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酒精不耐症的搜尋結果,共14

  • 酒精不耐症 專家促納癌症篩檢

    酒精不耐症 專家促納癌症篩檢

     酒精為一級致癌物,飲酒無論多寡,均可能導致癌症及各器官損傷,但喝酒容易臉紅的酒精不耐症患者,罹癌風險更高。過去研究指出,單純喝酒者的罹癌風險為一般人的7倍,但若患有酒精不耐症,又喝酒,風險則會提高至70倍。專家呼籲政府,應將酒精不耐症基因檢測納入癌症篩檢,另建議無飲酒習慣者不應開始飲酒,已有飲酒習慣者應盡量減量。

  • 喝酒臉紅是警訊!台灣近半人口有酒精不耐症 罹癌風險恐增70倍

    喝酒臉紅是警訊!台灣近半人口有酒精不耐症 罹癌風險恐增70倍

    喝酒臉紅代表肝功能好?這是不少民眾的迷思。根據統計,台灣約有49%民眾患有酒精不耐症,是另類的世界第一,這些民眾因缺乏乙醛去氫酶,無法有效代謝乙醛,導致喝酒後臉紅、心跳加快、嘔吐等。過去研究指出,單純喝酒者罹癌風險為一般人的7倍,但若患有酒精不耐症,又喝酒,風險則會提高至70倍。專家呼籲政府,應將酒精不耐症基因檢測納入癌症篩檢,民眾只要在口中刷一刷,一小時後就能得知結果。

  • 酒精不耐症 罹癌率恐高40倍

     一喝酒就滿臉通紅?可能是酒精不耐症!長期喝酒會增加罹癌風險,尤其酒精不耐症患者,風險恐高出40倍。醫師示警,全台有近半數、千萬名民眾有酒精不耐症,位居世界之冠,症狀包括臉紅、心跳加速、嘔吐等,民眾可透過酒精、紗布輕鬆檢測,切勿過量飲酒。

  • 黃小琥曾陷入恐慌憂鬱低潮 突霸氣喊話渣男前任們

    黃小琥曾陷入恐慌憂鬱低潮 突霸氣喊話渣男前任們

    黃小琥將推出闊別7年的大型個唱「黃小琥 2025 琥·嚮 世界巡迴演唱會」,首度唱進北流、高流,日前宣布加開台中站,日前應邀上《只能喝酒的圖書館》網路節目,展開了一場深入對談,有趣的是,男女主持人喝的是酒,但有「酒精不耐症」的小琥姐只能喝水,節目中她侃侃而談,提到生命中過往的「前任」、「渣男」們,她氣場爆表說:「我就等著你們回來找我。」

  • 35歲雙寶爸罹3期食道癌 醫嘆忽略1警訊:風險暴增80倍

    35歲雙寶爸罹3期食道癌 醫嘆忽略1警訊:風險暴增80倍

    一名35歲男子個性海派,每逢喝酒聚會,總喝到酒酣耳熱、滿臉通紅,半年前開始覺得吞嚥卡卡,就醫檢查竟發現是罹患3期食道癌,即使經放療,仍保不住食道,全被切除以胃重建。醫師提醒,喝酒會臉紅者,是因體內ALDH2酒精代謝基因缺陷,應視為警訊,若還逞強喝酒,罹患食道癌風險是常人的80倍。

  • 台灣高中職生飲酒率高達3成 專家促提高合法飲酒年齡

    台灣高中職生飲酒率高達3成 專家促提高合法飲酒年齡

    歲末年終是聚餐、喝酒的高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目前喝酒的人口高達23億,其中10億人為重度飲酒者,長期過量飲酒將導致肝硬化、消化道疾病,酒駕也會引發交通意外,一夕之間,幸福家庭就煙消雲散。台灣青少年飲酒情形嚴重,高中生有3成喝酒、國中生有1成4喝酒,開始飲酒的年齡越低,就有越早演變成酒精成癮的傾向,專家呼籲修正合法飲酒年齡,從18歲提高到21歲,甚至是25歲。

  • 肝癌1危險因子易忽略 醫:如潛伏體內隱形炸彈

    肝癌1危險因子易忽略 醫:如潛伏體內隱形炸彈

    肝癌是很兇險的癌症,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確診時已進入晚期,造成高死亡率。對此,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治醫師張家銘指出,肝癌成因多元,其中先天帶有ALDH2的基因突變,也就是俗稱的酒精不耐症,是一項常被忽略的危險因子。它就像潛伏於體內的隱形炸彈,尤其是在喝酒時,危害更為明顯。

  • 食道癌前病變 微創手術免開胸

    食道癌前病變 微創手術免開胸

     女星方文琳因健康檢查發現早期食道癌,得以及時處理,喚醒民眾對食道癌的重視。近日一名60歲女性因為喉咽部不適、吞嚥時常有緊繃感,偶有胃酸逆流症狀,安排胃鏡檢查發現食道有約2公分的病變,切片病理化驗報告顯示為癌前病變。所幸及早發現,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微創手術治療,免於開胸食道切除手術。

  • 6旬婦食道癌前病變 微創治療免於開胸手術

    6旬婦食道癌前病變 微創治療免於開胸手術

    數年前名人嚴凱泰因食道癌過世引起恐慌,民眾也因此建立了食道癌預防觀念,日前女星方文琳因健康檢查發現早期食道癌,得以及時處理,再次喚醒民眾對食道癌的重視。近日有一名60歲女性檢查出食道癌前病變,接受微創治療,免於開胸食道切除手術,維護生活品質。

  • 喝酒臉紅不是代謝好 是「酒精不耐症」罹癌風險增4倍

    喝酒臉紅不是代謝好 是「酒精不耐症」罹癌風險增4倍

    世界衛生組織(WHO)2007年將乙醛列為一級致癌物,研究顯示亞洲人的酒精不耐症比例遠高於歐美人,其中台灣更是亞洲國家中比例最高的國家,也是全球最高。為此酒精不耐症協會理事長陳哲宏帶領馬偕醫學院醫學生到台東馬偕醫院酒精衛教,推動正確認識「酒精不耐症」。

  • 「徵酒捐」挹注癌症新藥基金 9大團體力挺盼降低酒害

    「徵酒捐」挹注癌症新藥基金 9大團體力挺盼降低酒害

    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其一政見是成立癌症新藥基金。健保署日前拋出「徵酒捐」構想,作為癌症新藥基金的新財源。公共衛生學會、外傷醫學會、成癮學會等9大團體今(5日)發出聲明力挺,表示過去10多年,政府都在原地踏步,如今終於有突破,期盼透過開徵酒捐,降低全民酒害。

  • 每天都想Chill一下!十款無酒精飲品 盡情享受暢飲時刻

    每天都想Chill一下!十款無酒精飲品 盡情享受暢飲時刻

    下班心情好blue,想喝點酒解悶,又擔心宿醉隔天會爬不起來嗎?這幾年無酒精飲品越來越受到歡迎,和一般常見的酒類風味幾乎一樣,卻不含任何酒精成分,不論是在派對、聚會或是酒吧,喝一杯「無酒精飲品」,既能沈浸在歡樂的氛圍中,又能擺脫宿醉困擾,深受不少人喜愛。

  • 喝酒臉紅代謝快? 輔大酒精特展揭喝酒可怕真相

    喝酒臉紅代謝快? 輔大酒精特展揭喝酒可怕真相

    喝酒臉紅代謝快?天主教輔仁大學醫學人文博物館今(15)日舉辦「舉杯消愁愁更愁-酒精與健康」特展開幕式,其中揭開喝酒臉紅的原因,以及背後的可怕真相,而身為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專家的行政院長陳建仁雖無法親自到場,但也抽空錄製影片為主辦單位打氣,祝福展出順利。

  • 去年酒駕事故與傷亡均下降  今跨部會公私協力宣誓

    去年酒駕事故與傷亡均下降 今跨部會公私協力宣誓

    有鑑於冬令時節天氣轉冷,國人喜好飲用酒類與食用含有酒精成分料理,容易發生酒駕。因此,警政署與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於今(31)日共同舉辦「打擊酒駕、平安回家 警、醫共同防制酒駕年度宣導記者會」,由警政署長黃明昭與協會理事長許以霖共同主持。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