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身體評估的搜尋結果,共11筆
遠見雜誌公布「2025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排行榜」,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連續二年蟬聯榮獲醫療機構最愛全國第一;另1111人力銀行公布2025年公立科技大學職場表現排名,北護大首次進步到第六名,以優質篤實的人才培育獲得產業肯定。
寒假將至,輔英科大結合健康科技專業寒假特色研習營,從護理健康照護管理、物理治療、幼兒保育、生物科技、健康美容到休閒遊憩事業管理跨域學習,盼國高中生能暫時放下手機,度過一個知性而有趣的寒假。
台北市免費老人健檢服務明年1月15日起開放登記,共74家合作醫療院所、提供7萬3170個名額,但有議員認為,目前涵蓋率僅12%實在太低,難以達到預防醫學目的,也有議員建議市府統籌醫療院所健檢數額,否則有些院所很快額滿,有些卻還有名額,導致長者無法享受政策福利。
台北市老人健康檢查服務明年(2025)1月15日開放登記,共74家合作特約醫事機構提供7萬3170個名額,有A(腦肺)、B(腹部超音波)、C(骨密肌力)三套健檢方案,其中C方案明年提升至1萬8259個名額。如果長輩不熟悉網路操作,可撥打客服專線由客服人員協助至就近醫療院所健檢。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周四排審《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衛福部已預告完成的修正草案包括代理孕母相關條文,近日卻政策大轉彎,代理孕母與人工生殖法將脫鉤處理,引發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批評。民進黨性別平等事務部今再發文批兩人「綁架子宮」,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對此痛批,民進黨性平部別一直把政治黑手伸入衛福部。
國內每年有1.2萬人確診癌症,隨著醫療進步,存活率已提升,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罹癌後依舊可以有亮麗人生。雖然多數癌友都知道要運動,但近8成偏好走路,顯示雖然有動但並非「動得有效」。立法委員王正旭、癌症希望基金會提出「癌後運動處方、有動『5』保庇」主張,希望政府超前部署,整合醫院與社區的資源幫助癌友。
就在全國鬧護理荒的同時,正修科大護理系1日正式揭牌,為培育護理人才投入心力,校長龔瑞璋表示,正修護理系初創,學校將提供充足教學資源與科技管理,年年茁壯成長是可預期的,未來的成就與發展,請大家一起來見證。
生成式AI超夯,考生在選填大學科系時,AI的跨域學習與應用,成為選項考量!亞洲大學全校推動AI跨域應用,培育學生跨域專長,各科系老師在教學中融入AI應用,創新教學受肯定,累計7年獲教育部通過「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平均每件數是高教第一;亞大開設的亞馬遜AWS、輝達NVIDIA國際證照班,已有上百位同學取得證照,畢業後獲國內外公司高薪聘用,擁有不被AI取代的能力,就業競爭力強!
長庚大學與長庚醫院23日下午舉辦「2024年器官捐贈與大體老師追思大會」,由學校師生代表、醫療團隊對捐贈者家屬致上敬意。校內「遺愛人間」紀念牌旁也布置教職員生所摺的千隻紙鶴。捐贈者家屬說,希望延續這份愛,讓別的家庭有更多希望。
台北市老人健康檢查服務將在3月開跑,北市衛生局19日指出,今年老人健檢除了A、B套餐新增「C套餐骨密度檢查」,並可任選健檢套餐,提供健檢服務的特約醫事機構更增至61家,市府鼓勵台北市長者可多多利用。
今年度台北市老人健康檢查服務3月開跑,北市衛生局19日指出,今年老人健檢新增「骨密度檢查C套餐」供選擇,提供老人健檢服務特約醫事機構更提升至61家,也就是共30家醫院及31家診所一起服務,服務名額由5萬503名擴增至6萬6040名,鼓勵台北市長者多多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