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擬配息的搜尋結果,共562筆
汎德永業(2247)公告2025年前三季營運成果暨10月合併營收。汎德永業今年第三季獲利減少38%,單季每股稅後盈餘(EPS)達3.86元,創下四年以來單季新低;前三季EPS降為14.86元,董事會通過114年上半年度盈餘分配案,預計將配發現金股利6.5元。而逐漸擺脫關稅不確定影響,新車銷售出現回穩跡象,汎德永業今年10月份合併達營收44.14億元,月增14.45%、年增6.29%,創下今年度第四高。隨著新年式新車陸續到港與市場買氣回升,預期將為後續整體銷售表現提供有力支撐。
陸續有ETF公告配息,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今(4)日公告擬配息0.6元,與上期實際配發0.41元相較,調升0.19元,成為掛牌以來最高配息金額。推估00891年化配息率將上看12%,是本月公告配息ETF中少數年化配息率逾10%者。
台股今(16)日由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領軍,指數大漲372點。統計盤面上高股息ETF中,有7檔漲幅勝過大盤,反映台股電子類股漲勢整齊,以及包含日、韓股在內的亞洲股市普遍上漲,百花齊放態勢,有助資金行情引領多頭續攻。
台股昨(14)開高走低,多數ETF跟進走跌,不過,部分高股息ETF逆勢收紅成為焦點,且以聚焦海外的高股息ETF漲幅較多。投信指出,海外高股息ETF在資產配置上扮演關鍵的「低相關性」角色,有助適度分散投資區域、產業與匯率風險。
台股打破「9月魔咒」一路走高,今(1)日再攻上26,000點大關。隨著股市的上揚,高股息ETF績效也進補,今年以來報酬率多數成功轉正。統計至10月1日,含息報酬率在10%以上共7檔,分別為群益科技高息成長(00946)的13.95%、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00927)的13.18%、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的11.03%,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的10.75%、富邦臺灣價值高股息(00730)的10.62%、台新AI優息動能(00962)的10.4%,以及元大高股息(0056)的10.33%。
高股息ETF去年下半年開始吹起一陣降息風,由於台股續寫新高,且企業獲利穩健,高股息ETF配息情況漸回穩,與季配高股息ETF陸續降低配息率相比,多數月配高股息ETF配息反有逆勢增加跡象。統計顯示,與前一季底相比,包括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配息金額增逾200%最多,其次為群益科技高息成長(00946)增132%,第三為台新永續高息中小(00936)增83%。
近期台股題材輪動迅速,電池備援電力模組(BBU)持續發威,指標股台達電(2308)、順達(3211)等,8日盤中皆創歷史新高,相關ETF一併受惠,例如中信綠能及電動車(00896)盤中來到17.9元,同創今年新高價;另外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近期建倉順達,今日盤中也漲約0.7%。法人指出,隨四大CSP廠加速建置BBU,市場預期BBU將成為AI伺服器的標準配備。順達、台達電、光寶科(2301)等BBU供應商將有望迎接一波訂單動能,相關ETF可望受惠。
金管會日前更新ETF配息指引,實際配息率原則上不得超過追蹤指數參考配息率,是否影響高股息ETF降息風,頗受市場關注。法人表示,投資人挑選高股息ETF時,除了觀察配息表現,更要關注高股息ETF的含息報酬率,才能為自己獲取長期資產成長的機會。
近期高股息ETF吹起一陣降息風,包含有「國民ETF」之稱的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配息連降外,近期公布配息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1日公告配息,也首度出現縮水。
綠界科技*(6763)今日董事會通過上半年財報,累計合併營收8.28億元,年增8.47%;稅後淨利2.13億元,年增30.71%,每股稅後盈餘1.16元。受惠於新戶客群的增長,營收與獲利再創歷史同期新高,董事會並通過盈餘分派案,上半年擬配發現金股利0.95元,配發率約82%。
光寶科技(2301)公布2025年上半年財報,其中第2季稅後盈餘為31.55億元,年增1%,單季每股盈餘為1.39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盈餘為66.11億元,年增20%,每股盈餘為2.89元,公司董事會決議2025年第2季將配發每股現金股息2元。
大立光(3008)2025年上半年每股盈餘為56.01元,董事會決議2025年上半年每股配息28元,並訂8月14日除息。
鉛酸電池大廠廣隆(1537),23日股東會後表示,公司在越南廠已興建完成第12棟廠房,暫時先做倉庫使用;另越南前11棟廠房,均為生產鉛酸電池工廠,為擴大布局,公司今年評估在印度設立子公司-貿易公司,就近服務日系機車客戶。廣隆表示,因大型化電池需求增多,預測公司2025年度電池銷售數量逾2,372萬顆。
達運進軍生醫產業報喜,微針貼片已經量產出貨,攜手朗齊生醫打造非侵入式藥物傳輸平台。此外,生醫檢測方面,達運也已引入相關技術並與生技廠商共同研發,完成給水藥、螢光計數儀以及氣曝系統的開發,期望生醫相關營收貢獻逐年大步成長。
傳統本業成長不易,國內玻陶廠台玻(1802)、冠軍(1806)、中釉(1809)、和成(1810),近年來相繼投入科技、軍工領域,營運華麗轉身,近期都有不錯的成績,「業績說話」,也成為市場追逐的新標的。
半導體設備耗材廠台灣精材(3467)3月底以35元轉上櫃掛牌,一度衝高至69元,惟隨後售股災拖累急跌至42.75元,隨後於43~50.5元區間盤整,近日發動上攻,今(26)日持平開出後在買盤敲進下直攻漲停價59.5元,創4月初以來逾1個半月高,尚有逾百張買單排隊。
百億資金聚焦航運族群股東會行情,本周有8家航運公司將召開股東會,涵蓋貨櫃、散裝航運及航空業等,重頭戲首推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將在29日同步召開尬場。市場關注經營團隊對未來營運展望,尤指關稅、匯率兩大因素,對航運業的貨量與運價走勢的影響。
半導體IC測試設備廠鴻勁(7769)受惠全球科技巨擘加速布局AI與高速運算(HPC)等所需先進封裝產線,目前產能維持滿載並持續擴充,訂單能見度已達第三季。憑藉在先進封裝階段具備的測試解決方案整合優勢,公司看好相關需求將推動2025年營運續揚創高。
毛寶(1732)因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帶動資金湧入防疫概念股,19日股價跳空開高,隨即攻上漲停價28.95元,並鎖死至終場,成交量1,751張,收盤時並高掛逾萬張買單,自4月初股災後緩步上攻,近期因疫情升溫擴量上攻,19日跳空越過前高27.8元,並站上股災前約28元平台整理區,周線黃金交叉季線、並站年線之上,過去走勢與疫情連動性高,短線仍需觀察疫情變化。
政伸(8481)2025(今)年首季稅後盈餘6,429萬元、較去年大幅成長69.6%,每股盈餘0.97元。第2季營收可望持續成長,不過業外恐將受到匯兌損失影響,獲利成長腳步可能按下暫停鍵,不過,法人預期,今年全年度營運將繳出成長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