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華語教學的搜尋結果,共48筆
為推動國際教育交流並引領華語教學創新,桃園市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在教育部「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支持下,與越南姐妹校雒鴻大學攜手合作,展開為期一個月的海外實習計畫。元智大學表示,這次合作結合AI科技與華語教學,讓越南學生體驗全新的學習模式,開啟語言教育數位轉型的新篇章。
桃園市元智大學耗資千萬改建的專屬華語教學區正式啟用序幕,22日舉行華語中心落成典禮,由廖慶榮校長、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侯佳齡局長,以及多位中小學與高中校長共同出席,見證元智大學在推動華語教育與國際交流上的重大成果。
由國立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指導教授李瑄及7名學生組成的國際志工團,日前跨足馬來西亞砂拉越服務,於詩巫公教中學及多所華文獨立中學開設長達1個月的語言課程、文化體驗及創意手作活動,受惠人數超過千人,廣受當地師生熱烈迴響,為台馬文化交流再添新頁。
針對全台大學華語教師勞動條件惡化現象,高教工會於今(19)日召開記者會,提出嚴正抗議。工會指出,多所大學仍採用3個月一聘甚至1個月一聘的短期契約,且不少學校沒有幫華語教師提撥勞工退休金,如聘任契約中斷,將無法累計年資和特休假,教師權益嚴重受到侵害,全台以崇右影藝科大勞動情況最為惡劣,要求立即改善,否則將提檢舉。
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持續推動AI與語文創意整合教學,展現人文學科在科技時代中的嶄新價值。五洲製藥深知人文教育在AI時代的重要性,今年持續支持114學年度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新生成績前8名者,每人頒發1萬元獎學金,表彰優異表現並激勵學習動力,透過獎學金幫助學生培養語文素養與AI創意思維。
桃園市中原大學致力於培養兼具專業素養、國際視野與社會關懷力的青年學子。2025年暑期「人文與教育學院」推動三項實踐計畫,應用外國語文學系、應用華語文學系與師資培育中心分別運用語言與教育專業走出教室、走進世界,不僅回饋在地社會,更實踐跨文化語言教育的理想,落實中原大學「做中學、學中用」的教育精神。
大葉大學華語教學中心暑期舉辦「越南胡志明市國際高專華語短期研習團」,結合華語學習與文化體驗,餐旅管理學系林言叡老師指導學生製作「酥脆白玉蝦仁捲」,透過台灣料理實作,加深學生對台灣飲食文化的理解。烹飪課由餐旅系林言叡老師指導,他表示,「酥脆白玉蝦仁捲」的材料包含黃豆皮、蝦仁、培根、豆腐等,沾濕粉油炸後撒上香菜提味,其中香菜是台灣料理的特色元素,透過這道菜,學生可以更認識台灣的飲食文化。
開南大學應用華語學系28日盛大舉辦創系以來首場畢業戲劇公演《未送出的信》。這齣劇本由40位來自越南與日本的國際學生一手包辦編、導、演,劇情細膩描繪一對因家庭暴力而分離的大學戀人,多年後重逢並重拾情感,傳遞「愛要及時、困境中要勇於求助」的溫暖訊息,現場觀眾無不為之動容。
曾任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助理教授的邱姓女子,因學校於2023年12月間開會審查她的教師升等案件,邱女明知會議不公開,但為了探知會中討論內容,事先將攝影機藏在會議室內水槽櫃下方,竊錄會議內容,由於隔天邱女對會議內容知之甚詳,引發與會委員起疑,清查會議室後,發現竟藏有攝影機,遂報警處理,台大事後對邱女提告,台北地檢署10日偵查終結,依妨害祕密罪起訴邱女。
曾任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助理教授的邱姓女子,因台大2023年12月開會審查她教師升等案件,邱女明知會議不公開,為探知會中討論內容,事先將攝影機藏在會議室內水槽櫃下方,竊錄會議內容,由於隔天邱女對會議內容知之甚詳,引發與會委員起疑,清查發現會議室藏有攝影機後報警,台北地檢署10日依妨害祕密罪起訴邱女。
為持續拓展臺美教育交流,教育部委由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與學術交流基金會(Fulbright Taiwan)合作,於3月14日在臺北文創(松山文創園區)辦理「2025臺美國際事務主管圓桌交流會」,有美國16所大學及我國40所大學包含正副國際長、組長、主任等負責國際教育事務之主管及行政人員共計近70名代表參與,就雙邊學術與研究合作經驗交流與意見分享。
繼2024年獲教育部認可,升格為雙語標竿大學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再創新紀錄!根據教育部統計處113學年度數據顯示,臺師大境外學位生佔校內總學生人數12.05%,躍居全臺國立頂尖大學中境外學位生佔比最高的高等學府。而僑生佔比保持連續多年第一,今年又較前年更提升為6.65%。這項亮眼成果不僅展現臺師大在國際招生與多元文化交流上的卓越表現,也凸顯學校長期推動國際化政策的成效。透過雙語教育、跨國合作計畫及完善的境外生支援機制,臺師大正穩步邁向全球化學術殿堂,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子。
教育部統計113學年度數據顯示,國立台灣師範境外學位生佔校內總學生人數12.05%,目前突破1700人,躍居全台國立頂尖大學中境外學位生佔比最高的學校。而僑生佔比保持連續多年第一,今年又較前年更提升為6.65%,繼2024年獲教育部認可,升格為雙語標竿大學後,台師大再創新紀錄。
為進一步推廣臺灣華語文教學,國立臺灣文學館 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攜手合作,正式推出兩本全新華語教材:《臺灣文化教材》與《臺灣文學讀本》。這不僅是華語學習界的一大突破,更為全球華語學習者提供了一扇深入理解臺灣文化與文學的新窗口。為讓學界與教育界深入了解新教材,「基於臺灣文化特色的華語文教學研討會」 將於 2025 年 2 月 21 日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舉行,邀請學者、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華語教學如何結合臺灣文化,進一步提升學習體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迎來70週年慶,2月17日至18日舉辦「臺歐澳研討會」,邀集來自捷克、德國、羅馬尼亞及澳洲等七所姊妹校的20位學者,聚焦數學、物理、化學、地球科學與校務行政五大領域,深度促進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
高教資訊平台「大學問」依照統計發現,高中生選擇文組科系包括文史哲和外語學群的考量,更重視實務應用、國際視野和跨學科的特色,而2024年度高中生最愛文組科系,包含台大、政大、台師大、成大等人文社會科學和外語學群系科完整的大學;另外,緊扣生命禮儀師因高齡化社會的需求增加,南華大學生死系也獲學子青睞。
台灣華語文教學領域的年度盛事,「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日前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召開,緊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華語文年會與研討會主題為「華語文教學的創新與永續發展—AI.僑教.跨領域.全球連結」,聚焦探討華語文教育的永續發展,以及國際間華語文學習的需求,特別是如何在全球化及科技迅速變革的背景下,對於AI工具應用於教育的熱烈討論,與會學者都認為,推動華語教學的創新及永續發展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東海大學華語教學中心迅速崛起為中部優質華語文教育機構,成為中部地區語言學習者的首選,以創新教學環境與卓越師資,成功結合華語教育與文化交流,吸引來自全球的學生。
為推廣華語學習與文化交流,東海大學與菲律賓法蒂瑪大學(Our Lady of Fatima University)攜手,展開為期10天的「華語文化暨生態永續營」,透過沉浸式課程結合華語教學、台灣文化及永續發展理念,深化兩校合作,共同打造教育與環境的永續未來。
在台美教育倡議、行政院「華語教育2025計畫」架構下,今年已選送我國147位華語師資赴美教學,2024年全美外語教學協會近日於美國賓州費城會議中心舉行,教育部補助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統籌策展,持續與相關單位合作推廣台灣華語文學習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