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數位醫療發展條例的搜尋結果,共09筆
新國會年後開議,立法院民眾黨團今開記者會,宣示針對國會改革、司法改革、媒體改革、財政紀律、居住正義、公民權利、勞工權益、醫護權益及世代共融,提出9大面向、23項優先法案,爭取跨黨派支持,實踐政見承諾。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17日前往苗栗縣通霄鎮,出席清微山玉清聖殿元始天尊祝嘏大典暨新建奠基典禮, 吳欣盈提到,因為她會賺錢所以被柯文哲邀請擔任副手,並強調要推動主權基金、數位醫療發展條例,帶動國家進步。
「智慧醫療」最近變成新聞焦點,第七屆台灣醫療科技展盛大舉辦,其中「智慧醫療」為三大主題之一,包括智慧醫院、先進醫療科技、數位醫療三個主軸。此外,立法院近期也開始審議「數位醫療發展條例」。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在逐條審查民眾黨團擬具的《數位醫療發展條例》草案,除了第2條「本條例主管機關為衛生福利部」,以及第1、5章名(總則、附則)外,其餘全數保留。民進黨立委吳玉琴認為應待法案由一定成熟度後再送出委員會,但為與國際宣示AI、醫療的重要性,召委、民眾黨立委吳欣盈會後宣布提院會討論,院會討論時由吳欣盈補充說明,交由黨團協商決定。
台灣醫療環境不佳,醫事人員近期多次上街抗議。衛福部22日召集醫事相關工會,進行意見交流,並約定未來每3個月開會一次,遭護師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諷刺「有可能就換政府了」。衛福部長薛瑞元今還原經過,他與對方認識20幾年,昨日會議結束時,有點半開玩笑,因此他也半開玩笑地回應「你賭賭看」。
《數位醫療發展條例》立法在即,針對開放攸關病人就醫便利性的通訊診療,台灣社區醫院協會昨於公聽會上提出疑慮,擔心醫師用手機、電腦看診,恐忽略致命的病癥,希望草案將通訊診療限制於偏遠地區、居家醫療使用,不應成為常態;基層醫療協會認為,面對面的溫暖有不可取代性,即便醫師上門後,發現病人沒有問題,病人也會因醫師來過而感到安心。
數位醫療蓬勃發展,根據統計,數位醫療營業額成長率每年皆有1成以上,去年更高達502億元。為因應未來趨勢,立法院23日審查民眾黨團擬具的《數位醫療發展條例》草案,22日由召委吳欣盈舉辦公聽會。台灣人權促進會直言,草案架空了《人體研究法》、《藥事法》等現存法律,允許特定研究不必取得受試者同意,一旦病人參與實驗出了事,恐怕只能自己找業者。
《數位醫療發展條例》立法在即,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舉辦草案公聽會。台灣社區醫院協會認為,通訊診療最大的好處是方便,但是醫師用手機、電腦,恐忽略致命的病癥。社區醫院協會呼籲將通訊診療限制於偏遠地區、居家醫療使用,並由診所、地區醫院執行,讓大醫院專心照顧「急、重、難、罕」患者;基層醫療協會則認為,面對面的溫暖有不可取代性,即便醫師上門診斷,發現病人沒有問題,病人也會因為醫師來過而感到安心,應在現行居家醫療無從解決的問題之下,再考慮使用通訊診療。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召開《數位醫療發展條例》公聽會,台灣人權促進會直言草案直接違反《人體研究法》,架空《藥事法》、《醫療器材管理法》。除允許在「技術性不適合」前提下免除受試者同意,更要求健保署在數位醫療技術、產品驗證後研議納入給付。1年驗證期間,病人參與實驗所受的損害,救濟措施僅放任業者告知,等同病人出事只能自己找業者;法律人士也直言,草案對於個資目的外利用的範圍過廣,無疑是開了大門,只要敘述一下自己要做研究,就能取得病人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