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跨科的搜尋結果,共301筆
熬夜刷手機,小心傷腦。大陸一名30歲張姓男子,白天在工廠工作,閒暇時常熬夜打遊戲至凌晨,日前他突然高燒、說話含糊,送醫確診是「病毒性腦膜炎併腦炎」,雖經治療挽回性命,但腦部嚴重受損,智力退化至相當於3歲孩童的水平,語言及肢體功能也大幅退步,無法自理生活。
11月10日是「國際神經內分泌腫瘤日」,今(7)日綠委劉建國與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關懷協會共同召開記者會,期盼能提高社會大眾對「神經內分泌腫瘤(NET)」的認識,呼籲衛福部健保署儘速將新型治療藥物納入健保,減輕病友沉重負擔,避免台灣病友仍需跨海求醫的困境。
為配合健保署政策推動,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實施「門診抗生素注射治療計畫」(Outpatient Parenteral Antimicrobial Therapy, OPAT),讓需長期靜脈注射抗生素的患者能於門診注射後返家休養,不僅降低住院期間交叉感染的風險,也大幅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在今年中秋連假時,臨時接獲因腹痛被診所緊急轉送至急診的33歲范姓孕婦,經醫師評估為子宮外孕合併內出血,若不即時處置,恐有生命危險;最後在醫師與藥師的無縫接力合作下,成功脫離險境,院方今(6)日特別提到,范女回診追蹤時語氣明顯輕鬆許多,分享目前努力調養身體,盼望有朝一日能再次迎接新生命到來。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5日表示,AI成這個世代的關鍵詞,據統計今年全球創投資金流入AI相關領域規模超過1,900億美元,反映結構變革正在進行,橫跨科技、金融、物流、醫療和智慧製造等領域。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神經外科近日成功為一名高齡 100 歲的李姓男性患者完成「急性硬腦膜下出血」緊急手術,這名百歲翁在家中不慎跌倒後,出現意識改變、頭痛及肢體無力等症狀,家屬緊急送醫,經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側顳頂葉有大量出血,並造成顱內結構中線偏移,情況相當危急,豐原醫院副院長張正一帶領跨科團隊,經過完整評估後,立即施行「開顱減壓合併血腫清除術」,並同步置入顱內壓監測器,以便術後即時監控顱內壓變化,手術過程順利,患者康復情況良好,已平安出院。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整形外科顱顏團隊,在盧亭辰醫師帶領下今年夏天正式展開唇顎裂手術服務,迄今已順利完成兩例唇裂手術與一例顎裂手術,象徵台中地區顱顏醫療正式邁入新紀元。其中一位單親媽媽獨自扶養四個孩子,原本為手術奔波焦慮,如今只需30分鐘車程就能完成手術,讓寶寶能在家附近治療,心裡踏實許多;另一位大里寶寶於產檢即發現唇顎裂,由婦產科和顱顏團隊提早介入,出生後立即安排評估與手術,讓家屬感受到「從產檢到手術」的一條龍式照護。
一場跨越百日的生命接力,在義大醫療團隊的專業與愛心守護下,寫下了動人的新生奇蹟。一名出生不久的男嬰,因罹患腸病毒重症導致多重併發症,病情一度危急。歷經敗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及腸胃道出血等重重關卡,在義大醫療跨科團隊日夜不懈的照護與搶救下,最終成功脫離險境、康復出院,重回父母的懷抱。
宜蘭縣政府推動「青年培力志願服務及社會參與推廣計畫」,鼓勵青年以創意和行動投入社會服務,今年以「熱血,宜志通過」為主題的成果展,今(28)日起在羅東文化工場文化客廳登場,展期至11月4日,展出多組青年團隊以行動實踐的成果,代理縣長林茂盛邀請民眾一起見證宜蘭青年用熱情點亮地方的力量。
年末將至,正是規畫職涯、尋找新工作的黃金時機!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11月推出9場大型現場徵才活動,從桃園、新竹一路延伸至苗栗,邀集超過200家企業、釋出上萬個職缺,橫跨科技、製造、服務、餐飲與醫美等產業。桃竹苗分署表示,桃園首場於7日登場,邀集50家企業、釋出2700個職缺,提供多元就業機會。
因應國內邁入超高齡社會,苗栗縣政府積極推動全齡友善職場,首次辦理「中高齡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計畫,22日在縣府舉行首屆認證發布會,公開表揚12家通過認證的友善企業。這些企業橫跨科技製造、醫療服務、零售便利與食品業等產業,展現地方產業界在打造友善就業環境上的具體行動與創新作為。
中華電信高速5G正在實現未來新醫療!透過全台布建綿密的5G高速網路及雲端整合能力,自主開發Web-based的SynDr.遠距醫療平台,多元視訊功能串接各醫療院所的院內系統後,能將偏鄉、巡迴醫療現場影像及量測結果即時傳送後端支援醫院,實現在地就醫治療。
2025長庚醫學週今日(16)正式展開,舉行公共議題論壇,聚焦「癌症篩檢、健保政策優化、跨科整合照護」三大亮點,展現癌症防治成果。長庚近5年五癌篩檢陽追率全面突破9成,發生及死亡率最高的肺癌更達近100%;同時透過AI導入、11科跨科整合、發展免疫治療等,打造堅實團隊。
為緬懷創辦人王永慶先生的卓越願景,並勉勵長庚人持續追求創新與卓越,長庚醫療體系每年舉辦「長庚醫學週」,作為體系最具代表性的年度學術盛會。今年邁入第十七屆的2025長庚醫學週,於10月16日至19日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盛大舉行,主題為「癌症醫學領航:創新、挑戰、卓越」。為期四天的活動吸引超過2500位國內外醫療專家、學者及青年研究者齊聚,深入探討當代醫學教育、癌症治療、實證研究與智慧醫療等前沿議題。
台大雲林分院出生的一名男嬰產檢無異常,出生後出現嚴重呼吸困難,確診「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發病率約為每2000至5000名之一,所幸號稱「稀缺中的稀缺」小兒外科醫師陳永信8月剛好到任,為出生3天的小嬰兒開刀,以縫線修補橫膈膜,術後2周順利出院,體重已從2700公克成長到4500公克,台大雲林分院今(15日)為小嬰兒慶生。
全台透析患者近9萬人,其中半數有骨質疏鬆,一旦發生髖骨骨折,10年死亡率幾乎高達100%,及時找出風險,提早預防將是關鍵。三總今(15日)正式發表全台首創「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可即時預測血鉀異常、貧血或骨質疏鬆等,還能設置開藥提醒,即時查詢其他科別的醫療處置。
智慧科技加持,創新醫療更具前瞻性,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表示,近年持續擴大智慧醫療的研發與落地,已為中華電信帶來穩健但仍屬早期的營收貢獻,營收每年穩定成長,主要來自SynDr.遠距醫療視訊平台之專案與維運、在宅照護/AIoT量測串接、雲端與專線服務。
0923花蓮洪災重創光復鄉,泥濘覆蓋街道與住家,水電設備受損,居民生活陷入困境。公東高工各科師生主動犧牲假期,分工合作進駐災區,化身「災後修復隊」,而電機科師生逐戶恢復水電,成為災民口中的「水電超人」。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斗六院區8日舉行「器官移植醫學中心」揭牌典禮時,院方強調,隨著5大醫療支柱的全面建置完成,雲林分院已具備醫學中心級的照護能量。2025年起雲林分院也正式升格為準醫學中心,器官移植醫學中心的成立,除象徵雲林分院醫學中心級照護能量的實現,也完善雲嘉南地區的器官移植服務。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斗六院區8日舉行「器官移植醫學中心」揭牌典禮,強調隨著5大醫療支柱的全面建置完成,雲林分院已具備醫學中心級的照護能量。2025年起雲林分院正式升格為準醫學中心,「器官移植醫學中心」的成立,象徵雲林分院醫學中心級照護能量的實現,更完善了雲嘉南地區器官移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