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開發、大陸首個算力互聯公共服務平台7月11日正式上線,以此加速推動算力互聯互通、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未來大陸企業和科研機構可像電商購物App一樣,在平台搜索各地算力資源,並根據價格、性能、網路需求下單購買算力服務,為人工智慧大模型訓練、影片渲染、科學計算等應用提供高效算力支持。

而伴隨科技趨勢變化下,讓大陸的大學科系與時俱進。7月10日大陸的清華大學舉行統計與數據科學系成立大會。清華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路明表示,數據已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只有下好這「先手棋」才能佔據優勢地位。

李路明說明,成立統計與數據科學系是為加強統計學與數據科學基礎研究,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主動服務國家大數據戰略實施和數位中國建設。

大數據的發展關鍵之一正是算力。目前大陸算力網路實現互聯互通的最大挑戰是市場分散,「找算力」資源成本高。

因此,剛上線的算力互聯公共平台,目的是想把分散的算力集中後實現靈活調度。據指出,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正帶領建設算力互聯互通標準體系建設,透過標準化提升算力服務水準,降低找算力的門檻和成本,加快推動全國算力一張網和統一大市場。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雲端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總工程師陳屹力說明,通過公共服務平台,能同時針對需求方、供給方實現資源精準對接,降低獲取算力資源的門檻。

官方政策上,大陸工信部也提「先互聯、再成網、同步建市場」的算力互聯互通推進思路。目前已規劃建設了181條「東數西算」幹線光纜,開通26個互聯網骨幹直聯點,推進全國算力樞紐節點20毫秒時延圈覆蓋主要城市。

#實現 #互聯 #建設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 #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