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糠榮誠的搜尋結果,共09

  • 28歲女每天必嗑鹽酥雞 1年養出大腸癌 醫揭3危險因子

    28歲女每天必嗑鹽酥雞 1年養出大腸癌 醫揭3危險因子

    都是吃惹的禍。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糠榮誠分享在同一天收治2名28歲女性,確診第3期大腸癌案例,其中1名女子,每天必嗑一包鹽酥雞,吃了1年多,就發現罹患大腸癌,另1名女子則是愛喝酒,他提醒若本身有致癌基因,又遇到腸黏膜受損,與接觸致癌物危險因子,就可能誘發息肉,甚至惡化為癌症。

  • 28歲女每天吃1物養出大腸癌 醫揭誘發息肉危險因子

    28歲女每天吃1物養出大腸癌 醫揭誘發息肉危險因子

    一名年輕女子才28歲就得到大腸癌,進一步探究原因才發現,原來她每天下班都會吃一包鹽酥雞等炸物,等於她的癌症是吃出來的。醫師提到,大腸癌主要有3大危險因子,包括致癌基因、黏膜受損及吃進致癌物,尤其當吃進致癌物跟致癌基因結合時,更會加速息肉演變成癌症。

  • 大腸癌早發現早治療! 預防必做「這」步

    大腸癌早發現早治療! 預防必做「這」步

    過去大腸癌是西方人好發的癌症,不過近年發現,亞洲人也漸漸容易罹患大腸癌,尤其台灣罹癌的人數更是亞洲第1,大約每13人就有1人是大腸癌患者。因此旺旺中時媒體集團邀請眾多醫學專家及營養師,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做好腸道保健,降低罹癌風險。

  • 7大腸癌高風險群 保健從日常做起

    7大腸癌高風險群 保健從日常做起

     「癌症」令人避之唯恐不及!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結腸直腸癌已連續15年高居癌症發生率榜首,藝人罹癌也時有所聞,其實,從生活中做好腸道保健,永保安康不是問題。

  • 好作息、定期篩檢 帶你遠離腸癌

    好作息、定期篩檢 帶你遠離腸癌

     想要擁抱健康人生、遠離腸癌,就要經常吸收好「腸」識,而關鍵在於良好作息與預防篩檢!《中國時報》1日特別舉辦「預防醫學 腸識講座」,由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賴冠宏打頭陣,以「淺談大腸癌篩檢和防治之道」為題,分享提早篩檢的重要性,得以在息肉階段斬草除根,並以多蔬果、多運動、少紅肉、少燒烤的「二多二少」法則,傳遞預防勝於治療的正確觀念。

  • 中國時報「預防醫學 腸識講座」6月1日登場

    中國時報「預防醫學 腸識講座」6月1日登場

    【台北訊】預防勝於治療,中國時報將於6月1日舉辦「預防醫學 腸識講座」,邀請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賴冠宏、三重宏仁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林峰年醫師、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暨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醫師,以及中醫診所張家榕營養師等專家到場,與民眾分享預防醫學的相關知識,為全民健康把關,活動免費報名入場,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 末期大腸癌免疫細胞治療 存活率僅提高3~5%

    末期大腸癌免疫細胞治療 存活率僅提高3~5%

     衛福部公布細胞治療數據,最大宗的大腸直腸癌,第4期病人的存活中位數為677天。專家指出,腸癌使用的免疫細胞治療,是從身體抽血,培養後打回體內,用於清理殘留的癌細胞,約可提高3~5%存活率,效果有限,由於療程動輒百萬起跳,為避免病人成冤大頭,可在2~3次後觀察癌細胞有無變小,若沒用,就別花這筆錢。

  • 決戰腸癌要趁早 專家促下修篩檢年齡、標靶藥納給付

    決戰腸癌要趁早 專家促下修篩檢年齡、標靶藥納給付

    國內大腸癌發生人數居高不下、死亡數亦排第3,2000年以來,國人常見癌症包括肝癌死亡率都已下降,大腸癌卻變化不大,原因是許多人被診斷時,多已達3、4期,錯過了及早治療、取得良好預後的機會。專家呼籲政府下修糞便潛血檢查年齡至45歲,並將第2線獨缺的標靶藥納入給付,讓大腸癌的治療能決戰1、2線。

  • 大腸癌治療 獨缺2線標靶藥 醫界盼納給付 健保多管齊下回應

    大腸癌治療 獨缺2線標靶藥 醫界盼納給付 健保多管齊下回應

     前言:國健署公布2021年肺癌首度超車大腸癌,成為國人十大癌症第一名,但兩者罹患人數差距僅有642人,過去已連續蟬聯15年十大癌症之首的大腸癌仍不可小覷。2021年仍有1.6萬人罹患大腸癌,雖然政府自2004年起補助50歲以上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盼能及早揪出病例,然而近18年來,被診斷出大腸癌的民眾約有半數都已達3、4期,錯過了及早治療、取得良好預後的機會,甚至在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中,仍獨缺二線標靶藥物的給付。 有鑑於此,中國時報與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特別於2023年10月27日共同舉辦「2023大腸癌論壇-大腸癌健保下的治療趨勢」,探討大腸癌從篩檢到治療所面臨的困境,盼在健保的大傘之下,儘可能幫助民眾得到良好的照顧。主持人:魏怡嘉(中國時報教科文主任)與談人:糠榮誠(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照元(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石崇良(健保署署長)梁金銅(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蔣鋒帆(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柯道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外科主任)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