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烏龜車的搜尋結果,共14筆
國道去年死傷及財損事故達4.6萬件,較前年微增176件,與疫前2019年相比大增1.5萬件。交通部高公局長陳文瑞接掌國道業務滿1個月,關注行車事故,為安全設5大目標,含自撞、追撞防制等,喊話打造「路安、路暢、路平」的高速公路行車環境。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2013年底實施國道ETC計程收費,通行費逾10年未調。高公局長陳文瑞接受本報專訪表示,明年底再啟動檢討,但2027至2033年將邁入興建高峰,總經費估5千億元,將成檢討挑戰。
國道公路警察局日前於臉書粉專發文指出,車輛行駛高速公路時若太貼近前車,將被「三眼魔神」全程錄影,並對超速、慢速及未保持安全距離行為開罰。警方呼籲民眾行駛高速公路時避免超速、慢速,並保持安全距離。未料,網友對此貼文反應不佳表示「烏龜車很多!麻煩抓一下」「若抓慢速車也這麼積極就好了」。
暑假到來,往東部旅遊車輛將大量湧入國道5號,因雪山隧道內禁止變換車道,常有「烏龜車」影響整體車流速度。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在雪隧內設慢速提醒,去年共發出19.4萬次示警通知,去年暑假就占4萬次,另據統計,去年雪隧內共取締606件低於最低速限車輛,高公局提醒駕駛依速限適當加速跟上前車,勿當路隊長。
國道上又見車輛阻擋救護車,一輛民間救護車出勤轉診勤務,行駛在國道內線超車道,沒想到前方遭到一輛休旅車阻擋,不管救護車鳴笛按喇叭,該休旅車就是不讓,整個過程被旁邊看不下去的民眾將行車紀錄器PO網,引發網友熱議。
國道內側車道為超車道,行駛速度較慢的民眾不得占用,以維持車流順暢,但國道公路警察局多年宣導仍有不少「烏龜車」佔用內側車道,近日國道警察直接在臉書秀出開罰烏龜車的證明,讓一票車主嗨翻,希望除了開罰外還能對烏龜車記點、扣牌。根據規定,慢速車佔用內側車道罰款3000至6000元,若造成壅塞則可開罰6000到1萬2000元。
春節連假返鄉、出遊難免遇到塞車,一名網友好奇「塞車時第一台車到底在幹嘛?」瞬間掀起熱烈討論,有苦主哀號,初三晚上7點半從台中出發回苗栗,平常不到1小時的車程,竟然開了3個小時。一票人直指是烏龜車害的,有駕駛曾親眼看過最前面完全沒塞,一台「路隊長」時速6、70,就讓後面塞死,「自己開得很舒服,完全不管後面的車。」
路隊長+檢舉魔人?有駕駛2個月前晚間開車行經國道1號北向331.2公里處時,因超車問題,遭到民眾檢舉,讓他收到一張「行駛高速公路未依規定變換車道(未保持安全間距,影響行車安全)」3000元罰單,於是,他找到當時的行車紀錄器影像,並揪出占用內線的「烏龜車」,還指出對方不僅占用內線,還刻意製造陷阱檢舉。
高速公路最內側是超車道,雖然小型車依照規定能在不堵塞的狀況下,以最高速限行駛在內側車道,但這個在台灣養成開車的習慣,到其他國家駕駛恐會出事。一名女網友近日分享,在日本自駕遊,沒想到上高速公路沒多久就被當地員警攔下來,了解後才知道在日本只有超車時才能行使用最內側車道,引起網友討論。
暑假開始,國道5號常湧現大量車流,周末壅塞仍難避免。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參考近年暑假車流狀況,預估今年暑假期間國5路段南向尖峰日為周五、周六;北向尖峰日為周日、周一,約為去年平日年平均交通量1.2至1.4倍,接近連假規模。高公局表示,去年雪山隧道慢速車示警約22萬輛次,科技執法在今年1至5月則已取締161件,提醒駕駛在不壅塞、不超速狀況下維持正常車速。
用路人走國道5號雪山隧道有時得賭運氣,看左、右哪一線沒有「路隊長」,萬一在入口就遇到了,全長12.9公里龜速,真的考驗人品。國道公路警察局公布個案,一輛自小客在雪隧裡「時速48公里」,將收到一張最高6000元的罰單。
清明節4天連假將屆,高速公路局於國道5號雪山隧道北向路段,設置慢速車示警系統,統計去年通過雪隧北向車流量約1100萬輛次,慢速車示警車約22萬輛次,高公局表示,在國道不壅塞情形下,車速每小時低於最低速限70公里的車輛,可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處以3000至6000元罰鍰。
清明連假將近,國道警在臉書「facebook」宣導國道安全車距,讓民眾有個正確的駕駛習慣,避免受罰,不過PO文一出,卻引起網友的砲轟,「我的安全距離是別人插隊的距離」、「烏龜車何時能清乾淨?抓超速又快又準」;不過,紅斑馬要呼籲的是不管別人怎麼開車,防禦駕駛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因為別人的違規造成自己的危險。
當路隊長遇到急性子會發生什麼事呢?有女子晚間開車行經國道4號時,竟遭1輛BMW車狂閃大燈,外加遠光燈直射伺候,甚至,還繞道她車前硬切並突然煞車,氣得她把影片交給國道警察,要檢舉該車嚴重違規,並說「我沒龜速,BMW你好帥,紅單適合你」;對此,網友反氣炸表示「到底是誰給你多大的勇氣佔用內線道不讓,又PO網公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