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神經細胞的搜尋結果,共126筆
有些人怕變胖,視油脂為毒蛇猛獸,避之唯恐不及。不過,食安專家韋恩表示,若未攝取充足的優質油脂,恐會影響大腦功能,致使記憶力、專注力、判斷力下降,因此不是不吃油,而是要聰明吃油,建議可選擇雞蛋、豆製品、魚、紫蘇油與奇亞籽,都是富含好油的優質食物。
阿茲海默症為大腦神經細胞退化所造成的疾病,也是最常見的失智症。最新研究發現,對於大腦已出現阿茲海默症疾病分子跡象,但尚未發病的中老年人,每天走路3000到5000步,其認知退化的速度,可延後約3年,而每天步行5000至7500步的人,可延後約7年。
便祕可能影響大腦認知功能,且國際研究指出,民眾便秘後若長期不當使用瀉藥,失智症風險比一般人高6成4。中醫師朱益智建議,民眾可適量攝取全穀類、進行瑜珈或核心運動,並避免高油脂食物,都有助於緩解腸胃不適。
空汙中的PM2.5等細懸浮微粒,不僅會傷肺、傷心。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研究發現還會加速腦神經退化,長期暴露於高濃度的細懸浮微粒者,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可高達56%,建議若要戶外運動,應避開早上7點到9點與傍晚5點到7點等空氣最髒的時段。
超重不只影響體態、外觀,還會影響大腦健康。中醫師指出,體脂肪過多時,身體會處於慢性發炎狀態,發炎因子經由血液循環影響到大腦,讓神經細胞受損,記憶力和專注力下降。許多過重的人,在中年時就出現健忘、學習力下降,甚至在處理日常生活或工作時顯得遲緩。
感覺比以前更容易變胖、疲倦、生病? 彷彿一下子老了好幾歲?可能是正值「斷崖式衰老」階段。營養師高敏敏指出,34歲、60歲、78歲是3個關鍵時間點,依序會感到容貌初步衰老、大腦與身體機能快速退化、大腦與器官加速衰老。老化雖然無法避免,但能靠飲食和生活習慣來延緩,特別是腦齡。
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腦瘤,現行手術、化療與放療雖然能延長病童壽命,但副作用極大,陽明交大生化所王琬菁、腦科所蔡金吾團隊研究關鍵發現,鎖定「細胞天線」抑制小腦髓母細胞瘤,為日後精準治療鋪路,相關成果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惡性腦瘤,長期以來對病童與家庭造成沉重負擔,目前臨床仍以手術、放療及化療為主要治療方式,但常伴隨嚴重的長期副作用,例如認知障礙及次發性癌症,現在科學家在動物實驗中找了一個極具潛力的治療標靶,為日後的腦癌精準治療鋪路。
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腦瘤,長期以來對病童與家庭造成沉重負擔。陽明交大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王琬菁與腦科學研究所教授蔡金吾研究團隊,結合小鼠與斑馬魚模型,首度揭開兩個關鍵基因TTBK2和HUWE1在小腦發育與髓母細胞瘤生成中的核心角色,找到極具潛力的治療標靶,為日後的腦癌精準治療鋪路。
陽明交大神經科學研究所團隊,成功開發出一項突破性的活體成像技術,可在大腦中精準捕捉神經細胞的放電活動,就像在浩瀚銀河中定位出發光恆星一般。這項創新醫學研發不僅解決長久以來神經科學的觀測瓶頸,更為揭開大腦運作之謎邁出關鍵一步。
長聖國際生技(6712)宣布,將併購聖展生技,跨足外泌體新藥與神經退化疾病治療領域。長聖將透過增發新股,以0.333股換聖展1股的方式,併購聖展,換股總金額約17億元,藉此充實、強化長聖產品與技術組合。
想讓大腦比實際年齡更年輕?最新研究顯示,進階版「綠色地中海飲食」相當有效。醫師鄭淳予分享研究指出,升級版的飲食法更加強調多酚攝取、高植物性飲食、低紅肉與低加工食品的攝取,能更穩定血糖、降低大腦發炎,與年齡相關的大腦萎縮速度能減少約50%。
美國最新研究指出,高齡者白天頻繁打盹或過度嗜睡,恐是失智症的警訊。研究人員透過睡眠追蹤器監測733名女性的睡眠狀態,發現日間睡眠模式改變與認知障礙有顯著關聯,研究結果有望成為失智症早期預警指標。
隨著年紀漸長,不少人會發現自己「越來越沒力氣」,提不起重物或扭開瓶蓋時感覺吃力。其實不只是高齡族群會遇到,中壯年族群若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衡,也可能出現肌肉量與力量不足的情況。
現代人追求健康長壽。一項追蹤長達18年的研究發現,經常吃綠葉蔬菜、漿果、堅果、全穀物、魚類、橄欖油這6大類食物的人,身體機能與大腦能老得慢一點,也能減少或延緩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失智症、關節炎等疾病的風險。
台中市1名50歲謝先生為公司主管,無預警罹患「早發型阿茲海默症」,令人意外的是他無家族遺傳病史,也無三高或慢性疾病,一切來得莫名其妙。醫師表示,針對輕度阿茲海默症的新療法已有新藥核准上市,建議懷疑有記憶力退化或認知障礙的民眾可盡早就醫進行評估。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神經退化疾病。最新研究發現,帕金森氏症患者能透過騎自行車,幫助修復受損神經,只需4週、12 次騎行,就能看到明顯成效。
失智症是許多家庭關注的議題。神經內科醫師鄭淳予表示,最新研究發現,長期吃麥得(MIND)飲食,大腦海馬迴硬化的風險降低22%,記憶力更佳、腦容量較大、失智風險更低,她並整理出「9大必吃麥得健腦食物」,包括全穀雜糧、莓果、橄欖油等,尤其是優質的冷壓初榨橄欖油是麥得飲食的靈魂,建議平日就要多吃,不僅護腦還護心。
現代人追求健康長壽。一項追蹤達25年的研究發現,年過80歲,但記憶力仍如50、60歲的「超級老人」,他們共同點是腦內擁有更大的內嗅神經元,這是掌管記憶的重要神經細胞,除先天基因因素外,這些長者多擁有良好社交,「超級老人幾乎不會陷入孤立」,這或許是這群人長壽與維持記憶力的關鍵。
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8日登場,從健康、食衣住行育樂、運動、財務安心到城市規畫,展出創新產品與服務。臺北榮民總醫院特別展出智慧腦情緒檢測系統,有憂鬱傾向的病患做完檢查,系統就能得知腦部異常的嚴重、判斷自殺風險,幫助醫師做出合適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