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自製戰機的搜尋結果,共27筆
印度和美國正在談判,要聯手為戰機打造發動機。由於談判面臨延誤,新德里考慮要為戰機配備法製發動機。事實上,印度打算以近200架先進戰機汰換老舊戰機。尋求提高國內國防產量。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國防大廠EDGE集團,23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防務展」(IDEF 2025)展示新研發的「Al Tariq-LR」長程精確導引彈藥,其兼具120公里射程和「射後不理」性能,體現阿聯國防產業日益增強的實力。
服役半世紀、守護我國空疆的F-5E/F「虎II式」戰機從2023年退出空防戰備第一線後,RF-5E偵察機也在今年7月4日於花蓮基地舉辦的隆重除役儀式中光榮的卸下重任;回顧F-5系列在台灣的歷史,不僅開啟我國自製戰機的濫觴,其衍生的戰機工藝更是影響深遠,並持續影響至今。
軍事網站ArmyRecognition引述多家阿拉伯媒體在6月27日的報導稱,伊朗國防部長近期訪問中國大陸,並就採購成都殲-10C多用途戰鬥機與和先進預警機(AWACS)系統,展開高層磋商。如果報導屬實,這將是伊朗在遭遇以色列的「崛起雄獅」(Rising Lion)行動,北部區域失去制空權之後,伊朗試圖重建空軍的嘗試。
印巴空戰,印度法製飆風戰機遭擊落,巴基斯坦外交部長說,擊落飆風的是購自中共的殲-10CE戰機,引起高度關注;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說,這種戰術叫「A射B導」,應是殲-10CE發射射程達200公里的霹靂15空對空飛彈,再由空中預警機導引擊落飆風,代表巴國空軍平常已練好這套組合訓練。
雖然中國大陸有各種大型戰機,包括Su-27系統的殲-11、殲-11B、殲-15、殲-16與Su-30MKK和Su-35,還有號稱具有匿蹤效果的殲-20也很有話題性。不過中共自行設備與量產的殲-10輕型戰機才是真正的絕對主力,數量最多,部署地方也最廣,這與它的自製率高,以及操作成本較低很有關係。
印巴空戰,印度法製飆風戰機遭擊落,巴基斯坦外交部長說,擊落飆風的是購自中共的殲-10CE戰機,引起高度關注;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說,這種戰術叫「A射B導」,應是殲-10CE發射射程達200公里的霹靂15空對空飛彈,再由空中預警機導引擊落飆風,代表巴國空軍平常已練好這套組合訓練。
日本共同社報導,由英國、義大利與日本組成的研發團隊,正在開發新一代戰機「全球作戰空中計劃」,縮寫為GCAP。這僅是計畫名,而不是戰機真正的編號與名字。防衛省內部會議有一意見主張,將新戰機取名「烈風」。在二戰時期,「烈風」就是「零式」的後繼者,這個名字將令各界印象深刻,但是爭議也不算小。
南韓「國防科學研究所」(ADD)25日推出名為「低觀測性無人僚機系統」(LOWUS)的新型無人戰鬥飛行載具,未來將作為忠誠僚機,執行「有人/無人組合」協同作戰任務,維繫南韓空中作戰優勢。
就在美國總統川普證實,要加強對印度軍售,為最終提供新德里F-35隱形戰機鋪路後,俄羅斯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FSMTC)局長舒加耶夫(Dmitry Shugayev)說,印度正在評估俄羅斯的提議,考慮在本土製造蘇(Su)-57「惡棍」(FELON)5代戰機。
華府正提議要賣印度F-35隱形戰機,這在美國總統川普與印度總理莫迪的聯合記者會上獲得證實。
空軍清泉崗基地1月21日上午驚傳重大意外,一名胡姓女機工長在執行IDF經國號戰機地面檢修作業時,不幸遭戰機進氣口吸入,頭部遭削破當場罹難。此事件震驚各界,也讓外界質疑地勤作業安全規範是否落實。目前軍方已成立專案小組,進行全面調查釐清事故原因。
土耳其在展望未來之際,希望包括自製「可汗」(KAAN)隱形戰機在內,能為旗下空軍配備多達4種不同的4.5代和5代戰機。
中國航展12日正式在廣東珠海登場,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瀋陽所首席專家兼科技委主任王永慶說,新公開的殲-35A隱形戰機可以提升國家綜合作戰能力,進一步支持國家發展和人民繁榮。
民眾爆料某位漢翔公司工程師的公開社群帳號,內容多次分享包含國機國造的高教機及下一代戰機的工程機敏資料,應為研發過程的工程分析,另還將機密檔案攜出公司,由於漢翔員工在入職時皆有簽訂保密切結書,對於資安保密非常落實,本起事件恐有洩密之嫌。
軍聞網站「Breaking Defense」26日報導,南韓國防工業大廠韓華公司,在英國范保羅航展上,展示一款戰機發動機模型,展現韓華對自研發動機的企圖和能力,並有望將之裝備於南韓自製KF-21戰機上。
韓國國防公司韓華集團(Hanwha)在英國法茵堡航空展(Farnborough Air Show),推出自製軍用渦扇引擎原型設計,目標在10年內裝入KF-21戰機的改進型, 甚至成為船用燃氣輪機的基礎,進一步提升韓國軍事武器的自製率。
IDF是自製防衛戰機的簡稱,之下分成4個專案,發展引擎的「雲漢」、設計機身的「鷹揚」、發展航電的「天雷」、相關武器飛彈的「天劍」。
IDF是漢翔公司的主力產品,多年以來,漢翔公司仍然持續推進IDF的改良與升級的可能,這是IDF升級的「翔展」計畫、勇鷹教練機計畫。
今年是IDF經國號原型機首飛的35周年,當年,空軍試飛官吳康明上校,駕駛IDF經國號戰機原型機(編號10001)成功完成歷史性首飛,是中華民國航空發展史的重要里程碑,如今經國號戰機仍然是空軍的三代主力戰機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