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硫代葡萄糖苷的搜尋結果,共27筆
白蘿蔔產季將至,營養師林俐岑表示,白蘿蔔有助於肝臟解毒、降低血脂與血糖,甚至減緩癌症發生率,適合涼拌、煮湯或榨汁,可於烹調時加些薑片或泥幫助消化,但脾胃虛弱、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勿吃太多,以免產生不適。
台灣每年約新增1萬7千多位大腸癌患者。一項涵蓋近64萬名參與者的研究發現,每天攝取最多十字花科蔬菜的人,與攝取量最少的族群相較,罹患大腸癌風險可以降低17%,研究更指出,每天只需攝取約20公克的十字花科蔬菜,罹癌風險便能「顯著下降」。
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初期病變常無聲無息。婦產科醫師邱筱辰表示,想要保護肝臟,可從飲食著手,除要避免食用不新鮮的食物外,她也特別推薦「4大護肝食物」,包括十字花科蔬菜、全穀類與豆類、莓果類與黑咖啡。有研究發現每天喝2到3杯黑咖啡,能降低23%脂肪肝機會與40%的肝癌風險。
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纖維和營養素,不僅是減重時期的神隊友,還能夠抗發炎、抗癌,醫師醫師李思賢指出,常見的十字花科蔬菜有花椰菜、青花苗、高麗菜、羽衣甘藍、球莖甘藍、白蘿蔔、白菜、芝麻葉、蕪菁等,不過他也提醒,這類蔬菜雖好,並非人人適合,有小腸細菌過度增生問題、甲狀腺問題的特定族群,須留意攝取量。
羽衣甘藍因營養價值豐富,在歐美被視為超級食物。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適量食用羽衣甘藍,有助調控血壓、穩血糖,一項研究更發現,糖尿病患食用12周後,能改善糖化血色素、胰島素阻抗,建議可搭配好的油脂一起吃,例如橄欖油、酪梨,以提升植化素吸收效率,但甲狀腺功能低下或在服用抗凝血藥者,食用前應諮詢醫師意見。
花椰菜是營養密度極高的超級蔬菜,在健康飲食中扮演重要角色。英國流行病學家指出,烹調花椰菜有2個小技巧,能提升營養價值,包括切好先靜置10分鐘以及使用微波爐烹調,花椰菜用微波加熱,比起快炒或水煮川燙,能更大程度保留蘿蔔硫素,甚至達到3至4倍。
提到抗癌蔬菜,很多人會先想到綠花椰菜。無毒教母譚敦慈表示,綠花椰菜的抗癌精華是在菜梗,但很多人都把它丟掉,非常可惜;營養師呂美寶也指出,綠花椰菜除花椰菜本身外,葉子、菜梗都含有抗癌營養素,能幫助肝臟解毒,「整顆都是寶。」
很多人在減重過程會遇到瓶頸。減重醫師陳威龍分享有一位40多歲的男子,在減重5公斤後,就再也減不下去,血脂還變高,經他指導,吃白肉與植物性蛋白,不要吃紅肉,與每天必吃青花椰菜,2個月後,男子不但再甩肉5公斤,血脂也降了超過3成,「青花椰菜在(減重過程)裡面,佔有很重要的角色。」
現正值高麗菜盛產的季節。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表示,高麗菜是十字花科蔬菜中的「營養明星」,食用不僅有助腸道蠕動、預防便祕與穩定血糖,對預防乳癌、胃癌等消化道癌症,也有潛在好處,建議以清炒、涼拌或蒸煮方式烹調,避免過度加熱,以保留最多營養,「我家餐桌上幾乎都有高麗菜。」
餐桌上常見的綠花椰菜,其正式名稱為青花菜。對此,營養師呂美寶強調,青花菜從葉子到梗全部都應吃完,才能獲得完整健康益處。她提到,青花菜梗富含硫代葡萄糖苷、芥子酶,有助於肝臟解毒;而葉子則含有諸多脂溶性維生素,可抗氧化。
花椰菜是公認的抗癌蔬菜,有些人會以汆燙方式來料理。不過,營養師高敏敏表示,研究發現,花椰菜水煮5分鐘,會使其中抗癌成分流失20%至30%,煮越久流失越多,若改以蒸煮方式,就算蒸20分鐘,也沒有明顯流失;另有日本達人建議用微波方式料理花椰菜,並強調會比水煮法,保留更多營養素。
「長年菜」芥菜是過年必吃菜色。專家表示,芥菜富含多元營養素,具有預防癌症、增強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潛在功效。但要注意的是,醃製芥菜與蛋白質結合後會形成亞硝酸胺,若吃過多容易誘發細胞癌變,建議可同時多吃蔬果,以避免其存留腸道而排出體外。
更年期後,若還是「梨形身材」要小心,可能是肝臟的求救訊號!一名55歲、停經三年的女性患者,因大腿與臀部脂肪囤積問題日益明顯,經女性荷爾蒙與雌激素代謝功能檢測後發現,原來是肝臟雌激素代謝功能異常。
入冬後餐桌上就很容易出現白蘿蔔湯。營養師高敏敏表示,白蘿蔔有平民人蔘之稱,食用除有助排便順暢,還因含有吲哚、蘿蔔硫素成分,有助抗發炎與保肝,她提醒蘿蔔葉不要丟,因為其中的礦物質鈣、維生素C及具有防癌功效的總多酚、類黃酮,都比白蘿蔔本身還要高。
吃十字花科蔬菜有助預防癌症廣為人知。急診醫師張適恆表示,最新研究發現,高血壓的患者食用十字花科蔬菜,比吃根莖瓜果類蔬果,更能有效降低血壓,且白天吃十字花科蔬菜,降血壓的效果,又比晚上來得明顯。研究中的十字花科蔬菜是由綠花椰、白花椰、高麗菜與羽衣甘藍組成。
白蘿蔔是冬季常用的保健食材,又有「平民人參」的稱號。營養師錢靜蓉指出,它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有助於提升免疫力、促進腸胃健康。但她提醒,4類人要謹慎食用,包括消化性潰瘍患者、腸胃敏感者、十字花科植物過敏者,以及甲狀腺功能低下者,以免產生負面影響。
癌症是國人頭號殺手。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他常被癌症患者詢問,吃什麼食物可預防或對抗癌症?他會建議多吃蔥薑蒜、五顏六色蔬果與十字花科蔬菜這3大類食物,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食用有助抗癌與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等風險,建議「每天都要吃。」
蔬菜是日常膳食必須攝取的食材,有益健康。除了攝取量,你是否知道哪些種類的蔬菜營養最豐富?美國福斯新聞網(Fox News)周二(12日)報導,美國疾病預防暨控制中心(CDC)的長期評估顯示,在台灣也稱「豆瓣菜」的十字花科水生蔬菜西洋菜(watercress)以滿分100分高居榜首。
綠花椰菜可說是超級蔬菜,營養價值極高。營養功能醫學專家、醫師劉博仁指出,它富含多元營養素,包括維生素A、C、K,以及鉀、鈣、植物化合物等,具增強免疫力、維持視力、促進心血管健康、防癌等諸多作用。但若屬於腎功能不好、腸道功能不佳、開完腸胃消化道手術,以及凝血功能異常者,食用時務必要注意。
花椰菜是大眾熟知的抗癌蔬菜。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花椰菜在還沒長大前是青花椰苗,青花椰苗所含的蘿蔔硫素,是等量花椰菜的20倍,其中又以發芽第3天的新芽濃度最高,可以是成株的10至100倍,蘿蔔硫素可降低發炎、改善消化與預防癌症,若搭配油脂一起吃,可強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