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標靶治療的搜尋結果,共197筆
台股今(11)日震盪盤堅,生技醫療族群多頭人氣旺盛,美時(1795)憑藉10月營收年增達46%,股價勁揚逾6%,穩居領漲龍頭。睿生光電(6861)與台康生技(6589)漲幅均超過4%,展現多頭氣勢。此外,台耀(4746)、大學光(3218)、醫影(6637)、訊聯(1784)等個股也同步走強,漲幅皆在2%以上。
11月10日是「國際神經內分泌腫瘤日」,今(7)日綠委劉建國與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關懷協會共同召開記者會,期盼能提高社會大眾對「神經內分泌腫瘤(NET)」的認識,呼籲衛福部健保署儘速將新型治療藥物納入健保,減輕病友沉重負擔,避免台灣病友仍需跨海求醫的困境。
一名40多歲的女性工程師小美(化名),當發現乳房有腫塊後,僅三個月的時間腫塊就迅速增大,經超音波檢查發現腫瘤已逾5公分並有二顆同側腋下淋巴結轉移,經超音波導引穿刺切片及正子攝影檢查確診為第三期HER2陽性乳癌。
一名40多歲女工程師小美,發現乳房有腫塊後,僅3個月腫塊就迅速增大,經檢查發現腫瘤超過5公分並有2顆同側腋下淋巴結轉移,確診為第三期HER2陽性乳癌。與醫療團隊討論後,決定採術前雙標靶合併化療,不到半年就讓癌細胞歸零,成功完成乳房保留手術。術後每3周施打一次雙標靶藥物,完成一年治療後,目前追蹤穩定、無復發跡象。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衛福部統計,台灣乳癌病人確診年齡比歐美提早10至20年,好發於40至50歲的中壯年族群,醫師表示,這些同時肩負家庭經濟支柱與主要照護者角色的「三明治族群」,常背負著「不能倒下」的壓力,即使身體不適,仍心繫家庭,此時唯有醫療與親友陪伴雙管齊下,才能打造抗癌「雙塔」。
醣聯(4168)今(20)日宣布,創新抗體藥物複合體(ADC)GNX1021的臨床前研究成果,將於10月24日在美國波士頓海因斯會議中心舉行的AACR-NCI-EORTC分子標靶與癌症治療國際研討會發表。
新竹1名60歲婦人右側乳頭溼疹時好時壞,並伴隨乳頭形狀改變,至皮膚科診所反覆就醫超過3個月仍未改善,經檢查穿刺切片後確診為乳癌第2期,討論後隨即安排部分乳房切除及前哨淋巴採樣手術,術後再配合放射線治療,降低復發風險,手術隔天即出院。
《好小子》男星顏正國罹患第4期肺腺癌病逝,胸腔內科醫師陳鍾岳表示,對已無法開刀的第4期肺腺癌患者,能否找到對應的標靶藥物,是影響存活一大關鍵,曾收治一名32歲男子,因咳嗽1個多月沒好,被確診為第4期肺腺癌,原對人生絕望,但透過基因檢測,找到對應的標靶藥物,至今治療近5年,無復發跡象。
乳癌高居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之冠、死亡率第2名,衛福部國健署今年起擴大乳房X光攝影檢查補助,篩檢對象從原本45歲至未滿70歲、40至44歲具家族史婦女,擴大至40~74歲婦女,每2年可接受1次免費乳癌篩檢。截至今年9月中旬,我國乳癌篩檢人數首度突破100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33.57%。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癌症中心肺癌計畫主任、國際知名腫瘤學專家羅斯卡米吉(Ross Camidge),從事肺癌研究超過20年,幫助世界無數病人延長生命。然而他最近表示,自己其實在3年前就確診罹患晚期肺癌,過去一直選擇保密,現在選擇坦承病情,希望能改變社會對癌症的刻板印象。
台康生技(6589)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及歐盟藥品管理局(EMA)進行科學諮詢正在進行開發乳癌生物相似藥產品EG1206A(Pertuzumab biosimilar)三期臨床試驗豁免得到正面回應,也正式終止EG1206A的三期臨床試驗。這項豁免臨床三期試驗成果,台康將加速送審資料準備,產品進入市場的時間也會縮短。
我國甲狀腺癌發生率逐年上升,衛福部統計,2022年甲狀腺癌新發生人數為5601人,相較前一年增加近千人,增幅排名第2名,尤其好發於中年女性。醫師指出,甲狀腺癌相較其他癌症「溫和」,及早發現和治療,多數預後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面臨復發或轉移,疾病控制難度劇增。
62歲知名主持人利菁,長期胃食道逆流導致胃液灼傷聲帶、食道,決定開刀治療。昨(22日)她宣布出院:「就當渡一次假」,心態相當正面。
57歲沈玉琳日前證實罹患白血病(血癌),轉院到台大接受高強度化療及標靶治療,幾乎驗不到不好的血球。外界好奇,沈玉琳病發前3個月驗血全過關,怎麼突然就生病?對此,血液腫瘤科醫生戴承正猜測,可能跟沈玉琳之前臉上的瘤有關聯。
禾榮科(7799)15日以承銷價600元上市掛牌交易,股價大漲25%,終場收在750元,市值突破千億元,展現強勁蜜月行情。
專注於癌症精準治療領域的生技股王禾榮科(7799)今(15)日以每股承銷價600元正式上市,挾著全球BNCT(硼中子捕獲治療)未來十年內有機會呈現爆發式成長,晨盤股價最高曾衝上776元,漲幅逼近3成,蜜月行情甜滋滋。
癌症是國人健康大敵,近年政府積極擴大癌症藥物給付。但癌症希望基金會盤點,口腔癌、胃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都屬於資源弱勢,不僅藥物少,健保給付又被限縮,讓這群為數不少的癌友成為用藥弱勢。醫師直言,要朝向2030年降低癌症死亡率1/3的目標,如果忽略了弱勢癌症,這樣的目標真的能夠達成嗎?
坊間傳出,主管機關研議制訂保證續保型個人健康保險之續保費率指引,引發保險費率調漲與漠視消費者權益之誤解。此議題也迅速成為保險市場、與社會輿論的焦點,影響層面涉及保險制度設計、風險對價公平性、消費者預期與監理政策走向,值得深入剖析與探討。
知名運動品牌Nike創辦人Phil Knight及夫人Penny Knight上周捐贈20億美元給美國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的奈特癌症研究所,表達認同長期領導該研究所,也是2018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的布萊恩.德魯克爾(Brian J. Druker)博士的癌症研究、診斷、治療、護理以及未來根除癌症的革命性願景,創下美國大學最高單筆捐款紀錄。
圓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6945)日前宣布,獲邀參加8月19日至21日在上海浦東麗思卡爾頓酒店舉行的首屆「Evercore China Biotech Summit」,並在8月20日中午參與爐邊談話(Fireside Chat)專題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