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日內瓦的搜尋結果,共1,016筆
美國在1979年,背棄了數十年的忠誠盟友,忽然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合法政府,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斷交。
美國在1979年,背棄了數十年的忠誠盟友,忽然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合法政府,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斷交,中華民國變成不被大多數國家承認的政權。
川習會後川普自評滿分10分給自己打了12分的六星好評,然而全程100分鐘沒有提台灣問題,讓賴政府總算鬆了口氣。
川習會後川普自評滿分10分給自己打了12分的六星好評,然而全程100分鐘沒有提台灣問題,讓賴政府總算鬆了口氣。川普1.0,習近平擺出「太平洋夠大,可以容納中美兩個大國」姿態,川普2.0,習近平以實力跟川普握手言和,相約明年深圳APEC、邁阿密G20再會。神氣的是習近平,鬆口氣的是賴清德,可暗自偷笑的人是川普。
川習會界定了兩大強權領袖平起平坐的同儕競爭關係,更彰顯美中戰略競爭未必是零和博弈,在平等、尊重、互惠原則上共創雙贏,並非不可能。川習都是政治強人,都對全球地緣政治投入新變數,如何掌握未來一年的緩衝期,重塑美中雙邊關係及全球貿易體系,將是兩國領導人政治智慧與戰略定力的考驗。對賴政府而言,能否緊抓新情勢脈動即時因應,更是台灣2300萬人民安全與繁榮之所繫。
川習會界定了兩大強權領袖平起平坐的同儕競爭關係,更彰顯美中戰略競爭未必是零和博弈,在平等、尊重、互惠原則上共創雙贏,並非不可能。川習都是政治強人,都對全球地緣政治投入新變數,如何掌握未來一年的緩衝期,重塑美中雙邊關係及全球貿易體系,將是兩國領導人政治智慧與戰略定力的考驗。對賴政府而言,能否緊抓新情勢脈動即時因應,更是台灣2300萬人民安全與繁榮之所繫。
全球矚目的釜山「川習會」落幕,並未如各界預期討論台灣問題,台灣有如釋重負之感,綠營甚至以為是美台之間的「鐵默契」使然,這些都是危險的認知與誤判,美中經貿戰術性休兵與台海形勢不能畫上等號,台灣為全球最危險的衝突熱點並未翻篇,台灣問題終將在未來的川習會浮上檯面。
大陸央視30日報導,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表示,中國大陸汽車產業標準化將持續深入推進並提升開放水準。2025年以來,大陸加快推進汽車產業重點領域標準制度修訂:包括自動駕駛系統、組合駕駛輔助等智慧網聯汽車強制性國家標準研製,發布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電耗限值強制性國家標準,推進隱藏式門把手安全要求等專項標準研製。
中國商務部表示,中美新一輪貿易磋商將從24日起在馬來西亞舉行。
攸關10月底習川會能否順利舉行的中美第五輪經貿高層會談,本周末將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登場,美國財長貝森特將再次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交手。在此前夕,美國總統川普透露本次會談的三大議題,包括稀土、大豆和芬太尼。雙方在這三大議題針鋒相對,預告著談判進入深水區。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0日宣布任免多名駐外大使,包括免去李成鋼的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特命全權大使,兼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副代表職務,由李詠箑正式接替。
中美即將在吉隆坡重啟貿易談判之際,北京調整高層貿易外交人事布局,免去李成鋼常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等職務,由李詠箑接替。
黃金價格15日首次突破每盎司4200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外媒指出,越來越多富豪選擇購買實體金條,並將其運往「東方日內瓦」新加坡存放,以規避短期價格波動與金融機構倒閉風險。
中美元首「習川會」有望在兩周後登場,雙方擬繼續舉行高層貿易會談之際,美國財長貝森特卻對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開嗆,指其8月「不請自來」訪問美國,「自以為是戰狼」等語,引發中方發聲反批扭曲事實。
據觀察者網報導,「中國稱其並未重燃與美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川普才是罪魁禍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10月14日以此為題刊文稱,多位中國專家和美國分析人士均表示,若非美國川普政府在9月底擴大對中企的出口管制,將數千家企業追加列入「實體清單」,當前兩國的貿易緊張局勢本可避免。
中國大陸9日宣布升級稀土禁令,美國隨即揚言加徵100%關稅反制,造成全球股市震盪。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12日表示,中國近期宣布擴大管制稀土出口,並未事先知會美方,而且美方向中方要求通話協商,還碰了軟釘子。他更形容,中方此舉是「奪權作為」(power grab),不會被容忍。
中美貿易戰再度升溫,中國上周突宣布對關鍵原礦及磁鐵實施出口管制,白宮隔日迅速回擊,宣布將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並對特定技術祭出新管制。《華盛頓郵報》以「瀕臨離婚卻被迫同住的夫婦」形容中美關係現狀,雖然雙法都企圖脫鉤,實際上卻難以實現。
在關稅戰休兵數月後,美中緊張關係再次升級。為報復中國對稀土祭出新的出口管制,美國總統川普10日宣布將對中國加徵100%新關稅,一旦實施,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的稅率將從30%大幅提高至130%。但川普同時澄清,他並未取消「川習會」,仍可能在韓國APEC峰會場邊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即將於本(10)月底登場的韓國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習川會」原被寄予厚望,成為中美兩強止戰、緩和緊張的轉折點。然而就在「習川會」前夕,雙方卻各自拉高音量,使原已脆弱的全球經貿平添不確定性,後續影響頗受關注。
新華社11日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當地時間10日在瑞士貝林佐納,與瑞士聯邦委員兼外交部長卡西斯舉行中瑞第四輪外長級戰略對話,爭取自貿協定升級。卡西斯稱,瑞士將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不會有任何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