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缺血的搜尋結果,共438

  • 高雄女擅闖診間嗆醫缺錢 公審文曝光「省略很大」 網酸難怪要刪文

    高雄女擅闖診間嗆醫缺錢 公審文曝光「省略很大」 網酸難怪要刪文

    近日高雄阮綜合醫院爆發一起醫療糾紛,原因在於病患家屬沒有掛號,就擅自闖入診間要求醫師說明病情,遭到拒絕後竟惱羞嗆醫師缺錢,氣得醫師情緒失控衝出來互罵,而家屬也將影片PO上網公審,卻反遭一面倒酸爆,嚇得趕緊刪除影片,但已遭醫師提告。而該名女子PO文也曝光,網友看了傻眼批評根本是睜眼說瞎話,難怪要刪文。

  • 只刷牙不夠!常用「這個」竟可降低血栓風險

    只刷牙不夠!常用「這個」竟可降低血栓風險

    口腔清潔是每日例行公事,但你只有刷牙而已嗎?日前在「2025年美國中風協會國際中風研討會」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每週至少使用牙線清潔牙齒一次,可能與降低因血栓阻塞腦血流、心律不整引發的中風風險有關!

  • 高溫假有望?醫師曝「人體石鍋拌飯」原理:待1小時恐沒命

    高溫假有望?醫師曝「人體石鍋拌飯」原理:待1小時恐沒命

    鑒於台灣高溫天數逐漸增加,有立委提案修《氣象法》,希望將「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讓各單位可依此擬訂高溫出勤標準。對此,北市聯醫醫師姜冠宇分析,當環境接近人體的核心溫度,人體就無法散熱了,「一般來說外頭35度以上,待個一小時就要小心沒命了」。

  • 晨勃持續12小時 就醫揪出白血病

    晨勃持續12小時 就醫揪出白血病

     國內一名20多歲的男性,清晨起床後發現陰莖異常勃起,沒有性刺激也無法消退,硬度明顯且伴隨疼痛感,到傍晚仍未緩解,勃起持續超過12個小時後,決定至診所就診。醫師研判是「缺血型陰莖異常勃起」,轉診後進一步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因白血球過度增生導致血液黏稠度上升,進而阻礙陰莖靜脈回流,才引發陰莖異常勃起。

  • 打嗝不止恐是腦幹缺血警訊 醫:合併3症狀速就醫

    打嗝不止恐是腦幹缺血警訊 醫:合併3症狀速就醫

    一名年逾60歲男子因打嗝不止,之後出現劇烈眩暈並導致步態不穩,經檢查確診為腦幹缺血,屬於腦血管疾病之一。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兼任主治醫師邱詡懷提醒,若打嗝合併眩暈、步態不穩、聲音沙啞或吞嚥困難,千萬不要只以為是胃食道逆流,可能是腦幹缺血的早期警訊。

  • 順藥中風新藥 明年拚三期臨床

    順藥中風新藥 明年拚三期臨床

     晟德集團旗下順藥(6535)法說會公布急性缺血性中風新藥LT3001臨床二期結果,然法人認為缺乏統計顯著性(p值<0.05)、多國試驗提前終止樣本數過少、三期臨床規模龐大成本與時間壓力高、授權時間不明等四大理由「打臉」,讓順藥後市股價和三期臨床設計備感壓力。

  • 壓力大「血管會抽筋」醫:嚴重恐致心肌梗塞

    壓力大「血管會抽筋」醫:嚴重恐致心肌梗塞

    除了飲食習慣、血壓和膽固醇影響,壓力也是心臟病的元凶,嚴重時甚至可能誘發心肌梗塞。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團隊指出,當緊張、焦慮或生氣時恐引發俗稱「血管抽筋」的冠狀動脈痙攣,嚴重時可能誘發心肌梗塞,建議易緊張的民眾,從學會慢呼吸、固定練習、穩定作息、搭配治療等方式保護心臟,別讓焦慮變成心臟的隱形殺手。

  • AI機器人將走入家庭 陸3億人的「養老焦慮」有解了嗎?

    AI機器人將走入家庭 陸3億人的「養老焦慮」有解了嗎?

    據《虎嗅科技》公眾號報導,機器人養老的故事,已經被社交平台玩壞了。「玩不起了是不是?不玩兒了,不玩兒了!」老人在多次耍賴仍輸給賽博(cyber,意指網路虛擬)對手後,怒摔棋子轉身就走。

  • 迎再生醫療元年 加速布局 5悍將帶頭衝

     隨著再生醫療雙法將上路,法規制度成形與臨床數據累積,台灣再生醫療廠商正加速從臨床驗證、製造服務到國際授權的布局將全面啟動,並掀起生技投資熱潮,2026年可望成為「再生醫療元年」。

  • 乾癬共病連環扣!心血管疾病成嚴重威脅 發病機率多3倍

    乾癬共病連環扣!心血管疾病成嚴重威脅 發病機率多3倍

    乾癬和乾癬性關節炎是慢性但嚴重的非傳染性疾病,雖現已有新的治療方式,但由於皮膚病灶型態相當多變化,有的患者罹病到確診時間漫長,更常與心血管疾病等共病相互牽連,形成「骨牌效應」讓病況加重,讓患者在生活工作、心理甚至經濟上都易受挫。

  • 皮蛇害中風、失智 死亡風險暴增3成 醫喊快做1事

    皮蛇害中風、失智 死亡風險暴增3成 醫喊快做1事

    有些人認為得帶狀疱疹,只是皮膚起水泡、痛幾天就好。不過,一項追蹤超過上萬名長者的最新研究發現,帶狀疱疹不只傷心還傷腦,患者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29%,但若接種了疫苗,未來3年半內,不僅全因死亡降低21%,還能減少24%缺血性中風與50%血管性失智的風險。

  • 搶救腦中風 把握黃金4.5小時

    搶救腦中風 把握黃金4.5小時

     腦中風是國人死因第四名,更是造成成人失能的主因。根據統計,台灣每年近5萬人罹患腦中風,但僅不到1成能在「黃金4.5小時」內接受有效治療。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陳龍指出,中風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約5成患者在中風半年後無法自行如廁、行走或洗澡,2成需長期臥床,拖垮整個家庭照護系統。

  • 累喘又速胖 恐是心臟衰竭上身

    累喘又速胖 恐是心臟衰竭上身

     隨著人口老化及心血管疾病盛行,心衰竭已成重大健康挑戰。當心臟打不出足夠血液時,身體會逐漸出現缺氧、疲倦、水腫等症狀,就是「心臟衰竭」的警訊。國泰醫院醫師指出,心臟衰竭除了會感到累、喘,體重快速增加,也是警訊,及早察覺才能及早治療、控制。

  • 一柱擎天12小時 20歲男驚罹血癌 醫嘆難「再舉」

    一柱擎天12小時 20歲男驚罹血癌 醫嘆難「再舉」

    「一柱擎天」竟是因為得了血癌。泌尿科醫師陳毅軒分享有一名20多歲男子,清晨起床發現陰莖勃起,在沒有性刺激下,竟硬了超過12個小時而就醫,進一步檢查,確診是罹患俗稱血癌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提醒異常勃起可能是白血病等重大血液疾病的首發症狀,除可能導致永久性勃起障礙,還恐危及生命。

  • 睡醒視力模糊誤認中暑 竟是中風

    睡醒視力模糊誤認中暑 竟是中風

     50多歲黃姓男子午休醒來,突然視力模糊、頭暈,以為是中暑,就醫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醫師提醒眼球活動無力、單側眼皮下垂、看東西模糊或複視,可能是腦中風警訊,千萬不要輕忽,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 單眼模糊頭暈「以為中暑」!50多歲男竟是腦中風

    單眼模糊頭暈「以為中暑」!50多歲男竟是腦中風

    彰化1名50多歲黃姓男子上月中旬午休醒來,發現視力模糊、頭暈,因沒有手腳無力、嘴角歪斜等症狀,就以為僅是中暑而不為意,但太太覺得他右眼「怪怪的」,懷疑情況不對勁,黃男經醫院檢查,確診缺血性腦中風,醫師提醒,眼球活動無力、單側眼皮下垂、看東西模糊或複視,都可能是腦中風警訊,應盡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

  • 出生3天嬰兒罹患罕病 巧遇「稀缺醫師」修補橫膈膜搶命

    出生3天嬰兒罹患罕病 巧遇「稀缺醫師」修補橫膈膜搶命

    台大雲林分院出生的一名男嬰產檢無異常,出生後出現嚴重呼吸困難,確診「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發病率約為每2000至5000名之一,所幸號稱「稀缺中的稀缺」小兒外科醫師陳永信8月剛好到任,為出生3天的小嬰兒開刀,以縫線修補橫膈膜,術後2周順利出院,體重已從2700公克成長到4500公克,台大雲林分院今(15日)為小嬰兒慶生。

  • 去美容院洗個頭差點中風?這姿勢真的可能導致腦缺血

    去美容院洗個頭差點中風?這姿勢真的可能導致腦缺血

    平時壓力大,許多人會選擇到美容院洗頭放鬆,甚至偏愛力道強勁的越式洗髮。不過,你聽過「美容院中風綜合症」(Beauty Parlor Stroke Syndrome, BPSS)嗎?最新研究指出,頻繁在美容院洗頭,恐怕存在罕見的中風風險。

  • 腦中風黃金救援期!石崇良:把握「快快快」3原則

    腦中風黃金救援期!石崇良:把握「快快快」3原則

    「栓來速取,即時通,全台一起救中風!」為響應世界中風日,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與台灣腦中風學會今(12)日於新北市新莊體育園區林蔭大道舉辦「2025世界中風日園遊會」,號召全民提升中風防治意識。衛福部長石崇良與健保署署長陳亮妤均親臨現場,呼籲民眾掌握中風治療黃金時間,把握「快快快」3原則:快認識症狀、快撥打119、快送醫院,讓更多生命得以挽回。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