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廠和西廠都和錦衣衛一樣是明朝的特務機關,不過受到影視作品影響,很多人會聯想到手比蓮花指的大反派宦官,甚至認為它們是由宦官組成的機關,然而在真正的歷史中,東廠和西廠除了首領和核心人物是宦官外,大多數成員都是非宦官。

根據《上游新聞》報導,東廠全名為東緝事廠,成立於明成祖永樂十八年(西元1420元),是明朝的特權監察機構、特務機關和秘密員警機關,行政長官為欽差掌印太監,是宦官中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第二號人物,而掌班、領班、司房等官職,以及負責偵緝工作的役長、東廠中最低階的辦事員「番役」,在東廠成立之初,都是從錦衣衛中挑選優秀人才來擔任。

等到東廠步入正軌,這些官員、辦事員就不再僅限從錦衣衛中選取,可能是經由官員提拔或官二代繼承,或是從百姓中招募合適的人選。綜上所述可以得知,東廠除了掌印太監以外,其餘職位的人選皆不限於宦官,甚至大部分都是非宦官擔任的。

而西廠是明憲宗為了加強特務統治,在成化十三年(西元1477年)增設的,由宦官汪直擔任提督,西廠的權力超過東廠,活動範圍遍布全國各地,後來因為遭到反對而被迫撤銷,在明武宗正德初年短暫恢復,正德五年(西元1510年)又遭到裁撤。

此外,明武宗還在即位時設立了內行廠,最終和西廠同時裁撤。無論是西廠或內行廠,它們的組織架構都與東廠類似,組成的人員自然也和東廠一樣,並不是由宦官所組成的機構。

#東廠 #西廠 #宦官 #明朝 #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