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水稻保險的搜尋結果,共13筆
為提高稻米產業競爭力,並穩定農民收入,水稻收入保險自2022年起正式開辦,農業部也透過調查統計2025年1期作各鄉鎮市區水稻產量,發現部分地區因低溫寒害影響,造成稻穀不稔實(空包彈)導致減產,經統計有18縣市、65個鄉鎮,共約1.1萬位農民獲得出險,理賠金額達1.3億元。
受丹娜絲颱風與西南氣流強降雨影響,雲林縣有近1成尚未收割一期稻作嚴重倒伏、泡水穗上發芽,農業部陸續啟動「災害穀收購」、「清園專案」措施,不過許多稻農尚不知情,雲林縣府農業處長魏勝德18日感謝農業部救助。
受丹娜絲颱風與西南氣流強降雨影響,雲林縣仍有近1成尚未收割一期稻作嚴重倒伏、泡水穗上發芽,農業部陸續啟動「災害穀收購」、「清園專案」措施,不過許多稻農尚不知情。雲林縣府農業處長魏勝德18日感謝農業部救助。
丹娜絲颱風6日從嘉義登陸,嚴重侵襲南台灣,颱風過後豪雨不斷,導致農作物災損嚴重,菜價頻頻上漲。桃園市農業局指出,桃農批發市場16日蔬菜平均價格每公斤33.2元,相較上周上漲約15%,而桃園市一期水稻農損平均損害程度為16%,尚未達到可申請天然災害救助的20%標準。
氣候變遷不只會使台灣特有種「阿里山櫻花」面臨高度滅絕風險,也會影響農作物的產量!據最新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顯示,在暖化最嚴重的情境下,水稻產量將在本世紀末減產18%,環團憂心民生物價恐因此上漲,呼籲從源頭減少碳排,例如要求大型企業100%使用綠電(RE100)、加速淘汰化石燃料等,才能穩定物價,緩解民生之苦。
康芮颱風橫掃全台,賴清德總統與蕭美琴副總統2日分別前往宜蘭、花蓮等地視察,賴清德強調,會以「從優、從寬、從速」原則協助農民。蕭美琴則安撫災民,並表示農損有保險相關理賠、有機質肥料加碼補助等,都可協助減輕農民的損失。
台南地區一期稻作正值抽穗期,台南許多田區傳出稻熱病,引起多位民代關心,立委林俊憲與同黨籍市議員15日邀農政單位到後壁區稻田了解減產情形;林俊憲說,不只稻米,近日絲瓜也傳出農業損害,請農業部盡快掌握原因並找出改善方法。
南台灣1期稻作即將收成,但台南部分農田卻傳出稻熱病。後壁區農會10日表示,今年受冷熱交替溫差影響,平均2成的稻穗出現「空包彈」,有農民噴了6次藥都沒用,除了要求落實取樣以便獲得水稻保險理賠外,也期盼能將氣候變遷因素納入天然災害補助。對此,市府農業局將請農改場、農糧署專家評估後決定。
一期稻作即將收成,台南市今年又陸續傳出穗稻熱病,後壁區農會10日反應農民心聲,今年受冷熱交替溫差大影響,平均2成穗稻出現「空包彈」,噴了6次藥都無法解決,除要求政府落實取樣以獲取水稻保險理賠,更盼將氣候變遷因素納入天然災害補助,台南市農業局將請農改場、農糧署專家評估後決定。
台中市霧峰區2期水稻去年10月受褐飛蝨侵襲,大片稻田遭「蝨燒」枯黃倒伏,農民喊苦。台中市議員張芬郁21日分享消息,經相關單位勘查,霧峰全區減產22.7%,農業部農業金融署啟動水稻收入保險理賠,共1011位農民獲理賠、總金額2551萬,已全數入帳。
嘉義縣2023年第二期水稻經小犬颱風侵襲,產量受損嚴重,不但農民獲天然災害救助,農險基金換算後,7鄉鎮投保水稻收入保險基本險農民也符合理賠資格,另加強型有6鄉鎮獲理賠,兩項保險金額加總起來,預估合計理賠金達1457萬1018元,是水稻保險申辦以來,嘉縣理賠鄉鎮和金額最多的一次。
今年10月小犬颱風造成中南部水稻受損,16日農業部農金局正式公告,112年第2期作水稻產量調查已完成,針對雲林、嘉義縣市等6縣市核算水稻保險理賠金額,農業部長陳駿季16日到雲林縣參加活動,向大家宣布這個好消息,只要達到理賠標準,農金局就會盡速跟農民聯繫,直接把理賠金額匯到帳戶。
農委會(現為農業部)原本宣稱,水稻現金災害救助退場,並由農業保險接手,但農民如未完成投保程序,將無法獲得保險理賠,但近日農業部卻陸續公告多縣市為水稻天然現金災害救助區,形同打臉自己的政策,對此,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表示,天然災害救助辦法中提到有特殊狀況,仍可以同時啟動天然現金災害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