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續創歷史新高的搜尋結果,共543筆
興櫃公司立盈環保科技(7820)受惠半導體產業旺季來臨及新產能挹注,帶動10月營收繼續向上增長,自結10月合併營收2870萬元,月增14.16%,續創歷史新高,累計前10月營收2.42億元,年增逾65%,超越113年全年營收。
富邦金(2881)10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211.0億元、稅後淨利179.2億元。累計前10月合併稅前淨利1,258.7億元,稅後淨利1,088.4億元,EPS為7.51元。富邦金及子公司富邦人壽單10月獲利均為歷年同期新高;台北富邦銀行、富邦證券單10月及累計前10月獲利皆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營收亮眼,股價今(11)日僅小漲,站回短期均線。
金融市場熱絡,台股、美股大漲且新台幣持穩,助推金控獲利大爆發,金控雙雄10月獲利都比去年同期暴增。13家金控10月獲利出爐,單月大賺737.5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78.1億元或年增105.19%,累計前十個月稅後純益5,065.36億元,扣除原新光金前六個月虧損295.47億元後為4,769.89億元,排名史上同期第三高,僅次於2024年5,369.24億元、2021年5,275.9億元。
AI發光發熱,讓上市櫃公司業績獲加持,隨著10月合併營收出爐,下半年營收步步高的個股也跟著浮出檯面,經統計,自7月至10月止,連四月營收走揚的個股共計有82檔,其中以竹陞科技(6739)最猛,已連續17個月營收走高,另連續10個月走揚的個股亦有2檔包括奇鋐(3017)和宜鼎(5289),三檔個股全靠AI發光,足見AI火力有多強。
連鎖餐飲集團揚秦(2755)董事會通過2025年第三季財報,合併營收7.84億元,季增4.65%、年增17.48%,營業利益0.82億元,季增16.23%、年增29.28%,稅後淨利0.65億元,季增22.5%、年增31.7%,全數續創歷史新高,每股盈餘1.8元。
今年以來日本股市表現突出,日股也持續創歷史新高。投信法人認為,日本股市基本面展望良好,勞工薪資有望持續調升,企業獲利上修,股市結構性改革也持續進行,日股前景持續看好,但與其他成熟市場相比,日股中單一企業的波動風險相對較高,因此選股顯得更加重要。
CCL三雄台光電(2383)、聯茂(6213)、台燿(6274)10月營收穩健。受惠AI伺服器、高速交換器與雲端資料中心需求持續強勁,三家公司營運動能均維持上行格局。
高力(8996)受惠AI伺服器散熱系統與燃料電池反應盒需求大增帶動業績成長,10月31日盤中震盪,不過收盤前出量走高,收624元,成交1,776張,籌碼上,外資連12個交易日買超。4月自低點171元起漲,10月更出現約1倍漲幅,雖近期列處置股分盤交易,回測10日線後再現漲勢,續創歷史新高,均線多頭排列。
今年以來日本股市表現突出,截至10月15日,日經225指數與東證指數分別上漲19.5%以及16.1%,漲幅超越美國標普500指數的13.42%。野村日本策略價值基金協管經理人河野光成 (Mitsunari Kawano)訪台表示,日股基本面展望良好,企業獲利有望上修,股市結構性改革持續。對於日圓匯率,他預估,近半年應落在140至155之間,到了155附近不會再繼續貶下去。
川湖(2059)將於11月7日召開法說會,市場預期獲利重返成長之外,受惠於Google調高資本支出,持續擴建算力,川湖在伺服器滑軌的超高市占率,可望雨露均霑,激勵川湖股價續創歷史新高紀錄,收盤站上4,095元歷史天價,投信法人已連續買超川湖八個交易日。
周三(29日)科技股繼續推動美股上攻。AI霸主輝達市值衝破5兆美元大關,加上國際貿易局勢出現緩和跡象,聯準會(Fed)降息預期升溫,周三美股早盤主要指數續創歷史新高,道瓊工業指數一度飆漲逾300點,突破48000點。與台股連動密切的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逾2%,輝達漲幅一度逾5%。
周二(28日)美股主要指數延續了昨日的漲勢,3大指數續創歷史新高,道瓊工業指數早盤一度飆漲逾300點。但與台股連動密切的費城半導體指數開低震盪,跌幅一度逾0.4%。
央行及各部會房市管制持續發酵,房市仍是「量縮、價盤整」格局,房市買氣延續低迷氣氛。中央銀行27日公布9月消費者貸款與建築貸款餘額,其中,房貸餘額雖續寫史上新高,但年增率僅剩5.43%,創下2023年9月以來的近26個月新低,且年增率已連12個月放緩。金管會27日公布,今年9月底國銀承做房貸餘額為11兆3,856億元,年增5.38%,年增率連12個月走降。
美中貿易磋商達成初步共識,加上美國CPI年增率低於預期,增添聯準會降息機率,帶動四大指數創高。今(27)日亞股全面走揚,台股盤中一度突破28,000點大關,日經指數盤中攻上50,000點的歷史新高,激勵在台掛牌的多檔日股ETF創掛牌新高。其中,中信日本半導體(00954)大漲近5%,成為27日表現最亮眼的日股ETF。
半導體IC測試設備廠鴻勁(7769)預計11月底轉上市掛牌,受惠市場需求暢旺,發言人翁德奎表示,受惠北美AI客戶需求暢旺,公司產能持續供不應求,將啟動四廠擴建計畫擴產因應,持續搶攻AI高功耗測試商機,毛利率目標控制在55~60%區間。
半導體測試介面廠雍智科技(6683)應邀召開法說,預期前段晶圓測試載板將持續擔當成長主動能,在規模經濟效益顯現、生產效率優化及海外市場拓展帶動下,目標2025、2026年營收均維持雙位數成長、達成連3年雙位數成長紀錄,明年毛利率亦可望優於今年。
財政部日前邀集地方政府會商統籌稅款分配方式,財政部次長阮清華22日在立法院財委會備詢,表示行政院長卓榮泰定調年底前要提出行政院版《財劃法》,目前事權部分由國發會正在研擬,一般性補助款由主計總處在調整,財力級距如果有改變,一般性補助款也要隨之調整。他說,「如果可以,財政部希望11月底前修訂版《財劃法》可以出爐。」
韓股21日開高後,指數一度漲到3,893.06點,再創新高紀錄,3900關卡近在咫尺。最後,大盤收在3,823.84點,漲9.15點或0.24%。另外,韓元走貶,外資小賣124億韓元。
台股今(21)日受惠台積電盤初衝上天價1,500元,大盤續創歷史新高、直逼28,000點關卡。生醫族群扮演盤面領漲要角,生華科(6492)挾Google AI點名新藥題材晨盤漲停開出,盤中雖打開,但漲幅仍在9%附近,帶動生醫族群全面跟漲,美時(1795)、順藥(6535)雙雙突破300元關卡,中小型個股也同步上揚,資金明顯回流推升上市、櫃生醫指數強漲1.8%、1.2%。
永擎(7711)預計第四季由興櫃轉上市,昨(20)日業績發表會也釋出對營運展望正向看法,帶動股價今(21)日勁揚逾5%,母公司華擎(3515)與和碩(4938)也同步上漲。國內法人最新報告指出,永擎受惠於AI訓練與推論需求激增、通用伺服器展望樂觀,後市正向,2026年獲利成長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