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明基醫的搜尋結果,共80筆
生技股王禾榮科(7799)今(15)日以每股600元承銷價掛牌上市,挾著國內唯一、全球唯五能提供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業者的光環出擊,新股掛牌蜜月行情亮麗登場,今日一開盤就衝高至740元,漲幅達23.33%,若以早盤高點776元換算,漲幅更高達29.33%。
禾榮科(7799)9月15日正式掛牌上市,並公告股票初次上市前現金增資已全數收足,9月11日完成增資基準日。
*股東臨時會:銘旺科、光耀
*股東臨時會:加百裕
禾榮科宣布與清華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成立「禾榮-清華聯合研發中心」。該中心將整合雙方專業與資源,強化包括加速器硼中子捕獲治療(AB-BNCT)在內的先進醫療與加速器相關技術研發,推進具產業價值的創新成果落地應用。
八月台股在越過二四四一六歷史新高後,消息面的衝擊依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二十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受訪再度強調不能容忍全球晶片九九%在台灣生產,他考慮收回對台積電的補貼,或者比照入股Intel模式,要求入股台積電股權,第一時間台積電大跌五○元,台股加權指數也大跌七二○.○六,當天漲多的PCB族群,尤其背離基本面太遠的玻纖布股都大回檔,第一時間很多人都認為台股漲勢結束,接下來可能會有一段漫長的回檔。
專注於癌症精準治療的禾榮科技26日宣布,將與佳世達集團旗下明基醫院簽署合作協議,在南京建置加速器硼中子捕獲治療(AB-BNCT)中心,交易金額達5,500萬美元。
受到川普對等關稅暫緩可望延長等利好消息,以及權王台積電及股王信驊等均完成填息,市場對填息行情有所期待。據統計,下周一將有24檔上市櫃股除息,惟重量級指標股廣達(2382)、國泰金(2882)、凱基金(2883)等,受到新台幣狂升衝擊,股價不振,棄息賣壓不輕。
台股6月強彈,隨時序進入第二季底,集團股作帳行情順勢出手應援,神盾集團12日領先催油門,安國(8054)亮燈漲停,安格(6684)上漲逾4%,能率集團佳能(2374)、能率(5392)等多檔同強。專家指出,台股自低檔反彈至今已近3成,後續可關注中小型股補漲動能,集團作帳、股東會行情聯手激勵下,公司派作多力道可期。
佳世達(2352)今日(29日)舉行股東常會,通過2024年財報、盈餘分派案及現金減資案,2024年合併營收為2,01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11元,配發現金股利1.11元,另有現金減資擬每股退還現金約1.8元,合計配發每股2.91元。
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表示,目前看來第二季受惠於關稅90天豁免期,可以預期各產品拉貨的動能,營收可望維持年對年成長。總經理黃漢州強調,公司建立第三地生產的腳步不會停下來,也在考慮墨西哥、以及擴大在加州既有的加工產線。
川普關稅流彈重創股市,專家判斷具防禦性的高殖利率股將成資金避風港,看好32檔殖利率逾4%的生技股,其中麗豐-KY(4137)、泰博(4736)、溫士頓(6817)、大江(8436)、精華(1565)、寶島科(5312)、杏昌(1788)挾著配息逾7元利多,有機會吸引投資人目光。
據微信公眾號「南京與台灣」報導,「2025江蘇·南京台灣周」開幕式,19ㄖ在南京江蘇大劇院拉開帷幕。本次活動以「寧好台灣 共向未來」為主題,在歷史文化、基層社區、城市管理、青年藝術等多個領域開展20餘場活動,全方位展示南京高質量發展成果,密切寧台各領域交流交往,台灣工商團體、基層民眾、青年代表1000餘人參加各項活動。
玉山銀行統籌主辦中英醫療社團法人暨寬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臺幣22.478億元聯貸案於(11)日完成簽約,簽約儀式由玉山銀行總經理林隆政與中英醫療體系執行長暨寬庭生技董事長劉靜怡共同主持,聯貸資金將用於中英醫院板橋院區遷址擴建計畫,落實社會責任授信。原規劃聯貸金額19.88億元,在合作金庫、安泰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及彰化銀行參與下,最終超額認購達1.6倍,顯示聯貸銀行團對中英醫療體系發展與醫療服務品質高度肯定。
明基醫(4116)與鈦隼生技攜手策略合作。明基醫為中國大陸手術檯領導品牌,透過累積多年的海外資源及通路優勢,結合鈦隼生物科技的創新技術,共同推進腦部手術導航機器人NaoTrac於中國大陸的醫療器械註冊、生產及商業化進程,加速機器人NaoTrac進入中國大陸醫療市場,助力神經外科手術精準化與智慧化發展。
*國內外法說會:華碩、台塑化、南亞、臻鼎-KY、亞德客-KY、台達電、貿聯-KY、嘉澤、晶心科、光聖、精測、來億-KY、大聯大、保瑞、義隆、振曜、志聖、致新、達發、晶技、凌網、台光電、閎康、兆利、昇佳電、新日興、台新金
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表示,今年集團營運可望重返成長,能見度相對高,將是逐季成長的表現。其中以醫療事業成長最大,可望有兩位數的成長,AIoT、資訊產品、網通事業可望恢復成長。
*除權息:迅得、豪展
上市櫃生技公司2024年營收大放異彩,據統計有32家企業營收改寫新高,預期在併購、藥證和資源整合效益發威,2025年仍將連續成長曲線。保瑞、藥華藥、美時、大樹、晶碩等看好最具指標,可望領軍類股在金蛇年再創高峰。
北京公布最新外貿統計資料,2024年大陸進出口總值達到43.85兆元人民幣,出口帶動下全年GDP成長可望達到5%的目標。其中機電產品出口增長8.7%,占出口總值的59.4%,其中固然有台資企業的貢獻,但大陸機電產業快速發展亦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