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武宗的搜尋結果,共24筆
位在黃土高原東北部的大同市,古稱平城、雲中,以盛產煤炭聞名,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因為地處晉、冀、蒙三省交界,自古即為軍事戰略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曾發生上千次大小戰事。加上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西京),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北方較有影響力的大城市之一。
我的小說寫了十六年。春去秋來,風雨晨昏,寫著寫著,它成了一首長歌……
明代太監劉瑾,原是貧寒農家子弟,因俊秀外貌被太監收養入宮,憑著心機與耐心,逐步獲得明武宗朱厚照寵信,權勢一度達到巔峰。貪婪的劉瑾恃寵而驕,最終被控勾結叛亂,遭凌遲處死,成為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宦官之一,他曾在刑場上被割千刀未死,回到牢中還能吃下兩大碗粥,令眾人震驚。
澎湖縣馬公市公所今(24)日召開「2025金色雙島藝術祭」成果茶會,主要以漂流木為材料的《喵婆婆》地景藝術裝置正式對外亮相,象徵地方藝文融合社區景觀,深化虎井離島亮點。同時也強調,延長週末虎井免費交通船及拍照兌換活動至9月14日止。
明朝自大養敵,表面強硬抵抗外患,卻在暗中助長敵軍實力,一手好牌最終被打爛。西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隨後清軍順勢入關,江山落入敵手,明朝徹底滅亡。
唐朝與明朝雖皆有宦官專政,但權力表現截然不同,唐朝宦官掌握兵權,能公開干政甚至威脅皇帝,成為朝廷核心力量;明朝宦官雖權勢驚人,實際上仍受皇帝制約,一旦皇帝改變意志,便迅速被清算。兩朝差異關鍵在於權力來源,唐朝宦官依仗軍權,明朝宦官權力完全依附皇帝意志,缺乏獨立掌控國家命脈的基礎。
明朝特務機構林立,其中東廠、西廠和錦衣衛最為人熟知,其權力驚人,令朝中官員聞風喪膽。然而,在這些暗黑勢力的背後,還有一個更神秘、更可怕的組織「內行廠」,不僅監控百官,甚至連東、西廠和錦衣衛都需聽命於它,其掌權者大太監劉瑾憑藉殘酷手段掌控朝政,令所有官員避之唯恐不及。
古代封建社會,皇權至高無上,這與中世紀歐洲的宗教至上形成鮮明對比,西元1077年,德皇亨利四世因觸怒教皇,被迫前往義大利北部的卡諾莎向教皇格里高利七世請罪,他在風雪中等了3天3夜,最終才獲得教皇寬恕,史稱「卡諾莎之辱」,象徵神權達到頂峰。相比之下,中原皇帝對宗教卻有著游刃有餘的手段,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對佛教的打壓,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與唐武宗更是強勢推行滅佛政策,史稱「三武滅佛」。在這樣的背景下,宗教能否生存,往往取決於皇帝的態度,宋朝時,一位高僧憑藉機智巧語,化解了一場可能的災禍。
澎湖縣政府為提升鄉親醫療照護品質與看診環境,新建馬公市第三衛生所,但在歷時3年,經兩次流標,到三度爭取中央離島建設基金與衛生福利部增補經費支持後,終於今(18日)舉行動土典禮,預計明(115)年7月完工。
東廠和西廠都和錦衣衛一樣是明朝的特務機關,不過受到影視作品影響,很多人會聯想到手比蓮花指的大反派宦官,甚至認為它們是由宦官組成的機關,然而在真正的歷史中,東廠和西廠除了首領和核心人物是宦官外,大多數成員都是非宦官。
古代帝王貴為九五之尊,不少人過著糜爛的生活,尤其是明武宗朱厚照荒淫無度,不僅建立極樂宮殿「豹房」夜夜笙歌,還強徵處女入宮,讓無數女子聞之色變,最終也因為玩過頭,駕崩於豹房之中,享年31歲。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為13位明朝皇帝(明太祖葬南京、建文帝失蹤無陵墓、景泰帝被廢,葬北京市海淀區景泰陵)的陵墓,是北京著名景點,並將在今年開放明世宗嘉靖帝的永陵、明思宗崇禎帝的思陵。1956年大陸政府曾對十三陵中的定陵(明神宗萬曆帝陵墓)進行主動挖掘,當時出土許多文物,但卻因保存技術不佳,引發文物毀損事件,大陸考古界也因此形成不主動挖掘帝王陵的共識。
元朝是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政權,然而與其他朝代相比,國祚卻僅有97年,事實上這個曾經橫掃世界,版圖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之所以不到百年間就快速消亡,背後暗藏4大原因。
位於大陸陝西省境內的唐18陵,為除唐昭宗、唐哀帝(昭宗葬於洛陽,哀帝葬於菏澤)以外所有唐朝皇帝的陵墓,其中,唐僖宗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的靖陵是18座帝陵中,唯一進行過考古發掘的陵墓,與唐太宗、武則天雄偉的陵墓相比,他的陵墓相當小,且墓中的棺床,竟是使用唐高宗、女帝武則天合葬的乾陵的陪葬墓墓碑改造而成。
澎湖縣113年度樂齡學習中心聯合成果展,26日上午在特殊教育資源中心二樓舉辦發表,來自馬公、湖西、白沙、西嶼、望安及七美的樂齡學員和志工們齊聚一堂,載歌載舞等的分享一年來的學習成果與心路歷程。
皇帝這工作,就像混黑道,得時時提著腦袋在過日子。
現代不少學生、上班族為了「早八」的課堂、工作而痛苦不已,而古人也同樣討厭「早八」。明朝每天早上都有例行的早朝,大臣必須趕在天亮前於宮城外集合,和皇帝一起花好幾個小時處理政務,不過到了中後期,早朝逐漸形式化,不少大臣乘機「請假翹班」,某次早朝的缺勤人數竟高達1160人。
(一)越鳧楚鳦,聚訟千年
澎湖縣馬公市首屆「麻將大賽」8日一早開打,隨著市長黃健忠第一聲摸牌的號令響起,128名55歲以上參賽者在牌桌上展開一場智慧與技巧的以牌會友,經過初賽、複賽、準決賽,過五關斬六將,花了一整個白天才產生雀王。可說不僅是一場技藝的比拼,更是一場智慧與耐心的較量。
澎湖縣馬公市首屆「麻將大賽」8日一早開打,吸引128名55歲以上參賽者塞爆公所三樓大禮堂,隨著第一聲摸牌的號令響起,在牌桌上展開一場智慧與技巧的以牌會友,經過初賽、複賽、準決賽等過五關斬六將,最終爭奪雀王、雀后的榮耀和拿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