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被下修的搜尋結果,共17筆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昨日午後溢流,洪水傾洩釀成嚴重災情,搶救工作持續進行中,但最令外界不安的,今(24)日上午一度傳出「14死、124人失聯」,消息震驚全台;然而,到了下午5時,光復鄉前進協調所卻公布最新數字為「9死、17失聯」,死亡竟「被下修」、失聯更是「瞬間驟減」,彷彿人數在洪水中神秘蒸發。
本周是「超級央行周」,美國聯準會(Fed)、英國央行、日本銀行(BOJ),以及我國中央銀行等主要經濟體都召開貨幣政策會議,討論最新利率方向。會議結果實際上一點都不「超級」,都還是在市場的預估之內:聯準會於美國時間9月17日宣布調降基準利率1碼,聯邦基金利率調降至4%~4.25%,為2024年12月以來首度降息;而其他央行也可說多在意料之內,沒有調整任何政策。
據統計,9月是唯一上漲機率低於50%的月份,也只有僅30%,其中平均跌幅1.6%,更是全年最差,然9月開局第一周台股通過利空測試,大盤力穩24,000點之上,本周有機會再度對歷史新高點24,570點發起衝擊;本土投顧機構認為,「台股還有落後補漲空間」,亞洲主要股市今年都漲了一輪,相較之下,台股還沒有表現機會,聯準會(Fed)極可能啟動降息,資金瘋狗浪可期。
歐洲股市正迎來新一波投資機會,隨著川普政府與歐盟就關稅問題達成原則性協議,加上歐洲經濟數據逐步改善,過去因歐債危機、俄烏戰爭而受到冷落的歐股,再次躍升為投資人關注焦點。
計算到五月28日的那一周,日本股票型基金創近18年以來,單周最大資金流出金額。分析師表示,那是因為受到川普新關稅政策的影響,一度大幅下修的日股已逐漸反彈並收復跳空缺口,獲利了結賣壓因此出籠,還有對日企未來的獲利潛力,抱持謹慎的看法。
微軟、亞馬遜相繼傳出調整AI伺服器投資計畫,讓原本火熱的AI市場籠罩陰影,惟谷歌卻釋出AI業務高成長、資本支出展望正向的訊號。
美重量級企業財報密集公布,預期首季美股企業利潤成長7.3%,2025年各季獲利成長普遍被下修,儘管市場預期下半年美企業獲利可望回升,並呈現雙位數成長,但是川普上任後的政策不確定性,除了推高通膨,也使就業市場轉向疲弱,美國經濟衰退機率升高,美國企業獲利將持續向下修正。美股四大指數25日開高後拉回修正,台指期夜盤呈現狹幅震盪走勢,盤中上漲3點,暫報19,876點,成交口數約3.37萬口。
行政院會今(24)日通過規模4100億元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強調,如果特別條例與預算盡快實施,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符合國際貨幣基金(IMF)所預估的2.9%,說不定會更高。
恐慌指數波段大降近3成,帶動資金重回科技基金等成長題材。投信法人表示,著眼經濟維持擴張,加以資訊科技產業今、明兩年獲利成長率居各產業之冠,在基本面優勢加持下後市仍看好,遇行情修正建議可透過科技基金擇優布局。
今年來全球股市逆風,導致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規模下滑、績效翻黑,但看好AI趨勢等長線成長題材機會,國人持續透過定時定額進場布局,帶動美股及科技股票型基金定時定額逆勢增溫。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2月底止,聚焦全球或區域的科技股票及美股基金,今年來定時定額人數及筆數皆有較突出成長。
台灣能源政策備受各界討論,歐洲商會(ECCT)20日發表2025年建議書「建構 2050新台灣:共創願景」,直言台灣面臨再生能源開發緩慢、天然氣發電廠延宕、核能政策不確定性等能源政策挑戰,但朝野未解決爭議,已威脅經濟發展,建議台灣應訂明確淘汰核電路徑或核能延役計畫。
台灣能源政策過去備受在野批評,歐洲商會(ECCT)20日發布「建構 2050 新台灣:共創願景」建議書,其中在能源議題上,ECCT點出台灣再生能源開發進展緩慢、天然氣發電廠建設延宕,以及核能政策的不確定性等缺失,政府和立法院未能解決台灣能源政策問題,已經開始威脅到台灣的經濟發展。ECCT強調,台灣是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等產業的發展重鎮,地位格外重要。
總經與市場觀察:本周台股相繼創下單日漲點、跌點最大紀錄,5日大跌1,807點的主因,一是美國7月新增就業人數驟降至11.4萬,低於預期,並且此前兩個月的數據也被下修,失業率意外連續第四個月攀升,達到4.3%,創下近三年來最高水平,引發市場擔心美國經濟已經陷入衰退。
經濟數據拉回影響,市場風險情緒受壓抑,致使風險債短線上陷入盤整,統計上周截至6月26日,投資級維持淨流入且動能放大至18.4億美元,新興市場債轉淨流入7.9億美元,非投資等級債持續淨流出3.6億美元。
以技術面來看,道瓊工業指數這波並未跟隨其他美股指數創高,表現較為遜色,目前位於短中期均線糾結位置,呈現震盪整理走勢,近期拉出連續三根高過高、低不破低的紅K棒,有轉強跡象,短線有機會再攻。
經合組織(OECD)周四上修全球經濟展望,稱美國經濟活動強韌,使全球經濟成長速度快於幾個月前的預期,此外,通膨與眾央行目標趨於一致的速度也比預期快。
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研究員安東尼(E.J. Antoni)表示,全球正意識到一個嚴重的現實,即美國聯邦政府可能很快就無法償還其債務。美國財政狀況惡化速度驚人,美債信評先後被下修,這對於數千萬美國納稅人和世界各地的國債持有人,包括擁有退休基金的人來說非常危險。美國國債目前突破1069兆新台幣,須償還的利息已經超過31.74兆新台幣,而且不包含本金,也不是繳完1輪利息就沒了。他認為,拜登政府消耗資金的速度連路邊的醉漢都會感到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