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遮羞布的搜尋結果,共280筆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今(8)出席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舉辦的白色恐怖受難者追思大會,特別提早10分鐘到場,與在場的受難者家屬一一致意。不過整場活動因中共地下黨員及情報人員吳石也在追思名單而惹議。鄭麗文特別發表20分鐘演說,控「綠營側翼的各種詆毀扣帽,不是新聞」,並強調「在台澎金馬這片土地裡頭,每個人都不需要為政治信仰付出青春生命的慘痛代價,這是民主轉型後最基本的權利,也是我們的底線。」
民進黨推動年金改革,至今上路超過7年,國民黨黨團提出停止公教年改的相關修法,因朝野未達共識,兩修正草案條文全數保留送出委員會交付朝野協商。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前理事長李來希表示,農保早就破產了,請問哪一個農民沒有領到農保給付?基金是否破產,說穿了就是一個假議題,只是用來規避法定責任的遮羞布。
陸委會近日針對中國大陸立法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批評北京強調「民主與專制不能並存」。幾乎在同一時間,民進黨再度質疑國民黨「不再反共」,彷彿只要反共聲音不夠大,就等於背叛台灣的民主價值。這些熟悉的政治語言,讓人彷彿回到七十多年前的冷戰現場。
陸委會近日針對中國大陸立法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批評北京強調「民主與專制不能並存」。幾乎在同一時間,民進黨再度質疑國民黨「不再反共」,彷彿只要反共聲音不夠大,就等於背叛台灣的民主價值。這些熟悉的政治語言,讓人彷彿回到七十多年前的冷戰現場。
鄭麗文開票勝選黨主席的週末傍晚,我人在福州。兩岸三地的信息叮咚湧至,幾乎都是表達對國民黨今後的擔憂。對鄭麗文的擔憂、勸誡、疑慮可真不少!這些人無論來自兩岸三地的政治圈或企業圈,都是男性;女性們則都深表祝福。
總統在將官晉任典禮上高調讚揚「從二兵到中將」的勵志故事,表面上是階級流動的佳話,實則是體制失衡的遮羞布。台灣現役兵力約15萬,卻養出57位中將、明年還要衝到60;相形之下,以色列國防軍現役17萬、參謀總長「中將只有一人」。這不是誰比較會說故事,而是誰比較誠實面對結構。當兵源補不起來、戰鬥單位缺員成常態,我們選擇的對策竟然是「再升幾顆星」。把升官當解方,本身就是病徵。
9月21日,針對「煙火秀」事件,中共黨媒《人民日報》、大陸官媒新華社先後發表相關評論文章。人民微評指出,真正的藝術,應敬畏自然,撫慰人心,而不可傷害自然界,當煙火散去,留下的不能僅是道歉,更應是保護生態的行動。新華視評稱,致敬自然無需用煙火證明,再絢麗的煙火如果以犧牲生態為代價,即便披上華麗的藝術外衣,對生態保護底線的冒犯也不可饒恕。
AI金融科技協會也認為,台灣銀行業在「數位金融」名義下,這些年透過政府補助與產業投入,累計已花費全民數百上千億元經費。然而結果卻不是建立更便利、更開放的數位金融環境,反而演變成「愈數位化、愈管制化」的現象。銀行不僅沒有真正完成數位轉型,還利用數位化的名義加強風險排除與限制措施,回過頭來侵害全民的金融自由與財產權益。
由於詐騙猖獗,而有銀行業以「防範詐騙」為由,廣泛實施限制匯款、凍結帳戶甚至銷戶的作法,甚至有行庫表明有權將存款長期低於1000元的帳戶直接結清銷戶。這樣的做法,雖標榜維護金融安全,卻引發質疑權力來自何處?而在缺乏明確法律依據與比例原則的情況下,恐怕已對消費者權益與產業發展造成過度侵害。
近期各大學校都陸續開學,許多學生也開始進行暑假的收心課程,於是日前有在台灣念大學的留學生透過社群分享,到台灣的第一堂講座是性別教育,不過,大學老師竟用天王周杰倫的破億名曲當範例,且講述的內容是「跟騷法」。
民進黨上演了近1年的「零智攻擊」大罷免,終於在8月23日以全數失敗告終。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開票日當晚,呼籲賴政府應立即釋放被收押的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及國民黨黨工,強調要用公平公正的審判取代押人取供,重現司法公平正義。賴清德總統稍後也回應,政黨之間,政策可以對話合作,但司法獨立性必須尊重。
日前,民進黨發起的兩度大罷免,結果均遭台灣人民堅定的反擊,完全失敗,成為民進黨建黨以來最大的恥辱。然而頑固不知順應民意的民進黨政府,卻不改「台獨」死路,不遵守憲法規定,仍然要執意繼續推動「去中國化」的教育,令人憤慨不齒。
日前,民進黨發起的兩度大罷免,結果均遭台灣人民堅定的反擊,完全失敗,成為民進黨建黨以來最大的恥辱。然而頑固不知順應民意的民進黨政府,卻不改「台獨」死路,不遵守憲法規定,仍然要執意繼續推動「去中國化」的教育,令人憤慨不齒。
北市幼兒園自2020年至今,每年都有10件以上超收費用案例,累計超過80件。新黨台北市議員侯漢廷指出,若潛在受害家長超過千人,每人遭超收1000元,不法金額恐破百萬元。北市教育局回應,會協調個案家長向幼兒園要求退費,情節嚴重將依《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裁罰6至30萬元罰鍰,並公告於北市查核專區及全國教保資訊網。
北市幼兒園收費有黑洞?自2020年至今每年都有10件以上幼兒園超收費用的案例,總數更突破80件。北市議員侯漢廷指出,若潛在受害家長近千人,每人遭超收1000元,超收金額恐破數百萬元。北市教育局回應,查證屬實會協調個案或要求退費,並依《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對幼兒園裁罰6至30萬元罰鍰,公告北市查核專區及全國教保資訊網,確保資訊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