日盛大展出,今年擴增實境設備、人工智慧運算技術爆發下,數位醫療成為本次展覽最重要的主軸,今年共有來自全球70國近6300家參展廠商齊聚一堂,台灣共計310家業者參展,創歷史新高,首度躋身為第六大參展國,其中由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委由外貿協會號召84家廠商以台灣國家館形象展出,規模較2022年增加五成,顯見業者對於歐洲醫療市場之重視,展覽前兩日即獲買主熱烈迴響,成果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