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歐盟成員國的搜尋結果,共362筆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10日起,在巴西貝倫登場,但本屆出席峰會的國家領袖不到60位,且3大排碳國美、陸、印的領導人皆缺席。法新社指出,COP30可謂近年來最艱難的氣候談判,其首要任務便是要防止全球氣候合作崩潰。
副總統蕭美琴7日在「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大會於歐洲議會發表演說,IPAC形容蕭美琴這場演說是台灣資深官員在歐洲議會登場首例,其行程更是保密到家,直到抵達歐洲議會前不久才公開。外媒指出,副總統層級的官員出訪非常罕見,蕭美琴本次出訪是台灣擴張對歐洲關係日益大膽的一步,不過也讓地主國面臨遭到大陸報復的風險。
台灣副總統蕭美琴週五在布魯塞爾罕見地向一群國際議員發表演說,呼籲歐盟加強與台灣這座自我治理島嶼的安全與貿易關係,而當她說出:「民主國家即使相隔遙遠,也從不孤單。」全場起立鼓掌。對此,專家也對台灣與歐盟的外交關係發表看法。
據觀察者網報導,對於稀土供應鏈問題,歐盟方面焦慮上頭。有消息稱,歐方已私下警告稱,在短期內幾乎無力迫使中國放鬆對關鍵稀土的出口管制。
據觀察者網報導,人民幣國際化進展近來不斷加速。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11月5日宣佈,將人民幣納入其清算系統的可結算貨幣名單,允許全球航空公司與航空供應商以人民幣進行結算。
據消息人士透露,波蘭正在努力實現一項協議,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以供應烏克蘭和斯洛伐克。該協議將進一步加強歐盟與美國能源的關係。
據觀察者網報導,就荷蘭政府強佔中資半導體企業引發晶片「斷供」一事,11月1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作為負責人大國,中方將綜合考慮企業實際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歡迎遇到實際困難的企業及時與中方聯繫。
全球地緣政治結構根本性轉變,史無前例的軍工產業擴張周期已然展開。群益證(6005)掌握市場脈動,30日舉辦「歐美軍工投資論壇」,邀請群益投顧資深研究員謝潤承深入剖析,受政策、預算與技術升級共同驅動的軍工擴張投資浪潮下的長期投資機會。
據觀察者網報導,荷蘭政府強制接管中企控股的安世半導體一事,正使歐洲陷入一場進退兩難的地緣政治拉鋸。多名荷蘭分析人士10月27日對香港《南華早報》分析指出,這起事件暴露出歐洲被夾在美國與中國之間,安全上仰仗美國、經濟上依賴中國,無法同時滿足雙方要求、無能為力的境地。
新聞提要■歐洲國防工業巨頭對推動建立「無人機牆」,以擊退來自俄羅斯的威脅表示歡迎。
歐盟輪值主席國丹麥22日表示,歐盟成員國已批准第19輪對俄羅斯的制裁方案。歐盟外交消息人士稱,制裁名單將包括與中國石油行業相關的四個實體。
歐盟理事會說,歐盟國家的能源部長們在周一同意,支持在2028年1月之前逐步退出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進口。
歐洲智庫發布報告指出,日益升溫的台海緊張局勢,將對歐盟成員國帶來安全與經濟風險,而美國政府對中國大陸和台灣發出的「混合訊號」,也為印太地區注入更多不確定性。為此,報告建議歐盟在印太區採取協調應急計畫與情報共享、增設外交職位、協助台灣提升韌性等措施來管控風險。
在美國政府施壓之下,總統川普15日表示,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已承諾將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此外美國還把勸阻購買俄國能源目標指向日本。財長貝森特發文給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要求東京當局能夠停止進口俄國液化天然氣(LNG)。
法國總理勒科努(Sebastien Lecornu)經過短暫的辭職再復職以後,他的總理位子算是稍微穩定了一點,周四在國民議會的兩場不信任投票中,都小幅度的倖存下來,這也使得法國的政治亂局有了一些改善。
歐洲議會9日通過決議,針對俄羅斯無人機近期侵擾多個歐盟與北約成員國行徑,表達強烈譴責,同時支持歐盟執委會與烏克蘭合作,加速推動「無人機牆」計畫及反制措施,反制俄國混合戰威脅。
德國慕尼黑機場周四晚因一連串不明無人機目擊事件,被迫關閉近7小時,成為因無人機活動被迫關閉的最新歐洲航空樞紐。機場聲明說,當地時間晚間10點後不久,共有17架班機停飛,影響近3,000名乘客。此外,15班原定抵達的航班被轉降德國斯圖加特、紐倫堡、法蘭克福,以及鄰近奧地利的維也納。
由於歐盟成員國,未能準時提交2035年減排溫室氣體的正式計畫,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30日發表談話,敦促歐盟在11月舉行的COP30氣候高峰會前,訂定2035年和2040年的減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