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減單的搜尋結果,共35筆
遊戲股第三季獲利兩樣情。鈊象海外市場授權持續成長,且匯率回穩情況下,第三季稅後純益27.92億元,創今年最高季度,年增28.48%,每股稅後純益9.9元,單季幾乎賺一股本。
友達(2409)今年第三季受匯率及面板價格之不利影響轉為虧損,雙率雙減,單季每股虧損為0.17元,止步連三季獲利。由於業績疲弱和前景不佳,短期情緒將轉趨疲軟,而年末銷售帶動最終需求仍然是關注的重點。美系外資保持Equal-weight中立觀望,目標價維持12.50元;本土法人維持Neutral中立,但目標價從13元下調至12.6元。
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1日出席亞太經合會議(APEC)第3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第一階段會議,發表講話指出,希望共建普惠包容的開放型亞太經濟。
友達(2409)周四舉行線上法說會,並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務報告。友達今年第三季受匯率及面板價格之不利影響轉為虧損,雙率雙減,單季每股虧損為0.17元,止步連三季獲利。不過今年前三季累積基本每股盈餘0.52元,仍相對去年同期的每股虧損0.61元轉盈。
度過上半年關稅之前的提前拉貨潮,LED廠第三季營收疲弱,包括富采(3714)、惠特(6706)、億光(2393)、艾笛森(3591)均繳年、季雙減單季營收成績單,宏齊(6168)、佰鴻(3031)、立碁(8111)等LED封裝廠相對突出,均年、季雙增。
加百裕(3323)自結2025年8月稅後虧損為698萬元,虧損較去年同期縮減,單月每股淨損為0.07元,加百裕積極搶攻非IT領域,希望力拼下半年能轉虧為盈。
美國加徵20%關稅、日韓競爭與台幣升值三重夾擊,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直言,這是他從業40多年來最嚴峻的一役,台灣業者只能靠自己轉型。
攸泰科技(6928)受惠海事需求提升,高毛利衛星通訊與智慧移動市場營收亦逐步回溫,帶動其6月合併營收年月雙增、達2.53億元,不過因匯率波動影響、自結獲利明顯年減,單月每股稅後純益0.32元,仍優於第一季0.23元的表現。
手搖飲集團聯發國際(2756)公布2025年6月自結合併營收1.05億元,月增7.5%、年增達91.4%,改寫歷史次高,使第二季合併營收3.02億元,季增達51.02%、年增達84.05%,改寫歷史新高。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5.02億元、年增達55.99%,續創同期新高。
國內房市在銀行放貸緊縮、央行信用管制壓抑下,購屋信心趨保守,交易量大幅萎縮,根據房仲公會全聯會針對房仲會員家數的統計顯示,今年5月底房仲家數為7,906家,半年來僅淨增加3家,相較於過去幾年每年淨增加400家以上,「細胞分裂」展店景象不再,房仲展店擴張明顯停滯。
三大法人及融資買盤,自4月底展開回補模式,推升加權指數一路攻堅,隨著指數漲多後面臨推升乏力,周線下跌191點、周K終止連四紅;此時可留意融資浮額減少、法人買盤進駐籌碼相對安定的個股,如緯創(3231)、長榮(2603)等。
除人工智慧(AI)外,「體重管理」意外成為大陸今年市場另一大商機。大陸今年「兩會」由國家衛健委提出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計畫,將全民健身、減肥推向新高度。透過機構評估包含體育、瘦身減重等市場,預計可點燃多達7兆元規模(人民幣,下同,約31.9億)藍海市場,甚至不少相關概念股近期也已起漲一波。
隨著社會經濟發達與生活水平提高,肥胖與體重過重多年以來持續對大陸民眾的健康形成困擾。近年來人工智慧(AI)科技進步神速,大陸醫療與科技界聯手建立體重管理AI大模型,借助新科技提高減重的個性化並提升診療效率與醫療品質,有效降低肥胖與過重風險的前景令人期待。
中美晶(5483)董事長徐秀蘭14日表示,太陽能本業已經成功轉型,從硬體製造公司轉為電廠、及賣綠電的公司。去年售電相關業績達到2億元,今年會超過10億元;集團轉投資公司台特化、宏捷科持續成長,今年營運一定會比去年好。
儘管各廠擴大促銷,但11月機車市場買氣不振,進一步萎縮雙減,單月領牌數6.07萬輛,月減5.16%,亦較去年同期衰退29.66%;但相較於傳統燃油機車,電動機車11月領牌7,733輛,雖較10月衰退7.47%,但較去年同期增加18.48%。
日企受到需求不佳的影響,紛紛減產因應,故au Jibun Bank日本11月份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的終值,從10月份49.2減至49,指數是3月以來最低,同時,也是連續第5個月都在景氣榮枯點50以下。
工業電腦IPC廠艾訊(3088)、新漢(8234)股價雙雙走高,其中艾訊2025年展望樂觀,獲兩家本土法人青睞,股價站穩百元關,其一首評給予Trading Buy建議,目標價給予110元;另一家同樣給予買進BUY評等,目標價更從97元調升至118元。
微星(2377)第三季營收受惠電競需求挹注寫下單季新高,但為推進AI相關產品業務、費用增加,加上業外匯損影響,單季獲利年季雙減,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2.05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63.32億元、EPS 7.49元。
電子驗證分析廠宜特(3289)董事會通過2024年第三季財報,本業獲利穩健成長,惟受業外轉虧拖累,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降至0.85億元、每股盈餘1.15元。不過,累計前三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升至3.91億元、每股盈餘5.28元,已超越2023年全年表現。
儲能及車用新產品訂單增溫,且電源連接器打入國際機器人大廠供應鏈,出貨逐步放量中,健和興(3003)自結8月營運報佳音,不僅單月營收4.02億元寫近兩年新高,另營業淨利年增率亦同步攀高至逾35%。不料遭逢匯損作梗,單月稅前盈餘不增反減,單月自結每股稅前盈餘僅0.19元,惟累計前八月自結每股稅前盈餘3.83元仍小勝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