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行人事故的搜尋結果,共194筆
為維護行人通行安全,桃園市楊梅警分局自11月份起執行「行人交通安全大執法」專案勤務,針對「車不讓人」及「行人違規」等行為加強取締,期望透過嚴正執法與強化宣導,提升民眾正確用路觀念,進而有效降低行人事故及死傷情形,營造更安全的道路環境。
為展現對行人交通安全之重視,落實行人通行權益之保障,桃園市警察局平鎮分局自今年11月1日起至11月30日止,將依據轄區交通特性,針對易肇事及違規熱點路口,縝密規劃專案勤務,強化取締「車輛不禮讓行人」、「行人違規」等違規行為,以具體執法行動,彰顯維護行人安全之決心。
萬聖節作為最受歡迎的節日之一,舉辦期間各地都會有熱鬧的慶祝活動。然而,在歡樂氣氛的背後,萬聖節其實潛藏著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憂;根據《The Conversation》的文章指出,美國約有44%的萬聖節相關傷害竟來自「南瓜雕刻」。
時序入秋,民眾容易聚會飲酒,桃園市警察局為展現酒駕零容忍執法決心,今年10月執行「酒駕大執法」專案勤務,加強執法強度與密度,統計酒後駕車交通事故減少26.22%。警方表示,11月將接力「行人交通安全大執法」,提醒民眾注意。
桃園市為愛勇敢文教協會舉辦的「2025有愛無礙親子FUN派對」訂於雙十國慶期間11、12日等兩天午後,於桃園藝文特區廣場盛大登場!現場節目有泡泡達人互動秀、川劇變臉秀及慈文國中管樂團等豐富的舞台活動,還備有泡泡池、氣墊城堡及水池供親子同樂。
桃園市為愛勇敢文教協會舉辦的「2025有愛無礙親子FUN派對」於雙十國慶11、12日午後於桃園藝文特區盛大登場,現場有泡泡達人互動秀、川劇變臉秀及慈文國中管樂團等豐富的舞台節目,還備有泡泡池、氣墊城堡及水池供親子同樂,桃警除派員協助周邊安全維護及交通疏導外,也趁機針對「車輛慢看停 行人安全行」及「人本交通 停讓文化」等主題加強交通安全宣導。
為洗刷「行人地獄」惡名,各縣市近年設置保護行人的「行人庇護島」,卻頻頻成為車輛自撞的高風險點,安全性引發質疑,甚至被酸「三寶篩檢站、三寶探測器」。不少長者也坦言:「島上太窄,車子又衝過來,不敢走。」
路口危機四伏!基隆市警局交通隊公布最新統計,今(114)年1月1日至9月25日止,全市已發生高達155件行人交通事故,分析原因驚見,其中多達55件是因駕駛行經路口時,在行人穿越道前未減速停讓所釀禍,占比超過35%,顯示路口已成行人地雷區。
社團法人台灣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TBAF)日前舉辦2025「我宣誓」及「我看得見您您看得見我」守護安全活動,並再度邀請臺北市政府共襄盛舉,持續推動「不酒駕 我行」社會倡議,以實際行動宣誓對交通安全與責任飲酒的堅持。
9月為全國「交通安全月」,今年主題為「人本交通、停讓文化」。桃園市大溪警分局於13日上午進入陸軍龍華營區,利用懇親會時機針對官兵及家屬辦理交通安全宣導,透過互動及案例分享,加深官兵對「路口停讓行人」與「防禦駕駛」的認知。大溪警分局表示,統計顯示大溪警分局今年1月至9月2日轄內發生A1死亡及A2受傷交通事故共1245件,較去年同期減少79件,行人事故也下降8件,顯示在強化執法與多元宣導下,交通安全已有改善趨勢。
夜間視線不良常是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基隆市政府為降低易肇事路口的事故發生機率,確保行人安全,近期向中央爭取經費,在市區5處易肇事路口完成行人專用照明,透過燈光及色彩的變化,讓來往的駕駛人能夠清楚看到行人的位置,進而降低行人事故發生機率,提升安全性。
9月為「交通安全月」,今年主題持續為「人本交通、停讓文化」,桃園市平鎮分局統計今年1月至8月31日,轄內共發生A1類死亡事故及A2類受傷交通事故共2172件,較去年同期減少304件;其中行人事故419件,也較去年同期下降66件。平鎮分局表示,將強化執法與多元宣導的努力下,交通事故及行人事故均呈下降趨勢,民眾守法意識逐漸提升,整體交通安全狀況已逐步改善。
為響應全國交通安全月,桃園市中壢警分局推動「人本交通—停讓文化」,透過官方網站與臉書粉絲專頁進行全面性宣導, 深化「車輛慢看停,行人安全行」的理念,在轄內易發生酒駕場所停車場出入口,設置防制酒駕宣導看板及行人安全告示,期盼共同建構友善且安全的交通環境。
基隆市政府2023年1月啟動「行人友善」政策後,去年11月推出「行人有序」策略,鎖定行人違規樣態宣導並開罰。今年2月起執法至8月底共取締4739件行人違規,基隆市警察局交通隊表示,行人違規最多路段集中在車站、醫院、市場周邊。
基隆市政府繼2023年1月推動「行人友善」政策後,去年11月啟動了「行人有序」政策,鎖定基隆市境內的行人違規樣態宣導並開罰。今年截至8月底為止,已經取締4739件行人違規,基隆市警局交通隊表示,行人違規最多的路段,集中在車站、醫院、市場周邊。
台中高齡者交通事故受傷人數3年來翻倍暴增,市議員陳俞融表示,去年高齡者交通事故中,汽機車占比逾75%,但市府「路老師」道安宣導卻「抓錯藥方」著重行人。交通局長葉昭甫指出,要降低高齡者汽機車事故應回歸制度面,比如考照加嚴等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台中市高齡者交通事故受傷人數3年來逐年攀升,市議員陳俞融表示,根據市警局統計,去年高齡者交通事故,汽機車占比超過75%,行人僅占5.4%,但市府「路老師」道安宣導卻只重行人,「抓錯藥方」恐緣木求魚。交通局長葉昭甫指出,要降低高齡者汽機車事故發生率仍要回歸制度面,比如考照加嚴等政策才是根本之道。
汽機車駕駛人未禮讓行人罰6000元,一名網友日前收到罰單,只見斑馬線上有行人正在過馬路,但他仍繼續駕駛,被開罰後直喊「太扯了啦!」許多網友忍不住吐槽,「哪裡扯?你就真的沒禮讓行人啊」;也有駕駛抱怨,很多行人看到車子要開過去,就在斑馬線上突然跑起來,被檢舉就中招。
台南市今年1至5月的30日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較去年同期暴增35.2%,市府將以提升路段口安全、強化速度管理、強化風險教育為重點,持續推動交通安全3E策略,並鎖定路口不停讓行人、非號誌化路口未依標誌標線號誌停車再開、人行道違規(臨時)停車、道路障礙等4大違規加強執法。
交通部統計,台南市今年1至5月的30日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幅高達35.2%。市府交通局進一步分析,高齡交通事故以機車事故最多,行人事故居次,將持續推動交通安全3E(教育、工程、執法)策略,並鎖定「路口不停讓行人」、「非號誌化路口未依標誌標線號誌停車再開」、「人行道違規(臨時)停車」、「道路障礙」等4大項目持續加強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