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數位中國的搜尋結果,共33筆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5日表示,AI成這個世代的關鍵詞,據統計今年全球創投資金流入AI相關領域規模超過1,900億美元,反映結構變革正在進行,橫跨科技、金融、物流、醫療和智慧製造等領域。
中國發展AI戰略,以四中全會公報「十五五」規劃目標觀察,公報將「高品質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與「科技自立自強水準大幅提高」列為優先事項,代表中國AI戰略聚焦擺脫對外部科技體系依賴。在此戰略背景下,產業政策導向將聚焦AI及AI機器人應用相關的先進製造業、自主創新技術與數位中國建設,並以「新質生產力」概念作為深化AI科技與產業融合行動指標。中國透過強調「實體經濟」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凸顯AI在產業戰略地位並強化AI機器人關鍵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
中國發展AI戰略,以四中全會公報「十五五」規劃目標觀察,公報將「高品質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與「科技自立自強水準大幅提高」列為優先事項,代表中國AI戰略聚焦擺脫對外部科技體系依賴。在此戰略背景下,產業政策導向將聚焦AI及AI機器人應用相關的先進製造業、自主創新技術與數位中國建設,並以「新質生產力」概念作為深化AI科技與產業融合行動指標。中國透過強調「實體經濟」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凸顯AI在產業戰略地位並強化AI機器人關鍵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
大陸科技部部長陰和俊24日表示,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畫的建議》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十五五」時期,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快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更針對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4方面作出部署,以及全面實施「人工智慧+」行動。
本周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習近平並就《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說明。會議後正式釋出《會議公報》不僅對中國未來五年國家發展方向給出戰略指引,也為明年即將啟動的「十五五」規劃定下主軸。在全球政經秩序重塑、中美博弈持續延燒、科技與綠色轉型壓力驟增背景下,「十五五」規劃的重要性與政策分量,甚至超越過去任何一個五年規劃。對兩岸關係與台灣未來布局而言,值得密切關注的,不僅是經濟走向,更是全局性的戰略定位與轉向。
大陸科技部部長陰和俊24日表示,《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十五五」時期,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更從4方面作出部署,包含全面實施「人工智慧+」行動。
因應中美科技戰,中共第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針對「十五五」時期的科技產業發展提出了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抓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突破高科技關鍵技術瓶頸,並提出「三位一體」戰略,將這些目標作為新一輪經濟發展規劃的核心方向,也突顯中國推動科技自主化的迫切性。
2025年上半年中國市場結構性復甦階段,尤其AI、半導體及新型科技供應鏈等,科技趨勢成為市場熱點,從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到AI應用、CPO(共同封裝光學)以及IDC液冷散熱等趨勢持續成為話題。
大陸《人民日報》2日報導,中國大陸自然資源部為慶祝「測繪法宣傳日」,主辦2025年測繪法宣傳日暨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主場活動,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活動現場展示,大陸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一張網建成以來,基準站已經擴展至近7000座,為數位中國建設和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了豐富數據要素保障。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眾號1日晚發文〈輝達,讓我怎麼相信你?〉,對於剛被大陸官方約談的輝達,進一步發難,強調絕不能讓「帶病」的晶片上崗。
中新網報導,大陸國家數據發展研究院、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近日在第八屆數位中國建設峰會數位經濟分論壇,聯合發布《數位經濟獨角獸發展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獨角獸企業中,數位經濟企業占主導地位,是數位經濟創新發展的典型代表和關鍵支柱。
大陸資料局綜合司印發的「數位中國建設2025年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數位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數位領域新質生產力不斷壯大,數位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大幅提升。
據澎湃新聞報導,數據是數位經濟的核心生產力,數據流通正在從「內循環」走向「外循環」。但由於信任缺失,數據價值釋放面臨缺乏加工、缺乏融合、缺乏驗證三大難題。
中新網1日報導,大陸國家數據發展研究院、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近日在第八屆數位中國建設峰會數位經濟分論壇,聯合發布《數位經濟獨角獸發展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獨角獸企業具備高創新能力和成長潛力,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創新能力與創新生態的重要風向球。而獨角獸企業當中,數位經濟企業占主導地位,是數位經濟創新發展的典型代表和關鍵支柱,大陸數位經濟獨角獸企業持續增長,前景廣闊。
大陸央視報導大陸官方「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4月30日消息,移動互聯網未成年人模式4月29日上午已在第八屆數位中國建設峰會主論壇上正式發布。
大陸央視報導,大陸國家數據局近日函覆同意天津市、河北省(雄安新區)、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四川省等7個地方,開展大陸國家數位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1日政策解讀大陸「推動新型資訊基礎設施協調發展」指出,今年以來,以5G為代表的新型資訊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大,截至去年8月底,大陸5G基站總數達404.2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32.1%。
大陸央視新聞11月30日報導,中共中央辦公廳、大陸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數位貿易改革創新發展的意見》(《意見》)。大陸商務部解讀指出,《意見》明確發展數位貿易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和主要目標。提出到2029年,可數位化交付的服務貿易規模占中國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基本建立適應數位貿易發展體制機制;到2035年比重提高到50%以上,有序、安全、高效的數位貿易治理體系全面建立,制度型開放水準全面提高。
由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開發、大陸首個算力互聯公共服務平台7月11日正式上線,以此加速推動算力互聯互通、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未來大陸企業和科研機構可像電商購物App一樣,在平台搜索各地算力資源,並根據價格、性能、網路需求下單購買算力服務,為人工智慧大模型訓練、影片渲染、科學計算等應用提供高效算力支持。
當前大陸5G網路、行動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等關鍵產業不斷發展,5月24日開幕的第七屆數位中國建設峰會上所發布的《數位中國發展報告(2023年)》指出,2023年大陸數位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10%,提前在原訂的2025年達成目標。同時去年數據生產總量達32.85個ZB(1個ZB約當10.7億TB)、年增率22.44%。讓民眾快速享受到「數智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