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措詞的搜尋結果,共121筆
繼工作簽證H1-B施加新規之後,美國川普政府移民政策又有動作。川普6日在白宮得意宣布減肥藥品大降價這天,他還發布了另一項與外國人申請美簽有關的指令。美國各地外館6日接獲通知,發放簽證新增多項必須考量的拒簽理由,包括年齡與多種可能引發增加「公共負擔」的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還有肥胖。國務院尚未置評。
大陸近期大動作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相關宣傳和各式活動還沒結束,緊接著又宣布一項與台灣有關的歷史紀念。大陸全國政協常委會1日決定,明年11月將舉辦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60周年活動。2016年11月,中共也曾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當時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發表長篇演說,可預期明年的活動,也將維持相同高規格。
三立電視報導檢調偵辦罷免「死亡連署」案,指罷免案領銜人李孝亮「一罪一罰要關30年」,事後媒體人朱凱翔直播邀李對談,批評三立「毀人家庭」、「毒害人心不下於詐團」、「跟邪教沒兩樣」,三立提告朱、李2人誹謗罪,台北地檢署調查認為,「死亡連署」案屬可受公評之事,措詞或有過激之處,但未逾越適當評論範圍,且三立身為傳媒,亦受公眾及其他媒體監督,因此朱、李言論仍屬監督之評論範疇,2人罪嫌不足,31日不起訴2人。
中英關係近日出現兩項引人矚目的進展。一方面,有英媒爆料指,北京多次切斷英國駐華大使館的供水,藉此施壓倫敦批准中國在倫敦興建「超級大使館」;另一方面,英國檢方則悄然撤銷對兩名涉嫌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人士的指控,被視為倫敦不願與北京撕破臉的跡象。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從9月12日開始進行代號「西方2025」(Zapad 2025)的聯合軍事演習,預計到16日結束。這場軍事演習的部分影像畫面已經公布,卻遭到親俄羅斯的軍事評論員公開批評,他們認為這場演習與早期的俄羅斯軍演沒什麼不同,充滿畫面壯盛卻不切實際的課目,忽視烏克蘭戰爭的慘痛教訓。
加拿大皇家海軍「魁北克號」哈利法克斯級巡防艦(FFH 332)與澳洲皇家海軍「布里斯本號」荷巴特級防空驅逐艦(DDG 41)6日自南向北通過台灣海峽之際,中共解放軍首度出動陸軍航空兵武直-10攻擊直升機跨越海峽中線實施近距監控。戰略專家張競分析,這不僅意味著共軍在台海的「海、空」威脅常態化,陸航旋翼機也正式進入台海空域,成為新樣態。
中國之聲報導,智慧駕駛功能如今幾乎成了大陸很多新能源汽車「標配」,然而在現實中,不少車企在宣傳時卻玩起了文字遊戲,刻意模糊「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兩者界限,讓消費者誤以為可以放開雙手駕駛車輛,但事實並非如此。而除了「隨意設計行銷話術」外,有的車企還曾通過OTA,也就是遠端線上升級方式,擅自修改車輛性能參數,導致車主權益受損。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在Jackson Hole上提及「目前政策立場仍屬緊縮,但隨著展望與風險平衡的變化,可能需要調整政策立場」,因措詞鴿派帶動9月降息預期,現時利率期貨已反映今年餘下時間降息兩次。美國經濟數據優於預期,就業市場略為放緩,但目前無明顯衰退威脅,7月整體及核心CPI分別為2.7%及3.1%,通膨風險依然存在。
媒體報導,央行請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銀行爭取承做更多地方政府或公營事業貸款,致地方政府及公營事業能貸到更多錢,且利率更低,這形同「肥政府、瘦民眾」,央行今日發出措詞嚴厲澄清稿回嗆,此與事實不符。另稱央行將在下(9)月理監事會議,評估把符合都更危老所衍生的整批性分戶房貸,排除在不動產貸款計算範圍的可行性,係屬臆測。
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十月中旬訪北京時指出,台灣於二次大戰後依據波茨坦宣言回歸中華民國,一九四九年起兩岸隔海分治,任何一方的管轄權從未及於對方,「一個分治的中國」為不容否認的客觀事實,兩岸之間的種種問題乃導因於大陸當局否定中華民國的存在。辜氏重提波茨坦宣言以強調台灣屬於中華民國的說法,在海內外引起一陣討論,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訪日在即,台灣問題又將推上檯面。
中國之聲20日報導,智慧駕駛功能如今幾乎成了大陸很多新能源汽車「標配」,然而在現實中,不少車企在宣傳時卻玩起了文字遊戲,刻意模糊「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兩者界限,讓消費者誤以為可以放開雙手駕駛車輛,但事實並非如此。而除了「隨意設計行銷話術」外,有的車企還曾通過OTA,也就是遠端線上升級方式,擅自修改車輛性能參數,導致車主權益受損。
美國總統川普將對進口半導體、晶片課徵100%關稅,不過「已在美國建廠或承諾設廠」的企業,則不在該範圍內。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在5日參加台灣論壇活動時則建議,川普是個喜歡協議的人,台灣應和他達成協議,並「讓他贏」。對此,前立委林濁水指出,自己對於強生在「體貼一個萬分委曲的台灣時,如何舉重若輕的措詞」,感到相當敬佩。
大罷免25:0大破功,重創民進黨士氣,目前僅有林右昌辭掉黨祕書長以示負責,身兼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如何表態定調,以及民進黨內是否會激盪出新一輪的究責甚至鬥爭,備受矚目。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在昨天的緊急內閣會議後告訴記者,除非以色列滿足包括停火在內的某些條件,否則英國將於9月承認巴勒斯坦建國。此話一出,引爆英國政壇的大地震;執政的工黨支持首相的看法,但是保守黨堅決反對。
大罷免25:0大破功,重創民進黨士氣,目前僅有林右昌辭掉黨祕書長以示負責,身兼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如何表態定調,以及民進黨內是否會激盪出新一輪的究責甚至鬥爭,備受矚目。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18日在國際評論欄目《鐘聲》刊文〈歌唱和平,共同書寫中美友善的新故事〉。以2025年「鼓嶺緣」中美青少年合唱周為主題,讚揚兩國人民在文化交流中的情誼,並特別提及今年適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強調中美在歷史上並肩對抗法西斯的合作關係。評論的時機與措詞,引發外界聯想,是否為邀請美國總統川普出席9月3日北京閱兵活動「鋪哏」。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向20個國家寄出信件,告知他們新的關稅稅率並稱這些稅率等同於「貿易協議」。不過,實際上真正達成協議的,可能反而是那些沒有收到信件的國家,如台灣、印度或是瑞士。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國快時尚服飾銷售平台希音(SHEIN)上周已向港交所秘密提交上市申請,並尋求中國證監會批准,藉此向英國監管機構施壓,促使當局放寬審批要求,以及加快批准其倫敦上市計劃。
總統賴清德24日發表「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演說,延續其一貫論述,宣稱要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選舉、罷免,以選票「千錘百鍊、百鍊成鋼」,並聲稱要「打掉雜質」,打造所謂的「民主鋼鐵意志」。然而,「雜質」一詞引發政壇譁然,國民黨與民眾黨雙雙砲轟總統將在野聲音視為應被剷除的對象,痛批其言論傲慢、失格,更質疑民進黨以民主之名,行獨裁之實。
國民黨台南市立委謝龍介25日在台中為遭罷免的同黨立委羅廷瑋站台時,脫口罵出「生兒子沒屁眼」引發「詛咒罷團」爭議。謝強調發言遭斷章取義,是「扭曲、抹黑別人的人」。民進黨台南市立委郭國文26日臉書粉專發文痛罵謝只敢躲在不分區,出來選舉定被人民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